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会,是班主任向专业化迈进的第一步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余震……(二)

在参加市里的班主任大赛时,我对班会课的设计认识还很模糊,那次考试自我感觉极糟。认识到这是我的短板,立马从网上买了几本关于班会设计的书,在十一期间读了读。真心佩服书中设计的班会课,有些都可以直接拿来用,很实用。但我依然没有提炼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班会模板,依然很担心省里的笔试这一关。为了保险起见,我专门拿了一本班会设计的书带上,准备在路途中和考试前再多看几遍,把班会课设计吃透。

到了郑州,我和来自绿城小学的翟南南老师分到了一个房间。翟南南老师很年轻,二十多岁,但却是他们校长的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助理。从她口中,我了解到:从今年起,班主任也要像学科教学一样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今年整个河南省共有5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濮阳共有3个,她们校长就是其中的一个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她拿起我这本书后翻了一会儿,说:“你这本书真好,咱们一起从这本书中提炼一个班会课模板吧。”然后,她就开始把书前前后后地翻了起来,一边翻还一边做着记录。

我看她拿了一个记录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不禁赞叹道:“没想到,你前期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呢。”她说这个笔记本是她们工作室活动时的工作记录本,并给我读了几条班会课设计的理论依据。我听着很有道理,然后就和她一起看书,一边看一边记录和讨论。我们俩越讨论越兴奋,越兴奋学习越高效,渐渐地,对于班会课的原则和流程,我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明朗。最后的最后,我已经完全学会了如何设计班会课!


任何班会课的设计都要遵循学生“知、情、意、行”品质养成的规律。以此制定的目标有三个,分别是: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比如以“理想”为话题的班会课,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三个,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理想,然后是激发学生树立理想,最后是让学生把理想的实现落实到行动中。

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四到六个环节,这个可以灵活掌握,最少四个,最多也不要超过六个。

首先是导入主题,导入方式可以是游戏、图片、谈话等。其中游戏是上佳的,因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第二是讲别人的故事,可以是名人故事,或是视频展示,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的内涵。因为构建主义认为,学习具有主动性,需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第三是模拟体验,从别人身上回到自己身上,因为班会最终在改变的是学生自己,所以一定要唤起学生的体验。可以采用模拟表演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布鲁认为,教育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第四是辨别是非的讨论和内心感悟的提炼。通过学生的辩论或者给学生出示不同的场景,让他分析处理后,用口头表达或书写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因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顿悟而实现的,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是学生内化于心的过程。

最后,还要通过倡议或宣誓或制定规则的方式强化落实到行动中去。因为行为改变,是从认识到改变的过程,经历改变消除不合适的行为,从被动到主动,需要一个强化监督的过程。

这个流程清晰流畅又科学,每一步都有理论依据,里面的策略也可以任意调换。策略无外乎这样的几种:歌曲、视频、图片、问卷调配、表演情境剧、讨论、辩论、宣誓等。其实,以前我也曾不止一次上班会优质课,一般也是运用这些策略,甚至我的逻辑思路也是这样的,但那完全是出于本能或下意识,并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而这一次,通过学习,我有一种很通透的感觉,好像一下子抓到了根源所在,以后再也不怕设计班会课啦。

我就这样信心满满地上考场了,试卷上一共有两道题,一个很开放,写一个你曾设计的最满意的班会课。我写的是我原来上的安全班会课。第二个是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设计一个班会课。我写的也是我曾经上过的一个名叫《走向远方》的班会优质课。虽然都是原来上过的,流程已经烂熟于心,但是这次写,比之前讲时更有底气,因为已经掌握了班会课设计的原则和流程,自己都能给自己评分。

设计班会课的笔试是在下午举行的,组委会当天晚上改完卷子,还把优秀的班会设计发到“河南班主任”的公众号里,第二天我们都看到了,每个参赛选手都情不自禁地对组委会的高效工作作风点赞。

我认真看了那些选登的优秀班会课设计,感觉自己学到的也仅仅是皮毛,离设计出真正优秀的班会课还有一段距离。那些优秀的课例设计不仅符合班会设计的原则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更重要的是选择的契机好,策略也更灵活,易操作。

比如一位小学老师策划班会的背景是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他们班因音响出现故障而得了倒第一,为了安抚学生的情绪而开了一节名叫《我们共同的名字》的班会。这个班会的契机选择得好,同时也反映了这位老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得既及时又扎实,并且,她已经把开班会这种德育手段运用得自然纯熟了!

在具体化地操作过程中,她用谈话方式让学生说真心话,然后接龙喊自己的班级和名字增强自信,接着通过掰断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让学生明白团结的内涵。再后来观看学校的风景,由自己是班级的一员扩充到学校的一员,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最后让学生通过写“我是班级的小主人”的纸条,引导学生填写主人翁行为。

这个设计对我启发很大,在学校的各种比赛后,我也会开一个简短的班会,分析得失,总结经验,鼓舞士气。但我的班会更多的是我的一言堂,而缺少各种策略,缺少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班会课上也同样如此。班主任讲得再多,学生没有参与和体验,内化的也就少了。这也就解释了我们的苦口婆心最后都变成了学生的耳旁风的原因!所以,以后的班会课,我会把重点放在策略的选择上,通过调动学生,来达到让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另外,班会作为班主任的阵地,它不仅仅是课程表上安排的周一第四节,你可以选择任何时间来开班会,班会可长可短,可简可丰,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因为马卡连柯的平衡理论认为,要改变一个人,就要先从改变集体开始,通过集体的舆论和氛围影响达到改变一个人的目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针对个人,还是集体问题,开班会都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