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68章) 2024-05-09 13:59:58 次日,当玉真公主昏昏沉沉醒来时,清风急急忙忙来告诉她,她一早看到李学士从骊山别馆厢房出来,身上的酒味隔了很远都能闻到。她留李学士用了早膳再走,但李学士二话不说就离开了,脸上似乎不大高兴。玉真公主先是愣了一愣,继而挥了挥手,漫不经心道:“随他去吧,他本是谪仙人,不拘这些小节,你下去吧。”清风领命退下,掩上房门,屋内再次恢复了安静。玉真公主靠在床榻上,昨晚和李白醉酒后发生的情景,再次一幕一幕浮现眼前,她不由眉头微蹙,在心底深深叹了口气。王维冷若冰霜,她却一直想靠近他,努力了二十多年,却始终有道鸿沟,无法逾越;李白热情似火,一直想融化她,想了二十多年,却一直无法得逞。就像昨晚这样的独处时光,在关键时刻,她依然选择了逃离!她拿起被清风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披风,随意披在身上,踱到窗前。四季更替,岁月流逝,又是一个秋天来临了。平常百姓都能拥有的“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怎么到了她这里,却如此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她深吸了口气,秋色渐浓,秋风微凉,一颗心空落落的,察觉到一缕秋意的忧伤。“寒冷的冬天,孕育着春天的希望,炎热的夏日,孕育着秋日的硕果,它们倾尽一季的芳华,只为成全一个又一个春花和秋月。我和他,是否就是这样的夏日和寒冬?夏日和寒冬永不相逢,而我和他,也注定会是如此?”当玉真公主在为王维伤春悲秋时,华清宫里开始悄悄议论说李学士已经成为玉真公主的心头好。玉真公主并不知道这些,直到在华清宫泡温泉时遇到杨玉环,才发现宫里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自从成了李隆基的妃子,杨玉环便不好再称玉真公主为姑姑,但又不好直呼其名,便只好改口叫“姊姊”。“姊姊,听说李学士酒量了得,却醉倒在了姊姊的石榴裙下,姊姊端的好酒量!”杨玉环银铃般的笑声里,透着一股暧昧,任谁都听得出来她话里话外的意思。“玉环,此话从何说起?”玉真公主一头雾水道。“姊姊别不好意思,连皇上都当着随驾近臣的面说了,如果李学士能让姊姊开心,皇上定重重有赏。”杨玉环凑到玉真公主耳边低语道,“长夜漫漫,孤独寂寥,姊姊正需要有人来陪,想来李学士定能让姊姊满意吧?”“玉环,你和皇兄想到哪里去了?我只是和他喝了场酒而已……”不待玉真公主说完,杨玉环就亲热地挽住她的胳臂,连连点头道:“对对对,只是喝了场酒……不瞒姊姊,皇上也喜欢喝酒,每回喝了酒,便格外威猛,让玉环都有些招架不住呢!”哎呀,这是什么跟什么呀!玉真公主一脸颓然,无论她怎么解释,都无法澄清她和李白的关系了!谁让李白在骊山别馆睡了一夜?孤男寡女,酒后乱性,谁会相信李白只是睡在骊山别馆的厢房而已!突然,玉真公主似乎想到了什么,忙问杨玉环:“玉环,你方才说皇兄当着随驾近臣的面夸了李白,当时都有哪些人?”“这个我倒不是很清楚,皇上喜欢在紫泉殿书房召见近臣,想来那些善于舞文弄墨的臣子,应该都在场吧?皇上还说,李学士那天兴致高涨,才思汹涌,当场吟了好几首诗呢!”“王维不会也在现场吧?”玉真公主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却又不知该从何问起,只好斟酌着说,“玉环,这几日可有王补阙的消息?二十多年前,他为骊山别馆题过一首诗,我很喜欢,想让他再题一首。”“王补阙?听说他提前回长安去了。对了,好像就是在皇上当着众人夸李学士的第二天。皇上还说,莫不是文人相轻,王李二人互不待见?自古以来,有才之人,总是互相轻视,也是人之常情。姊姊,李学士绣口一吐,便是好诗,你想要题诗,让他帮你写不就成了……”杨玉环不明就里,絮絮往下说着,玉真公主却没有心思再听下去。王维选择提前离开,是否因为他也听说了她和李白的传闻?她有机会向王维解释吗?即便有机会解释,他会相信她和李白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吗!老天,真是旧愁未去,又添新愁,怎一个烦字了得!(未完待续) 赞 (0) 相关推荐 为一个女人 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 为一个女人 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来源 / 今日头条复制·编辑 / 塞上齐翁小美妞和妈妈 毕节河马生鲜 2020-03-18 李白和王维同岁,都出生于公元701年.两人文才相当,而且在当时都很出名,又 ... 李白:怀揣三个梦想的男人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 老王,来源:ID:tsgsc8 大家好,我叫李白. 我在家中排行第十二,所以你们也可以叫我李十二.别觉得这种称呼很奇怪,我们那时候兴这个.什么秦七,元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这首诗藏得真深,原来有关爱情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是诗坛上最有名气的诗人,这几乎是人们公认的结论.那么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也如他本人一样,属于人尽皆知的名作.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