绿石:交易业绩越想快结果越慢 能慢下来反倒快
人物简介
艾志鹏,吉林人,现居住石家庄。从事期货交易之前曾做过8年左右豆粕现货贸易,现在已经有10多年的期货交易经历。
操作上形成了波段交易风格,以技术分析为主,运用主客观结合的手工交易方式。
精彩语录
期货源于现货,有多于现货贸易的做空机制,又有杠杆的融资功能,显然更高效更吸引人。
我是同意“现货的交易经验很少能适用于期货交易”这一观点的。
现货商多以价值投资及供需状况作为判断,期货交易者可能更重视市场趋势及市场资金的推动。
我们只能不断完善自我,贴近市场,深入了解市场,跟随市场,去应对这个“不确定性”。
我认可市场是以趋势方式演变,趋势交易系统能捕捉到一定的趋势行情。
我也接受市场有回调整理或者较为混乱走势的时期。
市场从不缺少机会,我们的业绩不好都是因自己的贪婪恐惧而操作过度或不及,错了又不及时认错所致,而少有分辨不出涨跌趋势的。
我的客观是指具体入市条件,主观是指选择交易品种和离场。
想要有利的形势,就要依据对我有利的情形而采取灵活的对策。
期货行业永远不可忽视风险,会合理控制风险的人,时间会证明他是真正的赢家。
当市场整体方向清晰,大多品种方向较为一致时,仓位会重些。
操作者有超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小量的投入资金比例,我们看是重仓,实际还是轻仓。
我是愿意小资金也按大资金一样做,控制好风险,适度使用资金,关键时也放胆去博。
要适应市场,就要尽力选择多品种交易。
在涨势中选取最强的做多,在跌势中选取最弱的做空。
客观来讲,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能稳定持续每年有30%以上的盈利就可以了。
采访语录
记者:艾志鹏先生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此次采访。您早期做过14年左右的豆粕现货贸易,现货买卖赚的是价差,期货买卖赚的也是价差,您觉得两者的买卖模式和盈利逻辑是否雷同?您这14年在现货市场主要学到了什么或者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艾志鹏:期货源于现货,有多于现货贸易的做空机制,又有杠杆的融资功能,显然更高效更吸引人。我是在1996年到2004年做大豆、豆粕现货贸易,当时要到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去组织货源,等待发货,一批货就要一两个月才能发完。到货还要找销路,行情不好时,回款又比较慢;行情好时,货源又不好组织,况且自有资金也非常有限,所以做起来也觉得有局限性。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期货的?为什么后来专职做期货?
艾志鹏:我是在2003年接触豆粕期货的,它弥补了做现货的资金问题、销售问题等困扰,还能给人更多的自由,就不用南北的跑货源跑销路了,一台电脑就都解决了,觉得这事真好。况且自己有现货的经验,就更喜欢了。所以很快就开始了我熟悉的豆粕交易,这时一点期货常识都没有,k线都不懂,更不会把握趋势,选择时机了。就这样一边做一边学习,2010年前一直都在向市场交学费。之后这几年随着交易经验的丰富,就一年比一年好些,每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盈利。这样就更能专心专职地做下去了。
记者:有人认为将现货交易的经验用在期货交易上并不可取,您对此是如何看待的?您有现货交易的经验,这对您的期货交易是否有影响?
艾志鹏:我是同意“现货的交易经验很少能适用于期货交易”这一观点的。期货交易的是远期的合约,在较长的时间里,参与群体的复杂性,可能导致价格变化更为复杂。现货商多以价值投资及供需状况作为判断基础,期货交易者可能更重视市场趋势及市场资金的推动等因素。在交易层面上,多年现货交易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在一定时期容易对期货交易产生影响。比如当商品价格上涨到一定时段,以价值投资的想法就会去做空;相反当价格下跌到一定时段就想去做多。而我们有期货交易经验的,就会去顺势而为。
记者:您做期货已经有14个年头,在这14年中,交易品种逐渐增加了,市场参与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等等,您所感受到的变化有哪些?具体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艾志鹏:的确,品种不断增加,市场参与结构的变化,我们都感受到了市场行情运行的变化。大概在2011年以前市场常有大起大落,涨跌停板时常出现;之后这几年越来越显稳健,波动相对平缓,涨跌停板都很少见。市场品种的热点转换及运行节奏的变化都感觉不够适应。还有就是习惯于老品种交易的,这几年新品种活跃的增加,交易起来也感觉无所适从。
记者:在变化多端且又不确定的市场里,您认为市场唯一确定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这个“不确定性”?
艾志鹏:市场常常是千变万化,但也有它自身的大体运行规律。市场的涨跌循环往复,在几年的较大时间周期里常常呈现着上涨或下跌的明显趋势,而在几天的较短时间周期里价格波动的随机性更大,不确定更多。我们只能不断完善自我,贴近市场,深入了解市场,跟随市场,去应对这个“不确定性”。
记者:在不确定的市场里,您又如何对行情的方向做出研判?
