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

  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

  我们一直看重作为文学家的苏东坡,而忽视了作为生活家的苏东坡。但其实,作为生活家的苏东坡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因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发现快乐和制造快乐的能力。

  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01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你知道《三字经》这句话说的是谁吗?

  没错,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

  发愤读书的苏洵给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提供了一个大宝藏——满屋藏书。苏轼两兄弟就这样从书堆里泡大了。

  1057年,20岁的苏轼带着弟弟进京赶考。这一年科考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副主考官是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哪些,说出来吓死人。

  除了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十人后来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届科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

  考完阅卷,梅尧臣拿着一张试卷手舞足蹈。欧阳修接过一看,啧啧赞叹:“真是妙文啊!”他提起笔,立即想把此卷圈为“第一”。正要下笔,他忽起一念:“这肯定是我弟子曾巩所写,我若将他圈为第一,其他人必会觉得不公。”于是笔锋一转,将此卷定为“第二”。哪知解封一看,此卷作者竟是苏轼。欧阳修立马对苏轼青眼以待。

  “把你旧日文章也找来我看看。”一看,欧阳修更是惊赞不已:“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

  他觉得自己这个文坛领袖该退休了,以便让苏轼这个年轻人出人头地。

  1061年,朝廷举行了一场制科考试。

  何为制科考试?就是皇帝为直接选拔特优人才设置的考试制度。这个考试那可比进士考试高大上多了,北宋南宋录取的进士一共有4万多人,但制科考试录取了多少?只有41人。要中榜,那比中六合彩特等奖还难。

  制科考试设置分为一二三四五等。一等二等,要求太高,就是虚设。第三等实际就是最高等级。北宋建国100多年来,也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考过一个第三次等。

  这一年,苏轼两兄弟都参加了制科考试。结果苏轼得了第三等,苏辙得了第四等。宋仁宗高兴坏了,连连感慨:“朕为子孙后代得了两位清平宰相!”

  很多人感慨:“我要有苏轼的天赋就好了。”他们以为苏轼的成功全靠天赋,却不知其成功更多源于后天的勤奋。

  苏轼晚年时曾对弟子王古说:“我每读一部经典,都是从头抄到尾。”

  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朋友朱载上去看他。朱载上在客厅等了很久,苏轼才出来。

  “我刚才在做每天的功课,没发觉你来了。”

  朱载上问:“每天的功课是什么?”

  苏轼回答:“抄《汉书》。”

  朱载上惊问:“您还用得着抄书吗?”

  苏轼回答:“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开始一段事抄三个字,后来一段事抄两个字,现在一段事抄一个字。”

  朱载上说:“把您抄的书给我看看呢?”

  苏轼立即取出一册抄书给他。朱载上双眉紧皱,一点也看不明白。

  苏东坡说:“请您说一个字。”

  朱载上就随便挑了一个字,苏东坡立马背出数百字,无一差错。

  那天回家后,朱载上对儿子朱新仲说:

  “比我们优秀的人还比我们更努力,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勤奋呢?”

  02

  北宋后期政坛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党争——新党和旧党之争。新党以王安石为首,要改革,要变法。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要保守,要持旧。两派互不相让,斗得你死我活。而刚刚步入仕途的苏轼呢,既不新也不旧,既不左也不右。

  “我不站队,我只看这事对老百姓好不好。”

  新党得势,大力推进均输法、青苗法等改革,急功冒进,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苏轼站出来说:“这样激进要不得,急易生乱……”

  新党就不爽了:“敢反对,我弄你。”

  于是,苏轼就被不断贬谪流放。旧党得势,便全盘否定改革,恢复旧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看到苏轼以前被新党打压,旧党就以为苏轼是自己人,便让他青云直上,从八品升到正三品。哪知苏轼升官后不但不感激涕零,反而站出来批评旧党:“改革虽有弊端,但也有很多益处,不能全盘否定。”

  旧党不爽了:“竟敢帮新党说话,我弄你。”于是,苏轼又被不断贬谪流放。

  在新旧两党的反复得势和失宠中,苏轼总是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新党看他像旧党,旧党看他像新党。”左右不受待见,所以经常被“误伤”。从政40年,他竟被贬谪流放了33年。最高时,他做过中央部长、皇帝秘书。最低时,他做过县处级民兵副团长。

  在那个时代,官员几乎都会选择站队。不从“新”,就仗“旧”,以求飞黄腾达。如果苏轼也如此,本可以官拜宰相。但他就是不:“我不看新旧,只就事论事。”他从不违心地阿附于任何一方,“你做得好,我就点赞;做得不好,我就拍砖。”官可以不做,命也可以不要,但要我说违心话,臣妾做不到啊!

