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噱头那么多,扒一扒中症值得买吗?

保险太复杂了,不少人说看合同像看天书一样,根本看不懂。

不仅如此,保险公司为了竞争差异化,每个产品都设计出很多卖点,这样普通人就更难分辨出一款产品的好坏。

今天我们来测评一下 20 款含中症的重疾险,看看什么是中症,应该如何挑选?

主要内容如下:

  • 什么是中症,能赔多少钱?

  • 20 款中症产品测评,哪款最好?

  • 含中症的重疾险,适合哪些人群?

一、什么是中症?能赔多少钱?

很多人看了理赔条款后,感叹能获得理赔的都是大病,甚至快死了才能赔。所以过去有了重疾险 “ 保死不保生 ” 的说法。

如今医学水平迅速提高,很多疾病在早期就会被发现,按照重疾的定义来看,根本没有达到重疾的标准,自然无法获得理赔。

比如,根据 2007 年 4 月推出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重疾险中必须要包含冠状动脉搭桥术( 须开胸手术 )。

而实际上,现在治疗心梗通常用不着开胸,只需要 微创手术 就可以了,也就无法获得理赔。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各家保险公司对重疾险进行升级迭代,除了保重疾外,还出现了含轻症、中症的保险,降低了重疾险理赔门槛

下面来看看,重疾、中症、轻症病种的理赔方式有什么区别?

我们可以看到,轻症、中症的诞生让重疾险理赔门槛更低了,使得疾病还没达到重疾严重程度前,就能获得理赔,非常有利于广大消费者。

之前在轻症重要吗?重疾险中轻症如何挑选?中,深蓝君已经详细分析了轻症的挑选要点。

而中症恰好是近 3 年来重疾险演化的新趋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市场上热销的中症重疾险有哪些,又该如何挑选

二、20多款含中症的重疾险测评

为了帮大家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中症产品,深蓝君在线上和线下进行了地毯式搜查,共找到了 20 多款含中症的重疾险,具体产品如下:

  • 华夏人寿常春藤(多倍版)

  • 天安人寿健康源 2019(增强版)

  • 复星联合备哆分 1 号

  • 长生人寿长生福优加

  • 复星联合康乐一生 2019

  • 百年人寿康惠保旗舰版

  • 海保人寿芯爱

  • 百年人寿康倍保

  • 复星保德信人寿星悦重疾

  • 上海人寿览海乐选

  • 中华人寿中华福

  • 信泰保险百万无忧

  • 恒大人寿长青树

  • 君康人寿多倍保(至尊版)

  • 横琴人寿琴童一号

  • 长城人寿吉康人生

  • 光大永明童佳保

  • 瑞华保险康瑞保

  • .......

为了方便对比,挑选了 7 款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制作了对比图。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点击查看大图

直接说结论:

  • 如果预算有限 :建议选择 消费型重疾险 ,不要过分追求多次赔付,先把保额做高,比如康惠保旗舰版,在增加中症的基础上,保障全面且价格低廉,非常值得考虑。

  • 如果追求保障全面:复星备哆分 1 号 、芯爱重疾险、康乐一生 2019 前不久我们刚推出测评,保障非常全面。

  • 如果身体有异常:复星备哆分 1 号、康惠保旗舰版、芯爱都带有 智能核保 ,根据投保提示回答问题,可以立刻获得核保结论。

三、发病率高的中症有哪些?

众所周知,重疾险前 25 种病种定义是有统一规范的,但轻症和中症都是没有国家统一标准

中症的诞生,虽然丰富了重疾险的保障内容,但也让产品变得更加复杂:

比如同一种疾病,在 A 公司是轻症,在 B 公司可能是中症,甚至 C 公司直接就没有了。

其实,中症和轻症都是重大疾病的早期阶段,发病率高的重大疾病,自然对应着发病率高的中症。

顺着这个思路,虽然行业没有规范,但深蓝君根据近 3 年的理赔数据,结合 6 种高发重疾病种,整理总结了 11 种高发中症,具体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通过上图可以直观看到,就算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的保险赔付方式是不同的。以轻度阿尔茨海默症为例,有的产品压根不保,有的属于轻症,有的属于中症。

纵观 20 款产品,深蓝君总结了中症的来源,主要有如下 2 个:

1、原有的轻症升级为中症,提高赔付比例

例如 百年康惠保旗舰版 把轻度脑中风直接升级到中度脑中风,提高了赔付。

2、 重大疾病降低理赔门槛,变为中症

例如 复星备哆分 1 号,降低了急性心肌梗塞的要求,新增中症病种,定义为“中度急性心肌梗塞”,增加了赔付机会。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烧伤事故远不达重疾险要求的 Ⅲ 度烧伤(烧伤面积占全身表面积 ≥ 20% ),就无法获得赔偿。

但出现了中症后,含有中症的重疾险会这样设置:

  • 轻症:10% ≤ 烧伤面积< 15%

  • 中症:15% ≤ 烧伤面积< 20%

  • 重疾:烧伤面积≥20%

一方面降低了重疾的理赔标准,使更多的情况能获得赔偿;另一方面,不同程度的病情可以获得不同的赔偿,更加科学合理。

四、关注中症,应该如何挑选?

