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迎来新中国第一缕曙光

(0)

相关推荐

  • 辽沈战役:惨烈的塔山阻击战,林彪: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1948年3月,东北野战军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战场上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党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遭我军连续打击后,处境非常困难,其总兵力虽仍有55万人,但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 ...

  • 辽沈战役:林彪用兵如神,率百万雄师入关,历时52天大获全胜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饱受战乱疾苦的中国人民,在短暂的胜利喜悦过后,即将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此时的中国,就如同黄河解冻之水一般,冰块混着泥浆顺流而下,在激烈的碰撞与粉碎中勇往之前,随 ...

  • 辽沈战役的“关门之战”出奇功「扭转战略态势」

    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的东北野战军,已经在东北战场上将国民党主力军队分割.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大要点及其附近的狭小地带.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上已呈现困守之势,解放军则 ...

  • 《红色印记》第52集:七秒钟的生死抉择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辽沈战役纪念馆讲解员梁丹丹.我讲述的是珍藏在馆内的国家一级文物--爆破筒残片. 这五枚爆破筒残片,锈迹斑斑,最大的一块长9.99厘米.最小的一块仅有3厘米长.我 ...

  • 11.2 | 辽沈战役胜利日

    中共中央军委根据东北战场发生的根本变化,于1948年9月7日,指示东北野战军要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集中主力攻克锦州,把敌人封闭在东北境内加以各个歼灭.东北野战军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 ...

  • 关外第一名城,充满红色记忆,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的战斗遗址盘点

    从1956年起,毛主席第一次提出"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的名句,此后又公开提过两次,他老人家始终把解放军不吃苹果的故事,作为人民军队建设的典型范例. 家乡座标:辽宁省锦州市,辽沈战役 ...

  • 辽沈战役当中,伤亡超95%的配水池攻坚战那么惨烈,为何非打不可

    解放战争时期,因带领全营取得配水池攻坚战的胜利,营长赵兴元被赋予了全国战斗英雄称号,随后的日子里,赵兴元的身边环绕着荣誉和鲜花:但是每当身边的人们问及赵兴元,配水池之战的实际情形之时,他却往往报以沉默 ...

  • 班超出塞139:辽宁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

    班超出塞139:辽宁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

  • 辽沈战役中神秘的“257”电台

    军旅警营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摘自<军事文摘> 刘亚楼向社会部求援 1948年9月初的一天,辽沈战役前夕,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造访东北局社会部汪金祥部长和陈龙副部长,研 ...

  • 天下无敌舍我谁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当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黄克成率领的第4.第11纵队等部8个师在辽宁锦西一个叫塔山堡的小村庄,拼死阻击国民党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的"东进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