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只不过说了句“金玉良缘”,宝钗为何哭了整整一夜?

“金玉良缘”的话,是薛家借莺儿之口说出来的,又借宝钗的心理活动予以确认,证实的确有此一说。但有此一说,也要看怎么说。薛蟠提到“金玉良缘”,却偏是宝钗最不能接受的一种。

有人说“金玉良缘”是薛家造的谣言。其实大可不必。以薛家的富贵,肯定会与许多知名不知名的僧、道、尼有来往,这些人用预言的形式,给小孩子说几句预言,许下一些吉兆,是那个时代常有的事情。和尚道士送给宝钗的预兆、吉祥话儿,一定很多。薛家单单重视“金玉良缘”之说,说明他们对宝钗未来夫婿的选择标准:“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一定要嫁个“有玉的”丈夫。

宝玉有出生时口含的美玉。但有玉的并不止他一个。北静王腰系着“碧玉红鞓带”,贾琏有“汉玉九龙佩”,探春送给岫烟一个“碧玉佩”,宝钗的解读是“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可见像贾府及以上的大户公子小姐,“玉”是标配。这也就是薛家择婿的最低标准:像邢岫烟这等人家的少爷,趁早免开尊口!反之,如果比贾府更高的门第,像北静王这样的贵胄公子,如果向薛家开口、求为正配,宝钗大约是不会拒绝的。

规定了择婿的标准,下一步是等着男方找上门来,而绝不可能主动向男方提亲。现代无所谓,在古代,这可是一件大事!张爱玲的《金锁记》里就有这样的情节:建议给未婚夫家写信催娶,别人听了这样议论:“女家说出这种话来,可不是自己打脸么?”“姜家没面子,还是一时的事,云妹妹将来嫁了过去,叫人家怎么瞧得起她?她这一辈子还要做人呢!”

就是《红楼梦》里,尤三姐和柳湘莲的婚事没成功,诱发因素之一就是柳湘莲起了疑心:“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在婚姻之事上,女方主动,就是“自己打脸”,会“叫人家怎么瞧得起她”,影响她“一辈子还要做人”。所以,不管宝钗心里喜欢谁,或者看中了谁,或者想嫁给谁,最多心里想想,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而冒失的薛蟠,却借“金玉良缘”的话,直接说出:“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这话是什么意思?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你只能嫁有玉的男孩,而宝玉有玉,所以你早就想嫁给他了。就是一时嫁不成,你也会时时护着他、站在他的立场上、替他说话!嘿,不用别人说,亲哥哥就在给宝钗“自己打脸”了,怎么叫宝钗不“气怔了”?

更要命的是,薛蟠的话并非无理。如果宝钗心底无私,哥哥再胡闹,她也可以一笑了之,或者严辞辩驳。问题是她刚刚从宝玉那里送药回来,刚刚对宝玉说过“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冒失话,刚刚为宝玉“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而感动过——要说她对宝玉完全无意,她自己能理直气壮吗?

心里有鬼,又被人当面揭穿;揭穿的不是小事,而是“自己打脸”的丢人事;被揭穿了又一时气急,没想出犀利的言词来反驳。这种种交织在一起,可不是够宝钗回去“整哭了一夜”了?#薛蟠#宝玉#金玉良缘收藏这也就是薛家择婿的最低标准:像邢岫烟这等人家的少爷,趁早免开尊口!反之,如果比贾府更高的门第,像北静王这样的贵胄公子,如果向薛家开口、求为正配,宝钗大约是不会拒绝的。规定了择婿的标准,下一步是等着男方找上门来,而绝不可能主动向男方提亲。现代无所谓,在古代,这可是一件大事!张爱玲的《金锁记》里就有这样的情节:建议给未婚夫家写信催娶,别人听了这样议论:“女家说出这种话来,可不是自己打脸么?”“姜家没面子,还是一时的事,云妹妹将来嫁了过去,叫人家怎么瞧得起她?她这一辈子还要做人呢!”就是《红楼梦》里,尤三姐和柳湘莲的婚事没成功,诱发因素之一就是柳湘莲起了疑心:“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在婚姻之事上,女方主动,就是“自己打脸”,会“叫人家怎么瞧得起她”,影响她“一辈子还要做人”。所以,不管宝钗心里喜欢谁,或者看中了谁,或者想嫁给谁,最多心里想想,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而冒失的薛蟠,却借“金玉良缘”的话,直接说出:“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这话是什么意思?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你只能嫁有玉的男孩,而宝玉有玉,所以你早就想嫁给他了。就是一时嫁不成,你也会时时护着他、站在他的立场上、替他说话!嘿,不用别人说,亲哥哥就在给宝钗“自己打脸”了,怎么叫宝钗不“气怔了”?更要命的是,薛蟠的话并非无理。如果宝钗心底无私,哥哥再胡闹,她也可以一笑了之,或者严辞辩驳。问题是她刚刚从宝玉那里送药回来,刚刚对宝玉说过“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冒失话,刚刚为宝玉“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而感动过——要说她对宝玉完全无意,她自己能理直气壮吗?心里有鬼,又被人当面揭穿;揭穿的不是小事,而是“自己打脸”的丢人事;被揭穿了又一时气急,没想出犀利的言词来反驳。这种种交织在一起,可不是够宝钗回去“整哭了一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