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文学•散文】张季平/四川/资中冬尖(资中小东门系列)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简介】
大年三十的席桌上,最受欢迎的是资中冬尖绍子肉,最好喝的汤,是资中冬尖肉片汤,这令我不得不说说记忆中的家乡特产一一资中冬尖来!
我是资中人。资中冬尖是在资中这方特定的沃土上滋生飘香,获世人喜爱的特色产品。
从我记忆开始,资中冬尖,亲身体验、知道的几十年里,是用资中枇杷叶、齐头黄青菜,对破打开,再用刀,根据菜头大小,划成扇,挂在竹牵藤上,经风吹焉脱水,剪去头的第一节,寸许长,做菜皮子;第二节,寸许长,做二筒子。留下的嫩尖尖,剪去粗叶、黄叶;揉盐、腌制;发酵存放。之后装入上了釉的土陶颈口坛。装坛时候,拿木制的鸭脚板工具,层层压实压紧腌制后的青菜尖;用风干脱水后腌制的老叶子,填充坛口、紧密封坛。后,用秦壳叶包坛口,梱扎严实;再敷以特别的稀泥密封,静置搁放年许以上时日而成。
菜皮子、二筒子制做方法同冬尖无异,但可简便疏懒些。二简子吃新鲜的,又嫩又脆,肉多味清香;一般人舍不得买来吃。菜皮子呢,粗糙一些,有梗,特别有味。尤是那梗,越嚼越有嚼不断悠绵绵的味!泽哥告诉我,他上小学的时候,城里有两个小矮人,在校门口两则卖菜皮子,用一张竹浆制成的草纸摊在手掌,竹筷拈上菜皮子,抹上油辣子、撒上花椒面,再来几颗白芝麻,嘿哟 ,那麻辣香的味,惹得小学生们闻香购买馋食。
记得参加工作第一年,我探亲回来,去市里弟弟家,递送上一包资中花生米和一包资中菜皮子。弟媳不理解菜皮子乡情家意手足心的厚重,也没有细嚼慢品它的味儿;我们这对磨难弟兄患难情,也不甚知晓,俩口子吵了嘴。惊动了住在干打垒院子里的同行。为的就是那包菜皮子!
资中冬尖销售(取食)的时候,必是用清洁的手拿着木爪爪,在坛中一层一层地刨松动后取出;一斤、一斤地称重;用那世面买不着、硬还厚的秦壳叶,压成梯形状、再裹紧压严,用白色的包装纸包好并加红色商标一张,再伸手绕麻绳,扯断,梱成礼仪包,双手奉给顾客与之!那程式是庄严而隆重的。出售的冬尖,资中丰源厂至少得装坛一周年以上,为的是那悠绵的散香!
冬尖放得越久,味越香色越陈。
泽哥告诉我:姨夫朱辉玉,亲历亲为关心和管理资中丰源厂几十年,加工腌制的腌菜享誉四方;他制做的三年以上的资中冬尖,其香醇不说,那颜色,似晶莹剔透的黑玛瑙。
资中冬尖就叫资中冬尖。不知从何年开始,冬尖前面,加了“细嫩”二字 。其实是多余了。因为资中冬尖并无“粗糙”之序列产品。资中冬尖没别的名:就叫资中冬尖。腌制的时候,只放盐。别的,啥都不放!
我母亲说:“家中有坛好冬尖,院门之外闻其香。”
此言毫无夸张。确实如是。
百姓家庭,有坛好冬尖则是搁在神龛下,堂屋中,香味四溢。
资中冬尖历史悠长,已有330多年……
五年前回故乡,好友王和庭请我,饮酒的时候,和庭告诉我,他女人做了坛冬尖,储存了十二年啰。
听如此说,我鼻尖和舌头,似嗅到了冬尖的香并尝到了它的味。和庭的女人感觉到了,竹筷挟着的一块回锅肉嫩闪闪地抖动着在她嘴边,她偏着头,看着我平淡平静却实在是热情而豪迈地说: “开坛的时候,请你!”然后,一块回锅肉送进了嘴里。
我算计着:那坛冬尖,今年已储藏十六年过啦!
家乡的绿色风景线
往事缠缠绵绵。
几十年前,我当娃娃儿的时候就记得,每年冬天,在我的家乡资中县西门河埧的河滩上,年年都有一道引人为傲的绿色风景屏障。一两百米长、两三层楼房高;一排架、又一排架;错落有致,座落在清悠悠的沱江边……
蔚为壮观!
那是每年立冬前至小雪后的时令,在清悠悠的沱江水边,鹅卵石、砂子堆积的河滩上,资中丰源厂制做资中冬尖晾晒枇杷叶、齐头黄青菜,扯牵拉竹纤藤的架子。
当青菜叶挂满在那高高的、一层又一层的架子上;一排架又一排架,耸立在那河滩上,远远看去,真是家乡的一道绿色屏障!知晓的人,不以为然;外地人就惊奇为叹了。
当年,每逢春节探亲回家,火车沿江而下,过了登瀛崖车站,资中站还没到,我就耐不住地把两只眼睛紧紧盯住车窗外,希望家乡这道风景线马上映入眼帘!悠悠沱江水边这道绿色风景哟,乘客看见了,不明所以,纷纷离座起身观看,有的竟推开窗子,想看个究竟。无奈,火车跑得快,水南街的建筑又把它遮挡了,我只好向大家讲述和描述一番了。
资中冬尖是国家地理标识产品。
只有我的家乡一一资中县,才有这道风景线;
只有我的家乡一一资中县,才有资中冬尖!
娃娃儿的时候,少年的时光,我就想走近些、靠拢着它,模模那架子、扯扯牵牵那竹丝编成的牵藤,总没有机会;长大了,会些点文字了,报纸上也能见到自己写的小东小西了,便想写通讯,写家乡的绿色风景线,发表在地区的报纸上,让更多的人看到家乡的这道风景。但只敢想,不敢为。自己资历尚浅,在报纸上发表通讯报道,那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哟!多年后,在报纸上,看到这样内容的通讯了。但不是我写的,是署名“本报记者”写的。失去了那次机会,我郁闷许多年,现在都还有点耿耿于怀。
在我家乡,平民百姓小户人家自己做冬尖的人家很多。有的是做来自己吃,有的则是为的送客的礼仪物品。不管什么人、也不论什么原因,做资中冬尖晾晒揉盐腌制等程序是一个环节也不能少。只是晾晒的青菜,数量少,规模小,可自家选择:有的,多是晾在屋前房后的树枝上;有的或挂在竹竿上;有的或扯绳子晾晒,总之,由己所便。但晾晒也同样需要二、三十天的时间不等……
不知从哪年开始,家乡西门河坝河滩上再也不搭建晾晒枇杷叶、齐头黄青菜、扯拉竹丝纤藤的架子了。
家乡绿色的风景线在我们手中丢失了。
……
怎样才能找回来呢?
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大事情!
主 管:四川省文联
主 办: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
承 办:
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
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
四川曾训骐三月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川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贾平凹、赵义山
顾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