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形状不一样,产物也不一样
做有机实验,整天免不了接触各种瓶瓶罐罐,在学校读研究生期间,各种瓶子,三口瓶,单口瓶可都是宝贝啊。做有机实验,反应一定要选择大小合适的瓶子,瓶子太大和太小,都会出现尴尬的局面。瓶子太大,溶剂太少,搅拌不好;瓶子太小,溶剂太多,室温搅拌还能凑合,要是回流的话,很容易喷出来。选择合适瓶子大小很重要,至于瓶子的形状一般不会太在意,因为觉得它不会影响反应的结果,总不至于用圆底瓶做得出来,用平底瓶做不出来吧。然而今天小编看到了一篇JOC上发表的文章,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J. Org. Chem.2015, 80, 3670−3676)。详情请看下图,相同的底物和条件,用圆底瓶子做得到的是左边的C-芳基化产物,而用螺纹平底做得到的是N-二芳基化产物。
我们一起来看看反应的过程。作者在研究化合物1a和2a的偶联反应,筛选了众多的反应参数,像铜源,溶剂等等。最终催化剂CuCN(PPh3)2/碳酸铯/特戊腈条件下,120度,螺纹平底瓶中反应,可以以96%的高产率得到N-二芳基化产物3aa,而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换成圆底瓶回流时得到主要产物是C-芳基化产物4aa。
我们来看一看底物拓展。下图的条件A和B的区别在于A是CuCN/PPh3,B是预制备的CuCN(PPh3)2/PPh3体系,A和B用的是螺纹平底瓶,C用的是和B相同的催化体系,只不过反应容器是圆底瓶。从结果可以看出,瓶子影响还是蛮大的。
作者也考察了苯并噁唑部分苯环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苯环连有氯取代基的,产率高达92%。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