既然中症非常有意义,每家公司也会存在差异,那重疾险的中症,该如何挑选呢?

根据中症保障的差异,深蓝君总结了如下两个挑选要点:

  • 关注病种:重点关注高发病种的数量,以及疾病理赔定义

  • 赔付方式:赔付比例、赔付次数、时间间隔、是否共享保额

下面我们逐一来看看每个挑选要点:

挑选要点一:关注病种

1、高发病种数量

不仅要看病种的数量,还要看病种保的质量。目前各家公司虽然中症普遍大多为 20 种,但涵盖的高发中症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深蓝君建议,对比中症病种,要结合高发轻症来看,同时涵盖高发轻症和中症越多,肯定是越好的

比如,小 A 购买复星备哆分 1 号, 若不幸罹患轻度脑中风,可获得 30% 保额的赔付。

一段时间后病情加重,符合中度脑中风,可再获得 50% 保额的赔付 ;甚至最后符合重度脑中风,也是可以再获得 100% 保额的。

2、疾病理赔定义

上文我们也提到过,目前中症病种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所以不同公司在理赔要求上 ,会存在一些差异。

深蓝君以中度脑中风为例,就发现了如下 4 种理赔要求:

如果你非常在意 脑中风 的保障,那可以选择中度脑中风保障条件比较好的;如果你非常在意 心脏病 ,也可以选择心脏病相关保障比较好的。

要提醒大家,不能只拿一款产品的优点,以点概面,过分强调一个病种的理赔宽松,因为可能这个病种宽松了,其他病种不宽松,或者这个病种宽松了,但是整体产品价格非常贵。

总之,这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如果你在意中症的保障,那么建议多想想多看看,而不要人云亦云。

挑选要点二:赔付方式

1、赔付比例

目前市场上大多产品,中症会额外赔付 50%-60% 的保额。在保费相近的情况下,中症赔付比例肯定是越高越好。

2、赔付次数、时间间隔

有的中症只能赔付 1 次,但也有的中症能赔付多次,赔付的次数肯定越多越好。

比如长生福优加,两次中症赔付之间需要 90 天的间隔期,而有的产品则没有时间间隔的限制。

3、是否共用保额

目前大多中症都是额外赔付的,但也有些产品的中症保额会占用重疾保额,这就有些鸡肋。

比如 康瑞保,第一次罹患中症赔付完 50% 后,保额相应减少;如果第二次罹患重疾,也只能赔付 50% 的保额了。

总体来看,挑选中症也还简单,只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结合 保额、保费、高发中症和赔付方式 等情况来权衡。

五、中症一定要买吗,谁不需要?

凡事没有绝对的答案,也不是谁都必须买含中症的产品,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为方便大家更好的挑选,深蓝君做了一张对比表,来看看保障和保费之间都有什么差异?

具体产品分为 3 类:

  • 纯重疾:百年康惠保

  • 重疾+轻症:复星星悦重疾

  • 重疾+中症+轻症:复星星悦重疾

对比表如下:

直接说结论:

  • 如果预算充足:对于预算充足不差钱的家庭,选择含中症的产品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 如果预算不足:如果附加轻症都感觉有压力,个人觉着也没必要考虑中症保障了,毕竟钱要花在刀刃上,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 如果医保报销比例高:中症毕竟还没达到重疾严重程度,如果医保报销比例很高,或者已经买了一份合适的商业医疗保险,可以起到转移风险的作用,那么我觉得中症就算不买,也是可以接受的。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特别多,而且不同人的需求不一样,买保险选不选中症,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六、写在最后:

如今重疾险广泛受人们的关注,也帮助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保险是个好东西,但前提是:要买好,并用好保险。

深蓝君能做的就是将这些信息同步给大家,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选择,到底买什么,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来定。

看完关于中症的测评,如果你还想了解轻症,那么可以阅读轻症重要吗?重疾险中的轻症如何挑选?一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