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篇:史思明拐卖敌将,张九龄谏杀安禄山
相关推荐
-
盛唐金镜录:2错赦安禄山
张守珪在边塞上不断立功,捷报频频这让唐玄宗李隆基龙颜大悦,于是就有了想提拔他做宰相的想法.在唐朝宰相往往不止一人,由边塞立功而入相的不在少数,我们常常京剧舞台上看到出将入相这四个字,这在大唐帝国是很常 ...
-
唐室无双士!王夫之为何如此称赞张九龄?
作者:赵心放 张九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宰相的岭南人,在数十年的仕途中,他勤政为民,刚正纯朴,为开元之治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备受后人的好评和推崇. (一)聪明伶俐才智过人 张九龄是岭南(今广东韶关)人 ...
-
闲坐说玄宗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唐玄宗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人生轨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前半生英明神武,后半生惨不忍 ...
-
他说安禄山长有反骨,该剁了,唐玄宗不听,否则杨贵妃不必死
<唐语林>中记载一事,读之感叹,杨玉环,本来不必死啊!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洛阳.王师败绩,关门不守.车驾幸蜀,次马嵬驿,六军不发,赐贵妃死,然后驾发.行至骆谷,上登高平,马上谓力 ...
-
在他的提拔下,大唐乱了144年
在他的提拔下,大唐乱了144年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14章)
736年6月清晨,天地清朗,凉风习习,正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 在微弱的曙光中,长安城仿佛一头巨兽,在雄浑悠长的晨鼓声中渐渐醒来,被分割得棋格般规整的一百多处里坊,几乎在同一时间打开大门.放眼看去,牵着 ...
-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李隆基,双面人生带给唐朝幸福与悲伤的君王
历经苦难的少年李隆基 垂拱元年(685年),李隆基出生于洛阳.出生时其父李旦为大唐皇帝唐睿宗,母窦氏为德妃.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值唐朝宫闱多事之秋.此时的大唐帝国,被李隆基的祖母武则天所控制.他的父亲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02章)
第202章 小友如你 事实上,朝廷势态的变化,比王维预计的来得还快. 继张九龄因反对寿王大婚地点而引起李隆基不满后,不多久,张九龄再次因为一个人而和李隆基发生了分歧.这个人,就是幽州节度使张守珪. 张 ...
-
唐玄宗&安禄山:一个敢宠,一个敢作
安禄山靠砸钱官至顺化州刺史后,将"魔爪"伸向朝廷大员,于是出现"无人不夸安禄山"的盛况,连唐玄宗也开始注意他了.公元742年,安禄山升任平卢节度使,成了真正意义 ...
-
李泌:历经四朝排挤的道家宰相,靠什么坐稳大唐第二把交椅!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有人不信,打得头破血流才懂放手. 有人死学,无故退让直至软弱可欺. 有人活用,万事从容好似游刃有余. 摆脱生死存亡的自然斗争,便要面对权钱名利的同类竞争.等到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