艾志鹏:每个交易者因性情不同,经历不同,思维不同,在一定时间的实践操作中,都会形成适合自己的研判交易体系。根据自己的交易系统在上升的行情中找机会做多;在下降的行情中找机会做空。
记者:在具体的交易中,您是如何判断上升行情和下跌行情的?
艾志鹏:交易中,我会用一条30天均价线来决定多空。方向向上我会择机做多,方向向下我会择机做空。
记者:您表示在市场中只能赚取自己交易系统范围内的那部分钱,请您介绍一下您的交易系统?同时“哪部分钱”是这套交易系统应该赚到的?
艾志鹏:我的交易定位是波段交易,也是最常见的交易方式。我的交易系统是不完美的,因为使用移动平均线,它有滞后性的弱点,但它能确定我的交易方向。这样资金的管理在系统中的分量就很大,仓位使用就要更合理。仓重了就经受不了几次信号的失败和较大的止损。还有要不断的丰富交易经验,来提升盈亏比例与胜率。首先我认可市场是以趋势方式演变,趋势交易系统能捕捉到一定的趋势行情。其次,我也接受市场有回调整理或者较为混乱走势的时期。行情好的时候,趋势系统执行好就一定有好的收益;行情不好的时候,降低仓位来减少亏损。
记者:在多年的实际操作中,您的交易系统是否有过错失“那部分钱”的经历?若有,为什么会错失?您觉得应如何去改进才能减少这种“错失”?
艾志鹏:市场从不缺少机会,我们的业绩不好都是因自己的贪婪恐惧而操作过度或不及,错了又不及时认错所致,而少有分辨不出涨跌趋势的。大多错过可能因过早入市死在了黎明之前或入市太迟怕亏损而没有入市。不错过机会,就要相信市场,相信自己,按照系统原则认真贯彻执行。
记者:您认为只有跟随市场,适应市场,方有生存之地,这也即所谓的“顺势”,请问您如何定义“势”?在具体的交易中是如何顺势而为的?
艾志鹏:孙子曰:“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想要有利的形势,就要依据对我有利的情形而采取灵活的对策。“势”,我理解就是要搭个顺风车吧。我愿意用30天均线的方向来确定我的趋势。当30天均线方向向下倾斜的时候,就择机做空,向上的时候就做多。然后我会在30分钟k线上找合适机会。当然在交易中由于人性的问题,希望市场出大行情,去抓大机会经常会去逆市交易,而并不愿意顺势交易。在具体交易中我如果错失了一波行情,就更愿意在顺大势逆小势的情况下找机会参与下一波行情。
记者:您主要做波段交易,当您看不清方向或者时机不适合时,您会选择日内参与,请问当什么样的行情出现时您会选择波段交易?什么样的行情您会选择日内交易?
艾志鹏:在市场走势符合我的入市方向,还有形成一些k线形态的突破时,我会选择波段交易。当觉得行情混乱或运行到一定阶段位置调整概率大时或休息或选择日内交易。
记者:您在交易中以技术分析为主,那在具体的交易中主要看哪些指标、形态或变量?
艾志鹏:我会看均线、K线及形态,还有成交量、持仓量。K线看的主要是周线、日线、30分钟线;成交量、持仓量主要用来选择交易品种了,仓量小的会被排除交易的范围。
记者:您表示交易中会主观与客观结合交易,请问具体是如何结合的?是主观辅以客观?还是客观辅以主观?
艾志鹏:我的客观是指具体入市条件,主观是指选择交易品种和离场。其实主观里有客观,客观里也有主观,它们相辅相成。
记者:您认为只有合理控制风险,平稳运行才能走到最后,请问您的风控体系是如何设置的?
艾志鹏:这要遵循自然法则,生存是第一位的。期货行业永远不可忽视风险,会合理控制风险的人,时间会证明他是真正的赢家。我的风控体系主要是看护好每一笔单子,使用合理停损,还有轻仓与休息。
记者:请问“合理停损”是指怎样的停损方式?
艾志鹏:停损包括止损和止盈。
止损过大,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而降低尝试市场机会的能力;止损过小,承受不了行情的波动,易频繁止损。合理的设置要根据品种的波动性,入市的位置来考量。有了合理的止损,止盈的难度就小了。好的单子坚持留下来了,实现自己的阶段盈利目标就可出局。
举个例子铜,我会设置250点止损。比方48000该做空,而我47800才入市,我的处理方式是会放大一些,就不只是250点,可能是350点。但这时我的仓位会相应减轻,如果原来是3手,现在可能会变成2手。
记者:您表示自己在2010年前期货交易并不稳定,有些起落,您觉得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从这段经历中,您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
艾志鹏:交易时间久了,必然会有起有落,我关键是在2010年以前年度业绩一直是震荡回落。原因主要是对市场的认识和理解不够,交易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这几年时间应是一个基础过程吧,没有前期的持续回落,可能也就没有后期持续上升的资金曲线。
记者:您表示后来选择了稳健的操作方式,交易的起落才变小,请问现在的稳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与之前的操作方式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志鹏:主观臆断少了,按客观办事多了。贪婪恐惧少了,止损止盈合理多了。
记者:同时这种稳健的操作方式又是如何形成的?
