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重大同学来云溪
笔记时间:2019年8月26日
农历:己亥年七月廿六
星期:一,休息日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重大同学合影于云溪湖
全文4节,约1400字。有删节。
01
今天上午陪着远道而来的“同学们”游云溪。
我们是去年暑假在重庆大学参加创作培训班的同学,大家约了多次来云溪,因诸多变化,一次次爽约,终于在时隔一年之后的今天实现了。
赤壁市的是熊俊同学,崇阳县的是庞书聘、舒浩武、汪霞三位同学。庞还带了他的妻子。他们五个人一车,9点多就到了九宫客运站。
我带了可可和吴老师在站前等着,一路引导着上云溪。
先到云溪水库大坝。
我向他们介绍水库尽头就是我一直工作的云溪学校。站在大坝上的我们目之所及也不能看到云溪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只看得见东西相接的山峰之上白的灰的云朵。
大坝上随风摇曳的狗尾巴草变成了黄色,可可折下一支来,举了,坐到了矮墙上,双脚放在墙外摆着,脚下是陡峭的斜坡,是暗蓝的湖水。
五位“同学”在坝上合影。风吹起了两个女同学的长发。
一行人上狮形山瞭望。风很大,立即吹干了微微的汗珠。
或一人,或双人,立在灰黑的岩石上,作飞翔状,作爱心状,作沉思状。
可可还爬上了观望台,平展双臂,她的白帽子、红上衣和白短裤,瞬间灿烂了灰沉的天空。
02
到云溪学校。卢校长陪着我们在校园里转转,在接待室坐坐。
在崇阳一中工作的汪老师,是多年前在咸宁论坛相交过的“二月兰”网友,向我问起云溪学校推动学生阅读的措施。我介绍:
一是2011年北京尚学路上公益组织在学校援建有图书室,送了3万多元的图书,要求无障碍对学生开放,我们一直坚持了下来,每年五月还组织学生参加北京组织的读书月活动。
二是2012年起创办了云溪湖校刊,免费向学生发放,主要刊登学生作文,刊登关于云溪洞的民间传说和文化故事,每一篇文章,每一张照片,都发稿费;每个学期出版一期,已经办到了第15期。
大家翻阅第15期校刊,很是称道。
同为重庆大学培训的同学何主席,曾经在云溪学校初建困难时期和我一起战斗过的章、皮,正和吴老师恋爱着的刘,也赶到了云溪学校。
03
大家一起去棋盘村,观看狮象把门和夜合桥景观。
正是枯水季节,清浅的水在石头间流淌。我和可可都穿着凉鞋,在水里踩踏,感受冷凉。舒蹲在水边,用手扬起水波。
夜合桥上野草还茂盛着,风儿吹过,倒伏不定。
桥下的大石头上,“炮”、“帅”两颗石刻棋子,淡定地看着流水滚跌入潭。
天地无语草木黄,风水有声秋已凉。我们站在棋子上合影。
吃午饭时,遇到了新选岗到云溪学校的三位年轻人,都是模样娇美的女子,一个姓黎,县城的;一个姓胡,大坪的;一个姓邓,北港的。
用徐丹老师的话说,她们都是听了她的报告后,主动选择来的云溪。
我祝贺她们在云溪学校起航教育事业,以云溪人的身份感谢她们即将要为云溪孩子做出的辛苦奉献。
04
饭后,和熊、庞一起谈谈心,大家都感叹,“想见的人就要去见,等待等待再等待,可能人就走了。”
在空调房里,何主席采访新晋全国模范教师的徐丹老师。
大家一起听徐丹老师讲自己的教育经历,讲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讲对云溪的热爱。
下午陪着远客到正在建设中的县委党校参观。姜校接待了我们一行。
姜校也是关刀人,我们十多年前就互有耳闻,今日一见分外亲切。
他在已经竣工的行政楼向我们介绍几个月前从住建局调过来的洪校长,介绍正在公示期的王校委,介绍规划图,介绍近4000万元的建设投资。
17点许,请吴老师送熊到崇阳县城,她的车停在锦阳国际酒店,将在夕阳下开回赤壁。
19点多,在“随缘”路前,送别崇阳一行客。

重大同学合影于云溪漂流山庄
辛苦了,感谢您看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