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治疗盗汗的秘方:滋养肝肾止汗汤(何任)
【组成】菊花6g,鲁豆衣15g,构杞子9g,于地黄15g,茯菱12g,丹皮9g,泽写9g,山药9g,山茱英9g,珍珠母18g(先煎),白芍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养肝肾。
【主治】盗汗,属肾阴虚写,精气不足,肝阳偏亢者。症见盗汗,腰痛目久,头眩目糊,或重听,苔薄,脉细
【方解】干地黄滋阴补肾,直补先天之本;山药、山茱萸、鲁豆衣滋阴养血,肝脾肾三脏并补;佐以菊花、枸杞子养肝明目;珍珠母平肝潜阳;白芍酸能养阴,敛能止汗,标本同治;配伍茯苓、丹皮、泽泻既能清利以防滋腻大过而壅滞,又可清血中虚热。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肝肾,澘阳敛汗之功。
【点评】下列医案患者年逾花甲,肾之精气已衰,肾阴亏虚,一则导致肝阳偏亢头眩目糊,一则上窍失濡而重听。即所谓“精脱者耳聋”。腰为肾之外府,故腰痛。处方以杞菊地黄原方中加鲁豆衣一味治汗。服5剂取效。以治病求其本也。
【验案】包某,男,65岁,1972年1月10日初诊。主诉腰痛已久,重听,头眩目糊,近日夜寐盗汗。腰痛已1年,盗汗半月。检査:苔薄,脉微而虚。诊断:盗汗,肾阴虚亏、精气不足,肝阳偏亢。治疗:滋养肝肾。予滋养肝肾止汗汤。1月16日复诊:前方服后盗汗已除,、腰痛已减轻。原方去鲁豆衣,加牡蛎12g,再进5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