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家画鱼,令人拍案叫绝!

北宋 刘窠 《落花游鱼图》(局部)  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落花游鱼图》开始先画盛开的杏花,伸向水面,向后展开,落花引来群鱼争食,或聚或散,或潜游,或上浮,或回泳,翻藻戏蒲,以示水中的畅泳自然之态。其画法全用渲染,间或用没骨法,不见钩勒,活泼生动。这种表现方法和诗情画意,独创一格,多为后人所仿效。

宋代 陈可九《春溪水族图》

宋 陈可九 《春溪水族图》

此《春溪水族图》是现存宋画中游鱼类题材画的一幅佳作。春暖花开,群鱼戏藻。鲢鱼摆尾漫游,鲶鱼回身在后,鳜鱼则迎头向上,隐喻了“连年有贵”的吉祥含义。

宋末 周东卿《鱼乐图》

宋末 周东卿《鱼乐图》

此图以横卷式构图,大大小小的鱼类,在长满水草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漫游着,或聚或散,或浮或沉,轻巧灵动。碧水荡漾,萍藻摇曳,极其鱼水之乐。无形的水使画面呈现出流动的韵律,表现出盎然的生机和无限的自由。南宋诗人文天祥《赠周东卿画鱼》“观君潇湘图,起我濠上心。短褐波涛旧,秋雨菰蒲深。”

元代 赖庵 《藻鱼图》

元 赖庵 《藻鱼图》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赖庵元僧。生平事迹不详。擅画鱼藻。元代画家常常赋予鱼以类似人的个性。此图中,鱼几乎占据了画面的全部空间,它似乎刚刚突然掉转身来面对观者,嘴巴大张,目光犀利。作者用细线精心描绘了片片鱼鳞,通过晕染来显示质感和立体感。以淡墨写水草,并通过鱼尾的摆动和水草的摇晃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元代 佚名 《跃鱼图》

元 佚名 《跃鱼图》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图中鲤鱼自水面奋力跃出,体大肥满,在空中打了一转,眼睛向下望着刚跳起的小鲤鱼,两相呼应。水面波涛汹涌,卷起层层浪花,更衬托出鱼跃的动势。画用线轻且淡,设色匀整,略施金粉,明暗变化微妙。而画水线条粗放,动感强烈,与元代道教绘画中画水方法极为接近。题材也许与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有关。

明代 刘节《鱼蟹图》和《藻鱼图轴》

明代 刘节 《鱼蟹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代 刘节《藻鱼图轴》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刘节,生卒年不详。活动于l522—1556年前后。安成(今属江西)人。刘节早年之作曾得文人卞荣(1419~1487)的赞誉。传世作品有《藻鱼图》《鱼蟹图》等,皆藏于国外。此图绘萍藻浮动,游鱼戏逐,兰生洲渚,蛤蟆螃蟹,各得其趣。所作师南宋画风。芦苇、水仙皆以工笔写生,而游鱼则以没骨法写成,鲜活灵动。

明代 缪辅《鱼藻图》

明代 缪辅《鱼藻图》 故宫博物馆藏

缪辅约为明宣德时人。江苏苏州人。擅画水藻游鱼,作风写实,勾染细腻,承黄筌工整妍丽一脉。传世作品有《鱼藻图》等。此图画藻荇漂浮,茨菇丛生,一条鲤鱼摇头摆尾,悠然自得,墨彩渲染之下,鱼鳞清晰可见,形肖神现。在鲤鱼之下,鲫鱼正轻盈地游向深处,群鱼在稍远处相互追逐,一派生机。用笔工细,设色绚丽。

清代 郎世宁《画鱼藻》

清代 郎世宁《画鱼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意大利人。十九岁入天主教耶稣会为修士,廿七岁来华传教,召入内廷供奉。善画人物、花鸟,尤擅画马。本幅画池中游鱼,取材构图纯为中国式样,但以强调光影与立体写实的西洋画法为之,充分地表现了鱼尾和背部鳍条的立体感,又以白粉表现鱼皮受光发亮的质感。此画上缘尚有草叶纹图案,或许原本是加框饰挂在宫殿壁面的画作,后来才取下裱成挂轴形制。

清 马元驭《双鱼图》

清 马元驭《双鱼图》

马元驭(1669—1722)字扶羲,号栖霞,又号天虞山人。此图以水墨写柳枝贯穿鱼之双鳃。手法夸张,故意将鱼鳃撑开,造成抑或鱼眼向上,抑或为两个侧面的感觉,情趣隽永。挂在下面的一条鱼儿则画鳃、肚,平腴饱满。作者抓住鱼儿甩尾巴挣扎的一霎那,把一条活泼泼的鱼跃然纸上。背景不着一笔一墨,既空灵虚漾,又似鱼儿挂在墙上,如睹真境。鱼身以淡墨渲染,浓墨点鳞,华滋润泽。

清代 华嵒《群鱼戏藻》

清代 华嵒《群鱼戏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华嵒(1682——1756年),福建上杭人。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初寓杭州,后客维扬。人物、山水、花鸟、草虫无一不精。虽与八怪同时,然笔墨却无霸悍气习,在扬州画家中独树一格。画群鱼在清流荇藻中自在悠游,最大的鲇鱼先以淡墨圈定轮廓,再用色、墨交互敷染,呈现水彩画般彩绘淋漓的效果。极具动态的触鬚,线条细劲,可见画家功力卓越。本幅为兰千山馆寄存。

