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土库曼人,为何不与俄罗斯和解?
前因
马尔科佐夫第一次深入中亚侦察失败:1872年7月,为了探索一条远征希瓦汗国的通道,俄国将军马尔科佐夫率军进入中亚,但因为所携补给太少,没能达成预定目标,所以需要第二次派出远征军侦察。

▲希瓦汗国位置
详细过程
1872年,俄国将军马尔科佐夫带领远征军进入中亚,因抢劫骆驼一事,与土库曼帖克人发生冲突,结下仇恨,为日后俄国吞并土库曼人埋下伏笔。
其实马尔科佐夫此行的目的,一是侦察到希瓦汗国的通道,二是进攻希瓦汗国。而跟帖克人结仇,只是擦枪走火。
原来,俄军此番前来,为运输物资,需要大批骆驼,但哪来那么多骆驼呢?马尔科佐夫本想跟土库曼人雇,因为自从1836年克列林考察里海东岸,俄国已经在土库曼部落附近的岛上建立了基地,俄国人来往做生意,跟土库曼人处得还不错。

▲中亚各国分布
然而此时,土库曼人却不敢跟俄国人合作。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一支庞大的土库曼骆驼商队正在希瓦汗国做生意,如果此时土库曼人帮助俄国人,希瓦人一定会抢劫这支商队,那损失就太大了。所以土库曼帖克人首领索菲汗决定,不给俄国人帮忙。
但没有骆驼,俄军寸步难行。所以马尔科佐夫决定,自己抢!他让小分队四处出击,跟帖克人抢了上千头骆驼。索菲汗带人往回抢,但帖克人虽然勇猛,奈何武器不行。俄国仅伤亡三四个人,就打死帖克30多人,还俘虏了好几十个。
对俄军来说,跟帖克人的交火,只是小插曲,抢到骆驼后,他们就朝着希瓦汗国前进了。但马尔科佐夫的旅程并不顺利,因为俄国人不适应气候,也不会照顾骆驼,勉强完成侦察工作,就有一多半骆驼死去。而剩下的骆驼,是不够攻打希瓦国的。
马尔科佐夫决定放弃进攻。但兴师动众,无功而返,好没面子啊!所以他需要一个体面的理由,恰巧就在这时,帖克人“送”来了理由。

▲土库曼商人
原来,帖克人一直惦记被俄国虏去的同胞。所以索菲汗就找马尔科佐夫谈判,他说抢去的骆驼可以不要了,但俄国人要释放俘虏,还要给帖克人道歉。俄国人也嫌这些俘虏是负担,乐意释放。但马尔科佐夫为转移进攻希瓦国的目标,就故意找帖克人的岔。他说,释放俘虏可以,但俄国人不能道歉,还要帖克人限期再送来三百头精壮骆驼。
他知道如此窝囊的交易,索菲汗不会答应。果然,索菲汗为救同胞,只表面答应。等领走自己人,却没交出已经承诺的骆驼。这正中马尔科佐夫的下怀,他停止前往希瓦国的行程,调转大军,回来教训帖克人。
他派军包围帖克人营地,但索菲汗自知不是俄国人的对手,就下令放弃堡垒,率领老百姓躲进山里。马尔科佐夫扑了个空,气愤之余,将帖克人营地的一万多顶帐篷,全部烧毁。此战之后,俄军收拾行囊,返回俄国。

▲俄国中亚远征军
据初步计算,仅被马尔科佐夫烧毁的帐篷,就价值50万卢布,再加上牲口,以及被抢走的骆驼,此次俄国进军,让帖克人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帖克人一向以英勇善战著称,哪受过这种窝囊气,他们从此发誓血债血偿。

▲土库曼土城遗址
后果
俄国军队远征土库曼人腹地:1879年,因为曾与土库曼人帖克部落结仇,俄国在兼并希瓦汗国后,随即远征土库曼帖克人腹地。

▲俄国军队进攻帖克人(人数最多的土库曼部落)
结论
一年后,俄国大军做好充足的准备进攻希瓦汗国,得手后,他们要求邻近的希瓦汗国的帖克人臣服。但帖克人因为之前的仇恨,拒绝纳降,坚决抵抗,但终于不敌俄国,只能在惨败之后接受兼并。
· 参考史料:《希瓦汗国与俄罗斯帝国的关系》
·文:史酱婶
·寄语:不一样的角度,解析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