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庐陵来寻味——吉州古窑【11】
滚滚千年泥火釉,
沧桑未蚀吉州窑。
吉州窑,又名永和窑、东昌窑。创烧于唐末五代,鼎盛于南宋至明初,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是古庐陵的一大骄傲,陶瓷文化也是庐陵文化之重要组成。

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民物繁庶舟车辐辏”是对吉州古窑历史盛况的描绘。
吉州窑遗址拥有晚唐至宋元时期的窑包共24座,是世界罕见的古窑包遗址。吉州窑产品精美,主要有青釉瓷、浮白瓷、黑釉瓷、彩绘瓷、绿釉瓷和雕塑瓷,又以黑釉瓷和彩绘瓷最负盛名。其中,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中的“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是吉州窑瓷器精品中的精品。

江西的禅茶文化深刻影响着吉州窑的生产。唐宋的江西是南宗禅“五家七宗”的发源地,青原山净居寺是“七祖”行思和尚道场。南宋时期永和镇窑场周边两三公里范围内有佛教胜迹多处,包括本觉寺、智度寺等著名寺院。
永和镇禅寺的茶道之风盖始于晚唐五代的资福寺。资福寺创建于晚唐,驻锡此寺最著名的如宝禅师,曾有著名语录:“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饭后三碗茶。’”显示了“平常心即为道”的禅宗精神。
学佛的入门从“明心见性”开始,禅宗五祖弘忍说:不见本心,学法无益。“明心见性”,即“究明人的本心之形象和作用,领悟和彻见生命之根源”。

木叶纹盏是吉州窑最具艺术魅力的产品,是南宋吉州窑的一项伟大创造。有文化学者详细论证盏内装饰的木叶即是桑叶,源自禅宗思想,是僧院饮用煎煮草茶的茶盏。禅僧们在茶道中体悟佛法,“森罗万象总在这一碗茶里”,北宋圆悟克勤禅师谓“茶禅一味”。禅僧以桑叶盏品茶之际,静观叶脉分明之本体,证悟真实不虚的自性清净。

如今的吉州窑景区有商贸区(东昌路宋街)、陶瓷文化展示区(包括吉州窑博物馆、文化广场、观演戏台、古村落等)和吉州窑遗址公园(包括陶苑、陶冶坊、清都观、舒翁轩、环秀轩、本觉寺塔、龙窑等)三大主题区域组成,是集文化、旅游、休闲、考古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永和因土而成窑,
陶埏窑口竞妖娆。
锦绣铺就万千家,
木叶天目禅意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