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补天穿

(女娲补天图,本辑图片来源于网上)
元宵节刚过不久,就来到了一个小小的民间传统节日——正月二十“补天穿”。由于和元宵节相隔太近,这个“补天穿”的日子很容易被人所忽视。不过,老一辈的惠州人还是会记得,这一天会买上几根带头带叶子的大蒜,挂在门上。
门上挂蒜,是惠州“补天穿”日子的古老风俗。说起来,惠州古城的风俗里,大门挂物品的传统节日有好几个。比如,清明节门前挂柳枝,端午节门前挂菖蒲、大艾。还有,就是“补天穿”日挂大蒜了。
(门挂大蒜习俗)
说起“补天穿”,那可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风俗了。说的是远古时代,天上穿了一个大洞,暴雨不停,民不聊生。女娲娘娘于心不忍,炼五色石补天,才将天上的破洞补上,使人类得以安宁。前几天我重游罗浮山后山,在博罗酥醪和增城正果交界的溪谷,有一处名为“石灶”的地方,就是古代酥醪“石灶煎琼”景观所在之地。这里的传说也跟女娲补天的故事有关,传说女娲娘娘在此处炼石补天,还世界以安宁。
在惠州,正月二十“补天穿”这天,还有吃“树铺粄”的习俗。树铺粄,是用糯米粉煎成薄饼,裹入馅料,再一层层卷成圆形,切开小段即成,类似于广州早茶里的“薄撑”。树铺粄的粄皮,扁扁平平的一块,大概也是脱胎于女娲补天吧?树铺粄有甜的和咸的两种口味,甜的是用白糖、芝麻、花生作为馅料,咸的则用萝卜丝、虾米、葱蒜等作为馅料。两种口味适合人们的不同爱好。
我的姑妈,生前做树铺粄是很拿手的,我们都特别爱吃。她过世之后,我们再也吃不到她亲做的树铺粄了。在这个“补天穿”的日子里,真的很想念我那亲如慈母的姑妈。  

(树铺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