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死2伤,锂电池再出事故!

锂电池事故再次刷屏!

4月16日,有媒体报道,香港秀茂坪宝达邨达喜楼突发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经相关部门检验后,初步断定是客厅内一个电动按摩椅内的一粒锂电池因线路问题发热导致按摩椅起火,随后导致悲剧的发生。

1

电池事故 不绝于耳

能量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强,对于锂电池来说,亦是这样。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下落,电动化趋势必不可当,锂电池也就成了众望所归的动力产品。现今除了电子产品、锂电池在出行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然而随着锂电池的普及,其在各领域自燃引发的安全事件也不绝于耳。

2019年5月,北京某酒店布置的用户侧储能项目发生火灾。

去年8月5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太平街隆平巷79号民房发生火灾,由于停放在一楼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爆炸引起,造成3人死亡、3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今年4月19日,上海浦东新区,一辆油电混合SUV发生自燃,未造成人员伤亡。

同样在4月,南京河西大街明基医院门前,一辆网约车起火后撞上路边花坛,起火原因系乘客自带锂电池组起火导致燃烧。

电池安全隐患有多严重?从现代和通用两大国际主机厂的反应当可知晓。

自2020年来,现代汽车因LG的动力电池可能存在缺陷增加了火灾风险、在全球召回近7.7万辆Kona电动汽车。通用汽车也宣布在全球召回6.9万辆于2017-2019年生产的Bolt电动汽车。

2

自燃因素多 起火时间短

单在出行领域,电池起火的原因就有很多的可能,但其发生燃烧爆炸的根源在于电池热失控,导致热失控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来源电池内部原因。比如电池制造过程中引入的电芯内缺陷(细微金属碎屑导致内短路),或者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充放电制度和环境因素使电池老化,电芯内部产生了枝晶锂,它的存在触发了电池内短路。

另一方面是电池外部原因,电池外部的电、热冲击,作用到电池本体上都会使电池内部出现不可逆的放热反应。比如,电动汽车在发生撞击以后,破坏了电池结构,就有可能导致起火。

据了解,一般锂电池从释放烟雾到起火只要数十秒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车内人员只有这数十秒的时间逃生。

就在去年,工信部下发的《三项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中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直接将乘员逃生时间延长。

3

先发制人 提前监测

上有强制标准5分钟时间限制,下有用户生命安全需要保障。因此,各大电池厂商各显神通,纷纷亮出“只冒烟、不起火”电池技术。

诸如,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宁德时代推出“永不起火”的电池、欣旺达推出不起火电动系统、广汽推出弹匣电池、瑞浦能源推出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磷酸铁锂电池等等。

然而,电池技术固然重要,电池管控系统提前检测也必不可少。

据了解,深圳市尚亿芯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市场调研,组建研发团队,已经研发出一款锂电池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智锂狗--智能锂电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经测试,该系统能够全方位高效率地保护电池安全,有效预防电池起火、电动车被盗等事故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起点锂电大数据已经邀请到 尚亿芯董事长牛文斌先生 于4月28日做客锂享直播间,讲解智锂狗监控系统的作用原理,同时与行业人士线上探讨锂电池管理芯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尚亿芯 董事长 牛文斌先生

作者:起点锂电大数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