艾志鹏:“总是要经历千山和万水,才知何去何从”这句歌词好像能说明这个问题。在交易中也是一样,许多种交易方式都尝试了,各种错误都犯了,自然就会淡定平和地确定自己适合的交易模式。
记者:从累积净值曲线图中,我们看到您的账户2020年3月7日-2020年3月14日短短几天时间有一波比较大的涨幅,净值从2.567变为3.671,请问您主要抓住了什么行情?
艾志鹏:重仓空的铜。几天的好行情,给了一些利润。
记者:这波行情是否早就在您的研判之内?还是一次突发的行情?
艾志鹏:当时,大多商品都在持续下跌,而铜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对铜早有大幅向下的预期,等到那天夜盘大幅跳空向下,创下了4年来的低点,便较重仓位切入了。
记者:账户经过这波行情的拉升后,出现了回撤,净值从3.671回落到3.179,您曾表示这是因为重仓空铜所致的。请问在具体的操作中,您的仓位会控制在多少范围内?您会不会有空仓观望的时间?
艾志鹏:这次回撤是近几年来最大的一次,所以教训深刻。由于当时过于主观看空铜,仓位比较重,夜盘的风控措施不够,当行情快速大幅反弹时平仓不及时出的问题。
我的仓位一般不超过40%,轻仓是会低于20%,60%以上的重仓就极少了。空仓的时间差不多有10%的时间。
记者:在什么情况下您会重仓?当您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时,进场后您是逐步加仓还是一进场就加大仓位?
艾志鹏:当市场整体方向清晰,大多品种方向较为一致时,仓位会重些。当觉得是大级别的机会时,初始仓位就大些,而后可能加仓。
记者:有人说交易时轻仓和重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还要考虑投入资金比例、以及操作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等,请问在您的交易体系中,您是如何理解轻仓和重仓的概念?
艾志鹏:操作者有超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小量的投入资金比例,我们看是重仓,实际还是轻仓。一般情况应是:投入小资金比例重仓操作,投入大资金比例轻仓操作。轻仓与重仓,我想就是开慢车与快车的区别吧。若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驾驶,我们一般水平的司机都不成问题。若要增加1至2倍的速度来开,恐怕就很少有人能长期安全行驶了,因为这对人的经验判断等能力要求太高了。
“欲速则不达”在交易中体现得最是真实。我们在市场中急于寻找机会,重仓交易,最后导致大多交易者的失败。所以我们经过多年的操作会发现“交易业绩是越想快结果越慢,能慢下来反而是快了”。交易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我是愿意小资金也按大资金一样做,保持轻仓交易,控制好风险,适度使用资金。
记者:从“无为”账户的品种投资盈亏柱状图中发现,您的盈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铜这个品种,您觉得这得益于铜自身的波动特性还是因为您对铜这一品种比较熟悉,研究也比较透彻?
艾志鹏:今年在铜上的收益比其他品种做的好些,实际并没有更深入的研究,选做的品种都是同样关注的,可能铜的走势更符合系统,收益好一些。
记者:因为期货品种越来越多,有人说,在目前的市场中,选对品种、选好品种对交易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大。您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为什么?
艾志鹏:认同。市场品种越来越多,热点越来越分散,这就更不好选择,加大了操作难度。所以,要适应市场,就要尽力选择多品种交易。
记者:您觉得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把一个阶段的优势品种选出来?
艾志鹏:选优势品种就要关注面宽些,持续跟踪分析各品种,从而在涨势中选取最强的做多,在跌势中选取最弱的做空。
记者:另外,我们发现您的账户两年多来共操作了32个品种,是不是有些品种只是试试单的?您觉得哪些品种的波动特性最符合您的交易体系?
艾志鹏:是的,我是不排斥任何品种,每个品种都可能有展示趋势大波动的时间段。有的时候是在验证预期,所以就试做一下,统计下来参与的品种就比较多了。凡是成交量大、持仓量大、波动性较好的品种符合我的交易体系,在一定时期都有可能参与。
记者:您表示自己近几年基本月均单利收益在10%左右,最大回撤20.59%,请问您对目前的业绩是否满意?您觉得这样的业绩是否能够持续?或者收益率还将继续创新高?
艾志鹏:从长期来看,这样的业绩还是较满意的,但就这两年的行情,若能执行好多品种操作,业绩会远超过于此。客观来讲,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能稳定持续每年有30%以上的盈利就可以了。
记者:国内期货市场已经进入机构化时代,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在“与时俱进”,但也有人认为,无论市场怎么变化,正确的投资方法永远不会变,专心研究市场规律才是正道,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艾志鹏:市场永远是在变化的。但我们能做到尊重市场.客观理智分析市场,顺势而为,不断地完善自我的操作体系,淡定从容地做好每一天的每一笔交易,自会有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