  王国维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屈子、渊明、子美,即屈原、陶潜、杜甫。而这个子瞻,就是苏轼。

  不论“新”当政,还是“旧”临朝,不管是仕途顺达,还是逆境当道,苏轼都始终保持着人格的超然独立,不因“进”而流于逸乐,也不因“退”而短其气节。他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03

  1079年,42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例行公事,给皇上写了一封感谢信《湖州谢表》。

  “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新党看了这些话,不爽到极点。于是便四处收集苏轼诗作,挑出一些他们认为隐含讥讽的句子,然后上书皇上:“苏轼诽谤皇上,抨击新法……”随后新党们纷纷上书,要求处死苏轼。

  神宗一听:“苏轼原来这么坏啊!”便派人将苏轼抓捕回京,下了大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受此牵连的文人官员多达数百人。

  惊闻皇帝要杀苏轼,苏粉们都坐不住了。苏轼这家伙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有本宋朝人写的笔记,叫《瓮牖闲评》。

  《瓮牖闲评》记载了一些关于苏粉的故事。

  比如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同刘敞兄弟乘船游西湖。游览途中,一女子突然驾船追上来。此女子气度娴雅,容貌俊美。她怀抱琵琶,对着苏轼深情唱到:

  “我年轻时超级仰慕君,一心就想嫁给君。可却日日思君不见君,苦等渴盼多年后,以为今生没机会见君了,才嫁为民妻。今天能见君一面,死也值了。”

  不但女人喜欢苏轼,男人也喜欢。

  北宋学者章元弼,娶了美女为妻。婚后,美女发现丈夫老喜欢整夜读苏诗,便恼了:“你爱苏轼胜过我,把我休了吧。”哪知道章元弼真的把她给休了。

  不但平民士人喜欢苏轼,皇帝也喜欢。

  宋史有载:“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

  苏粉们大声疾呼:“苏轼可杀不得啊!”神宗本也是苏粉,但他这次铁了心了。“苏轼抨击新法,朕要杀一儆百。”这下,连退了休的三朝元老张方平都坐不住了:“苏轼乃奇才,实在是杀不得啊!”神宗不睬:“任何人都不能阻碍变法改革。”

  苏轼眼看就要命丧黄泉了,这时,他最大的粉丝曹太后站了出来。曹太后叫来神宗,讲了一个故事:

  “那一年,仁宗皇帝高兴地对本宫说,今日我选了两个宰相之才——苏轼和苏辙。我老了,用不着他们了,我要把他俩留给子孙们用。如今你不但不用苏轼,还要杀他。你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仁宗皇帝啊!”

  神宗说:“那我就把他们都放了吧!”

  曹太后说:“不必都,只放苏轼一人就行。”苏轼就这样得救了。

  大难不死的他被神宗下放到湖北黄州,任职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黄州民兵副团长。他“人生的盛宴”就从这里开始了。

  

(0)

相关推荐

  • 王安石、司马光和苏东坡。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618天的第618篇原创文章 今天要写一篇历史大稿,很 ...

  • 关于苏东坡乌台诗案的一些其它细节

    █黄河 01 大家从我前面的叙述里大致知道,乌台诗案对苏东坡一生打击非常大.那年他已经42岁.人到中年遭遇这一致命打击,仕途可谓一蹶不振了.这个案子的案由基本可以这样定性,由于苏东坡的狂傲不羁以及牢骚 ...

  • 苏东坡:我在太皇太后身边工作的日子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变态的现象,就是童工皇帝. 大家知道最多的是电视剧<少年天子>,津津乐道于13岁康熙擒鳌拜和孝庄太皇太后,康熙有一个好奶奶. 在大清朝,共计出现过五位少年皇帝,顺治6 ...

  • 人生缘何不快乐 只因未读苏东坡

    林语堂曾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也有人曾说: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他一生坎坷,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 ...

  • 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20首诗词送给困惑的你

    无人不爱苏轼. 爱苏轼的豁达乐观,爱苏轼的不骄不躁,爱他面对人生坎坷时的云淡风轻. 一如林语堂所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

  •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作者:拾遗 来源:拾遗(ID: shiyi201633) 心 / 里 / 有 / 束 / 光          眼 / 里 / 有 / 片 / 海 拾遗物语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 林语堂 ...

  • 晚间悦读 |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有人说,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苏东坡. 他一生坎坷,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 他一生豁达,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生活本就是百般滋味,有人陷于惆怅一蹶不振,有人背起行囊大 ...

  •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

    仙才叹 朱峰;蔡忻如 - 国家宝藏 图片作者:田世光 林语堂曾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也有人曾说: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 ...

  • 诗词丨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有人说,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苏东坡. 他一生坎坷,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 他一生豁达,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生活本就是百般滋味,有人陷于惆怅一蹶不振,有人背起行囊大 ...

  • 诗词: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有人说,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苏东坡. 他一生坎坷,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 他一生豁达,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生活本就是百般滋味,有人陷于惆怅一蹶不振,有人背起行囊大 ...

  •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东坡论...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论"苦与乐"给我们如何找到人生快乐的真谛. "乐事可慕,苦事可畏,皆是未至时心尔.及苦乐既至,以身履之,求畏慕者初不可得,况既过之 ...

  •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人生为何不如意,只因不知郭子仪!

    苏东坡:享受人生 享受人生,不是指一个人一生中占有.消费了很多物质,或者获得了巨大的名声和社会地位. 享受人生,指的是过一种悠闲的生活,并且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从生活中发掘出快乐. 如果要在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