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福泰私家珍藏〔辽.金黄釉绞胎瓷(年历典形特征) ●“家肥屋润”〕

辽金黄釉绞胎瓷(年历典形特征)●〔家肥屋润〕

●绞胎陶瓷的历史●

磁州的冶子窑以及安阳的观台窑(在漳河两岸)终逊当阳峪一筹。” 可见,当阳峪绞胎瓷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珍贵价值。史学专家对于当阳峪窑和绞胎瓷工艺失传之因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宋“靖康之变”后,随着北宋战乱、金兵入侵,当阳峪窑火衰退,至元时绝迹,绞胎瓷工艺由此失传。

●工艺的形成●

“绞”出变幻无穷的盛世风华
顾名思义,绞胎陶瓷是将不同的胎土像绞麻花一样绞制,最终呈现一种特别的风貌。通常是用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瓷土,一般主要是白色与褐色,或白色与褐色或青色,分别制成泥条,然后再像绞麻花或绞花卷馍一样将它们绞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来拼贴或镶嵌使用的一种陶瓷器。

这种制瓷工艺,可以做出几形纹、回形纹、团花纹、菱花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各种美丽的纹路,变幻无穷,具有非常明显的艺术特色。它往往与划线填彩、拼贴及镶嵌工艺一起使用,使制作出来的器物纹饰非常精美漂亮。

绞胎工艺最早出现于唐代。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受汉代漆器的木纹工艺影响而发展起来,另一种说法是受唐代金银器纹饰的影响而创造的。

●绞胎品牌响彻唐宋●

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绞胎陶瓷最早出现在河南巩义窑,这种制造方法从唐代开始,一直到宋金时期都有烧造,元以后渐趋没落。在唐代,生产绞胎陶瓷的窑口除了河南巩县窑外,还有山东淄博窑、陕西黄堡窑等,五代时期有浙江上林湖地区的越窑、山西介休窑等,北宋到金代则有河南焦作当阳峪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浑源窑等。

唐代的绞胎陶瓷实用器非常多,形制主要以碗、盘、杯、钵、壶、砚、枕、罐等小件为主,其中可见使用磨痕,偶尔也有俑之类出现。

唐代绞胎陶瓷一般多使用单色釉,以黄釉较多,也有绿釉或单色釉中加彩的,但一般较少见。其中有一种细绞如头发丝般的绞胎器工艺非常精妙,可惜完整的难以见到。绞胎也有不上釉的,如常见的缍丸、绞胎砚等。

在唐至五代时期,巩县窑绞胎陶瓷就有裴家、杜家等著名制瓷作坊出现。宋金时期,河南焦作的当阳峪窑的绞胎也是名噪一时。当阳峪窑与唐代相比,胎土更细腻,温度更高,瓷化程度也更高。主要以白、黑两色胎土为主,施透明釉。当阳硲窑绞胎的纹饰主要以羽毛纹为主。做工与烧制都很精细,也是我国宋金陶瓷的一个杰出代表。

宋金以后,由于战乱与国力的不断下降,当阳峪窑火衰退,至元时绝迹,绞胎陶瓷完全没落了。

上个世纪以来,绞胎陶瓷在中国重新得到关注。如今,绞胎瓷在消失六百多年后,又在它的故乡起死回生。

●表里如一的君子之风●

拿起几片绞胎陶瓷标本来观察,可以看到瓷器内部的纹路,与外部浑然一体,可谓表里如一。

孟子有篇“君子本色,表里如一”,表达了对君子本色的尊敬与欣赏。而绞胎陶瓷内外相通、表里如一的特点,正是古时文人雅士“君子情怀”的象征。它的这种特性深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相传宋代诗人苏轼在首次拜访自己岳父时,送的就是亲自到河南定制的绞胎陶瓷。

这落梅惊风、淡淡如菊的绞胎陶瓷,正如高风亮节、肃肃如松的君子。岁月会让表面的美丽纹饰变得斑驳,而永远不会被磨蚀的,是纯粹的内在与不灭的风骨。

●绞胎陶瓷的鉴定●

由于绞胎陶瓷非常精美与稀少,其经济与艺术价值都很高,现在市场上仿品也较多。乔会长特别就绞胎陶瓷的鉴定作了详细讲解,一般要从形制、胎土和釉面三个方面来看。

【形制】

●基本仿造过关●

每个时期的陶瓷造型都会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影响,所以在器物的形制方面往往有所不同。过去造仿品一般都是工匠自己想象着来做,会出现“臆造”,甚至将各个朝代的形制捏合在一起的情况,很容易被看穿。

