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哲学泰斗”这样解读孔子的一生
相关推荐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夫子在讲述他一生的经历,一生学习的次第.古人十五岁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学习大人的学问,大人该行的道.学习如何明德,如何亲民,如何止于至善. 三十而立.我们现在通常讲成家立业.所谓立就是站住不倒称为立. ...
-
而立之年当自立,不惑之年当自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篇第二>) 一 这一段话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不用多加解释. ...
-
你的选择,决定你的人生层次
你有没有算过,从小到大,自己做过多少个决定? 这些决定,你是否从来没有后悔过? 如果以上两个答案都是"否",这篇文章很适合你完完整整读下去. 因为,人生说白了就是一连串的选择. 虽 ...
-
孔子谈人生历程浅析
孔子对自己的人生历程曾这样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这一人生总结,常被后 ...
-
孔子的人生总结
<论语>中记载孔子对自己的评价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以前读这段话总不知是什么意思,翻看历代的注 ...
-
这些生命规律要能够了解,否则人生就会充满迷惑和困顿(三)
人的生命中有诸多规律,我们华夏古圣先贤对此有过许多的论述.譬如周易.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等.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语:"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的大意是 ...
-
李零、傅杰联袂推荐,日本“哲学泰斗”的这本《孔子》讲了什么?
大哲笔下的孔子 (中文版序) 傅杰 跟众多日本的孔子研究者不同,本书作者和辻哲郎(1889-1960)不是汉学家,而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与伦理学家.他生在村医之家,中学时代因困扰于信仰与人生意义的问 ...
-
紫砂泰斗顾景舟的一生(附40把经典之作)
古代艺术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 ...
-
日本汉方名医解读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 作者:矢数道明 [栀子豉汤] 栀子3g,香豉4g. 以水300毫升,先煎山栀取200毫升,然后布包香豉加入之,再煎取100毫升,去渣分服2次服.一般同煎之.服后吐者,后一次可不服.香豉乃黑大 ...
-
世界哲学名人语录100句,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苏格拉底(古希腊): 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 ...
-
从开国少将变医学泰斗,百岁老人用一生诠释长寿秘诀:三乐
引言: 曾经有一个百岁老人,在介绍自己健康经验的时候,提出了"三乐"这个定义. 这"三乐",意思是: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 心宽是基于自身对生活的感悟,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二:孔子
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二:孔子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博学的学者,政治活动家,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维护正在崩溃的奴隶制度,提出" 克已复礼" ,希望有一天能在齐.鲁这类 ...
-
【甲骨文和中国文化】孔子的一生
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孔子的一生(第十八课)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zou 一声)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开创奠定了我国儒家思想的基 ...
-
能从甲骨文角度理解孔子吗?【甲骨文和中国文化】孔子的一生
18课孔子的一生 在上学时学文言文的时候,有学到<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句.比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
借助《易经》综合解读孔子之“仁”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论语>中一共记载了十三位弟子问仁,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