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乙瑛碑》汉隶临本欣赏
相关推荐
-
林散之先生临摹《礼器碑》欣赏
林散之先生临摹<礼器碑>欣赏
-
龚望先生51岁临《衡方碑》集字,帅
龚望临东汉<衡方碑>集字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碑23行,行36字,隶书. ...
-
林散之草书《李白草书歌行手卷》 | 金陵四家研究 | 学术动态 |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
林老散翁之草书<李白草书歌行手卷>是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书法精品的代表作.林老在七十年代初期曾在同一种纸上写过多卷此一内容的手卷. 林筱之先生藏有长近五米的大字本手卷,每行二至四字不等.林昌 ...
-
书法:林散之临汉隶,不服不行!
林散之先生书法擅精各体,尤以草书称圣.林老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到六十岁以后方学草书,可谓厚积而薄发,故能如此之大成.先生于汉碑临习 ...
-
有张良善∣古今六家临《张迁碑》,看谁对这个字的临写最合理
有 我始终认为,在<张迁碑>的13个"有"字当中,上面这个字是少数有败笔的. 从总体上看,这个字采用了一种倾斜的结构布局,也就是整个字的重心有向右倾倒的趋势. 本来这种 ...
-
林散之临汉隶《乙瑛碑》
林散之先生书法擅精各体,尤以草书称圣.林老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到六十岁以后方学草书,可谓厚积而薄发,故能如此之大成.先生于汉碑临习 ...
-
何绍基,沈尹默,林散之临汉隶:内行看门道……【一点资讯】
▼ 1939年下半年,上海被侵华日军占领,沈尹默转移到了重庆.那时他暂无公务缠身,常与徐悲鸿.吴湖帆等艺术往来.没事就在家读书写字,临了很多碑帖,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下面就是那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在上海临写 ...
-
超清!林散之临汉隶《孔宙碑》,可学习借鉴。(上)
超清!林散之临汉隶《孔宙碑》,可学习借鉴。(上)
-
林散之|草书对联欣赏
柳福兵2020-05-10 06:32:54 学字要才.学.识."才",是自己的本能,指天资,但单纯靠此不能成功:"学",是学问,"学"的时 ...
-
林散之先生七十六岁临摹汉隶《乙瑛碑》欣赏,功力深厚!
林散之先生七十六岁临摹汉隶《乙瑛碑》欣赏,功力深厚!
-
林散之的隶书《临乙瑛碑》真迹欣赏,方正疏朗、凝厚稳健,好书法
林散之 林散之的书法有高在空灵之感,在创新,不是无力而是虽纤细但力在其中,清淡高雅,文人情怀,称之草圣不为过.当代中国书壇将林散之捧为草圣很正常.谁掌握话语权谁就定业内大势,看看中书协的现状就不难理解 ...
-
林散之汉隶临摹《乙瑛碑》
林散之先生书法擅精各体,尤以草书称圣.林老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到六十岁以后方学草书,可谓厚积而薄发,故能如此之大成.先生于汉碑临习 ...
-
【宋】米芾大字行书长卷《虹县诗卷》(后附林散之临本)书法欣赏
米芾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虹县诗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