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也不会让儿子住校”,白岩松:寄宿带给孩子的伤害,很大

引导语:作为父母,是否该送孩子去读“寄宿学校”呢?著名教育学者兼作家尹建莉老师,曾在自己的书中曾谈到自己的女儿圆圆:初中三年的住校生活,给圆圆留下的一些负面东西,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持久,需要“排毒”很多年

每当谈到学校的“寄宿”生活,尹建莉老师都会内疚不已!让孩子住校,或许真的能获得一些表面东西,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关于孩子“住校”时说道:“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案例1:女儿在学校怀孕了,父母后悔让其住校

这是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楼上邻居夫妻是做生意的,平时都比较忙,女儿从小就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从小学开始,夫妻俩就让孩子读了住校,一周接回来一次。起初,孩子一天会给父母打3次左右的电话,每次都是哭诉:不想住校。然后生意忙碌的父母,想着住校,一来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二来也有人照管孩子,最终还是坚持让孩子住校。

不得不说,父母的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却是骨干的。孩子读了几年住校,以前整天笑嘻嘻的孩子,回家后总是一声不吭了。父母问什么,女儿都是那几句敷衍的话,亲子关系也变得十分糟糕。

就在刚上初中时,夫妻俩被老师告知:女儿在学校怀孕了!当问其原因时,女儿哭诉道:这名男生对她很好,每天都会给她买好吃的,当自己伤心难过时,也是他陪在身边的。后来就跟他谈起了恋爱,做出了“出格”的事。

妈妈听完,非常愧疚地抱着孩子哭诉道:都是爸爸妈妈的错,真不该让你从小就住校,是爸爸妈妈没有照顾好你。

后来每当跟邻居聊起关于孩子住校的问题时,邻居总是劝导:尽量不要让孩子住校。

案例2:白岩松:再苦我也不会让孩子住校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不仅主持功力强悍、言语犀利,实则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父亲,儿子在他的培养与教育下,从小都是学霸。

他曾在节目中,与主持人聊起了关于“是否让孩子住校”的话题。当主持人问白岩松:你会让儿子去住校吗?

白岩松先是斩钉截铁地表示:不会,随后又非常坚定地说道“打死我也没让我的孩子住校”。要知道,白岩松与妻子的工作都是非常繁忙的,送孩子去读住校,会让他们轻松很多。

但白岩松却坚持:我绝不会同意让孩子住校,就算我和妻子为此会很辛苦,比如早晚要接送等,可能会付出很多,但人生不正是这样吗?

多数父母让孩子住校,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尽早学会独立与自理。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在推卸“责任”,很可能会害了孩子。

尹建莉老师更是直言:如果离开父母就能锻炼出孩子很强的独立自理能力,那么孤儿院的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分析:为什么白岩松会反对孩子住校呢?

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孩子如果过早的离开父母,独自进入这个“社会”,独自去处理各种问题。如若处理不好,对其心灵造成的创伤,可能一生都难以弥补。

无论是白岩松还是尹建莉,之所以反对孩子住校,究其原因,一是看到了寄宿制带给孩子的伤害;二是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

01、关于寄宿制带给孩子伤害的问题

孩子与父母感情的建立,靠得就是长时间的相处。年龄越小的孩子,对父母依赖性越大,对父母之爱的要求就越多。若是长期住校,潜意识中会害怕被父母抛弃,甚至怨恨父母。

据了解,多数英国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住校,在他们看来:过早的让孩子住校,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英国首富威斯敏斯特公爵7岁时就被父母送进寄宿学校,此后10年他都在怀疑:父母为什么那么恨他!所以他说:自己的孩子,坚决不住校。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份特殊的来信,是一位长期住校的儿子,写给父母的。整封信都在吐槽寄宿生活带来的种种痛苦,表达了对父母的愤怒与不满。

在信中,儿子直言:自己最在意的不是当初如何受欺负,而是当自己把被欺负的事告诉父母后,父母没有帮助他。

在这封信下,有条留言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住校6年,等于父母完全没有参与我的喜怒哀乐,跟同学争吵、被老师骂、考差了,本想跟父母好好吐槽一下,可等5天过去回家后,已经想不起来了。

仔细观察身边那些长期住校的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缺少与亲人的情感沟通。长大后很容易出现行为异常与严重的心理问题,部分孩子还易出现情感发育不良,不会和人交流,表达沟通能力差的问题。

02、关于孩子的成长问题

常言道: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一个孩子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要知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光靠血缘是不够的,只有长期的相处,才能让孩子内心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从孩子的成长与性格发展来说:0-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3-6岁是性格初步形成时期,6-12岁是孩子性格品质的固化期。换句话来说,12岁前,父母需要陪伴、参与孩子的成长。

1930年美国教育学家斯基尔斯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将2名智商低于50的孤儿,转移交给智力轻度落后的妇女来抚养。

6个月后,他们的智商检测发现,分别达到了77和872年后,他们的智商检测发现,分别达到了95和93,几乎与正常孩子无异。对此,研究人员给出的解释是:2名孤儿得到了像母亲那样的照顾。

寄宿学校虽然可以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但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并不能及时地给予帮助,对于孩子来说,孩子的情感需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总而言之,除了学校距离家非常远,必须要寄宿住校外,其他有条件、有能力、有时间的父母,还是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