清代 马文麟《画鱼藻》

清代 马文麟《画鱼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文麟,生平不详,清代中后期宫廷画家,约在同治、光绪间(1862-1908年)供职于如意馆。此册绘鲫、鲤与各色金鱼悠然栖止水草间,生动和谐的自然情趣。画鱼鳞片虽以交叉弧綫表示,略显图案化,但用笔沉稳,并以墨或色层层渲染。金鱼色彩鲜豔,鲫鱼、鲤鱼墨色淡雅,配景水草以富透明感的植物性颜料作没骨法画成,浓淡有致,虚实交替,明丽与清雅兼备。

清代 恽寿平《蓼汀鱼藻图》

清 恽寿平《蓼汀鱼藻图》135×6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恽寿平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一泓清泉之中,三尾鲦鱼在畅游嬉逐,碧绿的荇藻在半透明的湖水中随着柔缓的波流悠悠地飘转招摇,水边湖石旁,盛开的红蓼低低地垂在水面,石后修竹苍翠,芦荻细秀。本幅右上自识:“青山园池蓼花汀上得此景。白云溪外史寿平剪烛戏图。”

清代 倪耘《鲈鱼新笋图》

清 倪耘 《鲈鱼新笋图》 纵30.5厘米 横2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倪耘,生年不详,卒于1864年。字芥孙,擅画肖像、花卉,间作山水。师法清初著名花鸟画家恽寿平,风格秀雅。此图《鲈鱼新笋图》,鲈鱼串在树枝上,旁边是几只刚采摘来的新笋香菇,皆是庖厨佳馔,立意新奇。

清代 陈兆凤《博古花草图》

清代 陈兆凤《博古花草图》

陈兆凤,生卒年里不详,为清代晚期宫廷画家。画面器物采左高右低平行式排列,旁侧透明玻璃鱼缸内,成双成对的金鱼悠游于荇藻间,象征着盛世清平、富贵平安、和谐美满的景象。

近现代名家画鱼作品欣赏:

吴昌硕画鱼

吴昌硕《锦鲤》

齐白石《大鲶鱼》

齐白石《九和图》

张大千《八大山人鱼乐图》

李苦禅画鱼

李苦禅画鱼

潘天寿画鱼

高剑父《四鱼图》

(0)

相关推荐

  • 【每日一图】恽寿平《蓼汀鱼藻图》

    <蓼汀鱼藻图>轴,清,恽寿平作,纸本,设色,纵135厘米,横62.6厘米. 自题:"青山园池蓼花汀上得此景,白云溪外史寿平剪烛戏图."钤"寿平之印" ...

  • 中国名画赏析 落花游鱼图 清·恽寿平

    (清)恽寿平<落花游鱼图> 恽寿平(南田)是清代花鸟画家中"没骨"画法的集大成者. 中国画是线的艺术,传统的画法,基本上都是先用线勾勒出形,然后再晕染填色.宋代画家徐崇 ...

  • 名家画鱼各不同,文人精神在其中

    南宋 佚名 <群鱼戏藻图>中国古代的水墨画是水与墨的艺术,水是灵动的,在与墨的融合中能够产生奇特的艺术效果. 这幅<群鱼戏藻图>,画家没有署名,可能是一位民间画家所绘.画面的大 ...

  • 名家画鱼,画的好,好彩头!

    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 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吴昌硕画鱼 吴昌硕<锦鲤> 齐白石<大鲶鱼> 齐白石<九和图> 张大千<八大山人鱼乐图> 李苦禅画鱼 李 ...

  • 名家画鱼,画的好好彩头!

    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 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吴昌硕画鱼 吴昌硕<锦鲤> 齐白石<大鲶鱼> 齐白石<九和图> 张大千<八大山人鱼乐图> 李苦禅画鱼 李 ...

  • 四大名家画猫,各有千秋!

    猫是非常有灵性的动物,不仅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会通过不同的动作来表达自己. 所以,许多国画大师们对猫情有独钟,乐于养猫.画猫. 1. 刘奎龄(1885─1967)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动物画一 ...

  • 四大名家画猫

    特卖书画 1.徐悲鸿 2.曹克家 曹克家(1906一1979),别名汝贤,以画猫著称.其笔下的猫味,神态逼真,煞是惹人喜爱. 3.刘奎龄 刘奎龄(1885一1967),字耀辰,号蝶隐,自署钟墨草主人. ...

  • 四大名家画漓江:相同的山水,不同的妩媚!

    白雪石 漓江一曲千峰秀 美丽的漓江风景吸引了历史上众多的艺术家前往写生创作,今天我们看看李可染.徐悲鸿.吴冠中.白雪石四位名家笔下的漓江山水,他们在相同的地点,通过不同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漓江山水不同 ...

  • 四大名家画秋:霜叶红于二月花

    魏紫熙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叶是秋天的标志,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名句中的名句. 秋林,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并在经霜之后,以一身素红,悠悠然出现在山林之间,美得令人心醉..... 今天一起看看名画家 ...

  • 历代名家画鱼及鲤鱼写意画法简易教程

    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陶器上开始绘制鱼了.由于鱼与余谐音,鱼也就成为民间象征富足.富余的吉祥物,因此鱼纹与蝙蝠纹.戟纹.磬纹.万字纹.盘长纹.钱纹等纹样组成"连年有余". ...

  • 四大名家画秋 | 看漫山红遍

    . 魏紫熙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叶是秋天的标志,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名句中的名句. 秋林,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并在经霜之后,以一身素红,悠悠然出现在山林之间,美得令人心醉..... 今天一起看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