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战:桓温灭蜀(2)中国史上最阴差阳错的一通军鼓!(万字长篇)
相关推荐
-
激荡四百年:赵廞叛乱三个月覆灭,李特惊天逆袭占据成都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8篇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朝廷以扬烈将军赵廞为益州刺史,征调梁州.益州的军队和粮食援助雍州讨伐氐.羌人. 赵廞是贾南风的姻亲,本为长安令,因齐万 ...
-
激荡四百年:李特轻信他人任睿计取之,李荡战死起义军遇挫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4篇 面对官军的重重包围,李特并没有选择固守,而是主动出击.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罗尚,因为他想要彻底拿下蜀郡.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正月,李特渡江攻打 ...
-
怪想之圆周率学历史六十五 303(西晋)
人有很多的选择 柴米油盐酱醋茶 吃喝玩乐票赌抽 任何的选择,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被选择的命运 要去哪里? 今天圆周率看历史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 ...
-
李磊丨《华阳国志》成汉史叙事中的“晋朝认同”
<华阳国志>为东晋时代流传至今的珍稀古籍,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学界对其版本源流.语言.文学.史学价值等均已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然而,又因其在西南民族.地理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自 ...
-
魏灭蜀之战:钟会不是姜维的对手,为什么最后魏国还能成功灭蜀?
导语:公元263年八月,魏国基于三国格局的崩溃决定掀起了大规模灭国战,并且把首要对象放在了蜀汉身上,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此时蜀汉创始人"刘关张".诸葛亮等人坟头上都长草 ...
-
魏延镇守汉中十年,为何灭蜀之战姜维一个月就失去汉中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国著名将领,天水翼县人,自幼喜爱如家学说,其父姜冏战死沙场,后来姜维被任命为曹魏中郎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军将领马遵曹梁绪等人怀疑姜维谋反,天水和翼县均不放姜维入城,无奈之下 ...
-
夷陵之战胜利后,东吴没有趁势灭蜀,是这三个原因阻止了它的脚步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的蜀军先胜后败,将多年积攒的军事实力付之一炬.当时东吴挟大胜之威,对刘备进行了穷追猛打.但是,最终东吴也没能灭亡蜀汉,止步于白帝城下.那么,在夷陵之战后,东吴有没有能力吞并蜀国呢 ...
-
魏灭蜀之战中,蜀汉出了两个叛徒,他们分别是谁?
公元263年,曹魏大军兵分三路,朝着蜀汉发起了进攻.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七百 ...
-
魏灭蜀之战中,和姜维一起投降的几位蜀汉大将都有谁?
公元263年8月,魏国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邓艾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 ...
-
“魏灭蜀之战”后,钟会、姜维、卫瓘共同构建的权谋修罗场
失去戒心的邓艾 邓艾的"偷渡阴平"可以说是灭蜀的第一功,有些小骄傲很正常.但他不该得意忘形,以至于失去应有的警惕和自保心理.邓艾消灭蜀汉以后,马上将目光投向东吴.邓艾认为,应该&q ...
-
魏灭蜀之战,姜维钟会邓艾等都有出色表现,不料最后却被此人团灭
三国是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最初魏蜀吴这三个国家都可以说是猛将如云,所以最终才达到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平衡"局面.只可惜到三国后期,魏国在司马氏篡权以后实力不断增强,而蜀国和吴国 ...
-
北宋灭蜀之战,五万军队消灭了有四十万军队的国家
北宋灭后蜀之战,是一次非常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赵匡胤只出动了五万军队,就灭了拥有四十万军队的后蜀,以至于花蕊夫人写下了"四十万人齐卸甲,宁无一个是男儿"的诗句. 赵匡胤在陈桥兵 ...
-
宋朝的灭蜀之战,你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的一场战争
自从和赵普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政策之后,宋朝的对外战争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摊开地图,赵匡胤把目光瞄准了后蜀这片神奇的土地. 李白有名篇<蜀道难>,感慨蜀道的艰险,蜀道之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