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和我“说”乐亭

作者:俎壮存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防盗版标记:今日头条号:乐亭故乡人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2014年6月10日晚6时许,笔者循例到居住地附近的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散步。该公园坐落在北三环外,南邻即是北京电影制品厂和北京电影学院,“北影小区”亦近在咫尺。我正沿着小月河由东往西疾步,忽然,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精神矍铄、气度不凡,虽满头银发却难掩其刚毅倔强之涵养的熟悉身影映入眼帘,正在保姆的陪护下步履稳健地与我相向而行——这不就是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吗?

对于蓝,我太喜欢了!她是新中国22位电影明星之一,她在《翠岗红旗》、《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侦察兵》等影片中塑造的银幕形象,给酷爱文艺的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烈火中永生》中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江姐”,更是感染教育了我;在潜意识中,于蓝即是“江姐”,影片中的“江雪琴”就是现实中的“江竹筠”!至今,她在影片中“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这是我们党的秘密,决不能告诉敌人!”、“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像钢铁”两段铿锵铮铮、掷地有声的台词,已深深刻在了我的心田;能当面聆听其教诲,乃多年孜孜以求之奢望!如今,“偶像就在眼前,机会难得,不容错过!我暗自思讨:一定争取与老人说上几句话,以了夙愿……

为慎重计,再考虑到于蓝老师毕竟已93岁高龄,断不能给老人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我只能悄悄地折返回来,跟在老人身后,一为反复确认,二为寻找时机。就这样跟着老人走了一个来回,在多次研判老人和保姆的对话内容与声音后,断定:这位确是于蓝无疑!

我平复了一下”咚咚“狂跳的心,趋步至与老人齐步的位置,轻声问:“您好!打搅一下,请问您是于蓝老师吗?”老人停下脚步,看了看我和四周,清晰地回答:“我是啊!您是……”“我是您的崇拜者。您塑造的'江姐’太感人了!在我心目中,您就是现实中的江竹筠!今天能见到您太激动了!能和您说几句话吗?”此时,刚好走到一个亭子边,老人欣然主动提出:“咱在这儿坐会吧,坐着好说话。”这真是求之不得,令我大喜过望,遂赶忙说:“好!谢了……”

坐稳后,我先问候了老人:“看到您身板这么硬朗,太欣慰了!”为了尽快拉近与老人的感情距离,我又说:“我学着朗诵几句您在影片中严辞斥责徐鹏飞(项堃饰)的台词吧!”诵毕,我再冒昧地谈了于蓝老师在影片“城外看布告”、“泪别小萝卜头”、“绣红旗”、“临刑赠毛衣给孙明霞”等几场戏中的表演。我说:“您塑造的江姐真实可信,十分感人,比小说中更加鲜活丰满,充分展现了这位具有钢铁意志的'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的光辉形象,影响至今,久立不倒!”

老人听得聚精会神,意兴盎然,喜形于色,亲切地问我道:“您是哪里人?做什么工作的呀?”

我立即回答:“我是乐亭人,是喜欢您、崇拜您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听“乐亭”二字,老人两眼放光,马上兴致勃勃地惊叹起来:“乐亭?乐亭我知道哇!”随即便如数家珍般地叙说起来——

乐亭可说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大名鼎鼎啊!乐亭出了个李大钊,那可是咱们党的主要创始人啊,而且牺牲得壮怀激烈,千古流芳,影响遍及中外;我在延安时还见过李葆华、李星华兄妹,他们不是李大钊烈士的儿女吗!我和星华大姐接触还挺多的呢,可惜她过早地去世了!还有,当年筹拍《青春之歌》时,原来是叫我演林道静的,因为长得丑,最后被谢芳'抢’走了,呵呵……不过,为了演好这一角色,我把杨沫的原作可是读了又读,几乎能倒背如流,其中的卢嘉川不也是乐亭人吗!

说着,老人一字一板地背诵起了小说《青春之歌》中“卢嘉川,河北乐亭县人,受李大钊的革命影响,还在中学时代,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一段话。

见于蓝老师谈兴正浓,我趁机说:“田方(于蓝爱人,在《英雄儿女》中饰王政委)老师演的《英雄儿女》中,英雄王成的原型赵先友烈士,也是我们乐亭人哪!”

“真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以后在我对乐亭的印象中又多了一位挡地擎天的英雄!”

看到老人对乐亭这么熟稔夸赞,我深受感染,便即兴献丑,为于蓝老师朗诵了《英雄儿女》中田方饰演的王政委在战前动员讲话中“革命战士就要像条龙,而绝不能像条虫”的台词,试析了田方在该片中恰如其分、细致入微的演技和富有特色的台词功底,还问了田壮壮(于蓝儿子,著名导演)的近况,老人边颔首边作答,谦逊地说:“谢谢您,乐亭人!我们只是演(拍)了几部电影,其他也没做什么,你却记得这么全面、真切,分析得也准确、深刻,乐亭人了不起,乐亭县果然名不虚传呀!祝乐亭更加繁荣兴旺,愿乐亭人民更加幸福美满!”

闻听此言,我心头一颤,眼中不禁溢满了泪水,为于蓝老师的真挚赞辞,更为被吾辈爱得深沉的桑梓热土!

我看了看手机,半个小时过去了,只好忍痛结束这次邂逅。松开于蓝老师的手,望着老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回味着老艺术家发自肺腑的话语,我在感到荣幸的同时,更体会到作为乐亭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基于此,我情愿用自己嘶哑的喉咙,永远为家乡乐亭放声歌唱!

(作者俎壮存,退休教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