随着人们收藏眼光的提高,现在仿品的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造假者也会看书或去博物馆看各个时期的实物造型,所以一般情况下,绞胎瓷在形制方面的仿造已经比较过关了。也就是说,从形制上看,仿品现在与真品已经较难区分了,因而我们鉴别时更应当注重胎和釉的方面。

【胎土】

●新仿件质地更细腻,手感较重●

唐代绞胎陶瓷的胎土一般多为藕粉胎与白胎两种,老的绞胎器胎土的烧造温度不是很高,因此质地比较粗松,如藕粉胎的胎土用指甲即能划出痕迹。

宋金时期的绞胎陶瓷一般做工比较细致,胎与坯都较薄,底足修胎非常精细;胎土较松脆,所以真品的手感会较轻。

新仿绞胎胎土由于使用现在的球磨机而更细腻,黏合度更强,器物一般手感较重。另外,仿品的修足一般也不太讲究,粗制滥造的较多。

【釉面】

●开片细小釉面亮丽为真品●

唐代的绞胎陶瓷与唐代的三彩陶瓷工艺性能几乎一样,所以釉面的判别也大同小异。绞胎的釉面与三彩一样,釉面开片细小,且开片边缘多微微上翘,施釉边缘一般无积釉现象。由于绞胎器很多是实用器,釉面边棱处多见磨损现象。釉面温润度、油润度强,釉面亮丽而不昏暗。

新仿的一般釉面较干燥,开片大而稀薄,在开片处还多见泛白线的情形;同时,往往釉面昏暗,施釉边缘还多见积釉与垂釉现象。

此件:〔辽金黄釉绞胎瓷(年历典形特征)●〔家肥屋润〕〕

专家评语:

此器身材独特,线条层次栩栩如生,全器身呈现蟹瓜层次冰裂纹,器形如此硕大,当属当代人世间极品绝世经典器物!经历上千年的风雨洗礼及朝代更迭变迁,保全如此完好,真乃奇迹……!“在隋代制造,唐己失传(造),南、北宋再重现(数量极少,现存博物馆多数是残缺碎片)……不解之迷……?!”看了爱恋深渊吸引梦幻重現!值得拥有!

(0)

相关推荐

  • 浅谈绞胎瓷的特征和鉴定

    瓷器是中国古代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绞胎瓷则是瓷器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绞胎瓷是用褐白.黑白或棕白两色瓷泥交替迭摞.互相揉和,再用折迭.盘卷.切刮等方法制成各种绞样,然后 ...

  • 天元福泰私家珍藏 ●〔天元通宝〕

    天元福泰私家珍藏  ●[天元通宝] 天元通宝是晚清天地会会钱,铸于浙江地域.天地会是清代民间的神秘社会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起事于康熙甲寅福建漳州,后生长至广东,并由南向北伸张,普遍大江南北,被清政 ...

  • 天元福泰私家珍藏 ●〔崇宁通宝〕

    天元福泰私家珍藏 ●[崇宁通宝] 崇宁通宝系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 崇宁通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存世较少.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 ...

  • 天元福泰私家珍藏 ●〔泰和通宝〕

    天元福泰私家珍藏 ●[泰和通宝] 泰和通宝: 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始铸,钱文楷书,含瘦金体风韵,制作精美,直读光背.小平径2.5--2.6厘米,重3.8克:折二径2.8-2.9厘米,折三径3. ...

  • 天元福泰私家珍藏●(曼生制底槽青泥之南瓜提梁壶)

    天元福泰私家珍藏●(曼生制底槽青泥之南瓜提梁壶) 古绝今的曼生壶式中,有三大经典提梁壶,为石瓢提梁.石铫提梁.南瓜提梁. 专家评语: 底款:阿曼陀室 盖款字:"曼生": 壶腹字:煮 ...

  • 一真一假说瓷器(X80-仿绿釉绞胎耳杯)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贾宝 ...

  • 绞胎瓷与绞釉瓷

    绞胎与绞釉是自唐代开始,流行于宋金时期的一种制瓷工艺.绞胎瓷,是指把各色胎泥相互叠压在一起,制作成瓷胎而烧制成瓷.绞釉瓷,是胎土为单色,而把各色的"釉"施于瓷胎表面的一种瓷器(&q ...

  • 绞胎瓷 I 绽放美的姿态

    陶瓷绞胎,表里如一, 正面与反面花纹一致. 因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低,比较少见, 但却能绽放出不同美的姿态. 以下视频来自日本陶芸家佐藤愛子 里面她向大家展示了制作一个 绞胎瓷所需的过程 ▼ (视频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