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的下焦有寒,小便却又短赤或浓黄,其气机和医理是怎样的?同样下焦有寒,小便清长又是怎样的?
相关推荐
-
【中医教你辨三焦,学会辨别好调理】在中...
[中医教你辨三焦,学会辨别好调理] 在中医里,人的身体是分为三焦的,分别是上焦.中焦.下焦,那上中下三焦分别是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上焦:主要是指胸腔的部分 2.中焦:脾胃 3.下焦:指的是肝 ...
-
干货:中医临床高手畅谈诊疗经验(下)
四.如何看病 前面介绍了中医基本理论,这一节要说说怎样把理论用于实践.中医治病讲究标本兼治,缓时治本,急时治标.俗话说站的高看得远,中医至上而下,以人体为对象,所以很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而西医则以器官 ...
-
中医临床总结3种感冒主要用药,大家可对症自查,关键时候不用慌,赶紧收藏起来。1、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
中医临床总结3种感冒主要用药,大家可对症自查,关键时候不用慌,赶紧收藏起来. 1.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 ...
-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散寒除湿
散寒除湿 dissipating cold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散寒祛湿 运用味辛性温,兼具散寒祛湿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寒湿阻滞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宣化寒湿 d ...
-
精心整理的中医临床常用的十大名方,学会了下一个名医就是你
一.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78、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278.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解:少阴为先天之本为先天禀赋,太阴为后天之本为后天禀 ...
-
中医临床常用经验用方(下)
13. 眼结膜炎灵验方 主方: 夏枯草30g,香附子25g,桑叶15g,薄荷10g,菊花15g,元参15g,甘草10g,水煎服,日三次. 主治:结膜炎.眼红.眼疼.眼肿等. 结膜炎为一种由病毒.细菌或 ...
-
中医临床上治疗小肠病有温肠散寒和清小肠热...
中医临床上治疗小肠病有温肠散寒和清小肠热两类中药. 1.温小肠: 小茴香,木香,乌药,肉桂. 2.清小肠热: 木通,泽泻,栀子,黄芩,灯芯,瞿麦,化石,赤小豆,苦参, 赤苓,小蓟,蒲黄,车前子,茅根, ...
-
有确切疗效的民间中医临床集锦!(下)
12)复方蜈蚣散:我的复方蜈蚣散 治疗一切疔疮痈疽无名肿毒等未破溃者. 此乃江西上高县锦江镇株桥村王桂芳老人所传,他治无名肿毒远近有名,从不收人钱财,好了买条烟,或是几瓶酒给他就满足了.人心肠特别好. ...
-
中医临床治病方剂集(丸剂篇)下
[二十一.失眠] 黑芝麻丸黑芝麻30g,天麻.焦黄柏各丑2g,补骨脂15g,焦枣仁.枸杞子各24g,血茸片1.5g.将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早晚各服4.5g,开水送下.功效滋阴平肝安神.主治头痛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