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大全(商 西周)10

141、玉柄形器商代晚期长16.3厘米 宽2厘米 厚1.5厘米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商代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白色,有蓝黄斑,和田玉。长条扁方体,两端平齐,中心对钻穿孔。上端两侧内敛,素面。四角漫圆,用凹弦纹将器分为三节,每节上部右侧转角处浮雕简化蝉纹;下端较小为榫头。两件近似。

142、玉夔龙扁足商代晚期长18厘米 最宽5.5厘米 厚0.8厘米1989 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商代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牙白色。共三件形制大小相同。扁长条呈夔的轮廓,两侧边镂空,上端有一圆穿,足尖上卷;两面边缘刻阴线,勾勒出夔龙的形象,线内填红朱。从实物观察和四块玉扉棱(一三三图)考虑,当是镶嵌在漆鼎上的器足。

143、绿松石蝉与泡商代晚期蝉 长 4.6厘米 高1.5 厘米大泡直径 2.7 厘米 高1.1 厘米;小泡直径0.6厘米 高0.3厘米1989 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商代墓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翠绿色。蝉为圆雕,头前两侧突起,竖椭圆形眼睛。背有脊棱,颈部为横刻凹槽,有凸弦纹一周;双翼并拢,尾部刻人字形纹。头前端中有一圆孔,直通腹部穿出。应是佩饰。大小泡均底面平且粗糙。呈半球形,面部均经抛光。应是镶嵌装饰用品。

144、玉壁商代晚期直径 17.5 厘米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 2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淡绿色,微透明。壁面(肉)平,侧缘成圆弧形。孔壁两面突起呈圆口状。壁面碾琢出数组同心圆凸纹。

145、玉牙璋商代晚期通长 25 厘米 柄长 7.4厘米 厚0.6厘米1986 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1 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粟黄色,一侧的两面经火烧成鸡骨白色,微透明。形体较小。器身前端薄而宽大,两侧略成弧形内收,射端成凹弧形叉口刃,末端两侧有对称的琢齿六对,上下琢齿较长,成歧冠状,中间四齿略短。两侧琢齿之间的两面有和琢齿对应的平行阴线。窄长柄,呈长方形。柄身之间有一圆穿。

146、玉牙璋商代晚期通长 38.5厘米 柄宽5至5.3.厘米 厚0.6厘米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1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黑灰色,被烧成鸡骨白色。射前端从两面刻成弧形大叉口刃,身末端两侧各有齿牙三组,上组二齿、下组五齿均向外突出,中间四齿凹进。柄成长方形。柄身之间有一圆穿。在两面与两侧齿牙对应处刻有平行阴线。

147、 玉牙璋商代晚期通长38.5厘米 柄长6.8厘米 厚0.6厘米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1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浅黄色,上有黑灰色斑纹。体窄长,一侧微拱,另一侧成弧形内凹。前端两侧向中间折收成锐三角形,射端呈鱼嘴形叉刃,末端两侧琢出齿牙三组,上组三齿浅小中组四齿凹进;下组齿牙成鸡冠形。在两侧齿牙对应处的两面都刻有平行阴线。身柄之间有一个直径1.2厘米的圆穿。柄作长方形。

148、玉牙璋商代晚期通长 38 厘米 柄长6.8 厘米 厚0.6厘米1986 年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1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全器被火烧成鸡骨白色,一侧成黑灰色,不透明。形似戈,射部镂刻成鸟形,略残。器身一侧外弧,另一侧内曲、两面各刻出一相同的璋形图案;璋的射部内凹呈弧形,从柄至射两侧各有琢饰六组。阑部上端两侧各有二齿;阑中间两侧凹进,琢出四齿;阑下近柄部两侧各琢出一组缘饰。柄部呈长方形。阑部正中一圆穿。在两侧缘饰之间留有起稿璟齿的平行阴线。

149、

149、150、 玉牙璋商代晚期通长 54.5 厘米 射宽8.8 厘米柄宽6.8厘米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黑色,不透明,射端被火烧成鸡骨白色,另一端被火烧成猩红色。平面略成平行四边形,身柄两边线并行。柄窄短,上端中部有一圆穿。璋两面均有相同的人像图案,图案分上、下两幅成对称分布。每幅图案相同,分上下两组。下组为∶下方有两山,山上有云气纹,云气纹之间有◎形纹,应代表日。两山靠外侧置一璋,两山之间悬置弯钩状物。上方有三人,戴穹窿顶帽,耳上有珥饰,身着无袖短裙,两手作揖状,跪坐。上组为∶下方也为两山,山上云气纹和云气纹之间的③形纹不同于下组图案。山外侧有两手按于山腰上,可能与司地之神"黎抑下地"(《国语·楚语》)的传说记载有关。两山之间有船形符号,"船中"似立有人。上方有三人(柄端一组只刻两人),戴平顶帽。耳上有铃形耳饰,身着无袖短裙,手作揖状,两脚成八字形站立。在两组图案之间有几何形图案相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