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苏颋之《汾上惊秋》

(0)

相关推荐

  • 【秋绪拾零】心绪逢摇落

    作者:山菊 朗诵:火儿 摄影:山菊 *** 心绪逢摇落 *** (2005)  降温了,没有任何先兆.天还是跟昨天一样的蓝,蓝得云都不忍来捣乱.吹上手臂的风,却有些刀子的感觉.好些树的叶子黄了.远远望 ...

  • 人生坦途从来少,苏颋《汾上惊秋》: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岁月从来波澜不惊,缓缓如长河流淌不止,春去秋来,万物生长,永远不会因为某个片断而恒久停留.所谓的"追赶季节的脚步",只是浪漫的诗意想法,它领悟到的应当是人生之中那些最美好的时光. ...

  • 千家诗(一百六十九)——汾上惊秋

    汾上惊秋 苏  頲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大家好,我们依然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五言绝句部分.这一回,咱们要来鉴赏的是唐代诗人苏頲的一首<汾上惊秋>.惯例还是先来 ...

  • 唐诗鉴赏-汾上惊秋(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赏析 按照题目的标示,这首五绝大概是写诗人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迈之类的感慨.诗的内容似乎也即如此.其实它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 ...

  • 唐诗解读——苏颋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遍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和管弦. 注: 南山:指长安城外的终南山,也有祝寿之意. 北斗:一指北斗星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上)

    一说到唐朝,自然会说到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唐诗.鲁迅先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足见其在鲁迅看来,诗歌到了唐 ...

  • 广西峰云 | 澄江河上澄江源,地苏美景醉人心,惊艳了这个端午假期!| 广西旅游年卡

    端午小假期,去哪玩又成为一个问题 如果不想走太远,就去都安吧 澄江河上澄江源,地苏美景醉人心 这个美得清纯的地方足够惊艳这个端午假期! 01 澄江河·一条会开花的河 澄江河,以会开花的河闻名于世 一江 ...

  • 唐诗鉴赏-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苏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 赏析 这是一首奉和应制诗,是臣下奉命应和皇帝陛下首唱之作.这类诗 ...

  • 唐诗解读之初唐四杰(上)

    大约在公元664--668年,即唐高宗麟德.乾封年间,诗坛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简单地说就是:高位如虞世南.杨师道.上官仪等人还在继续他们的宫体诗,承继着六朝华丽诗风.但在低层社会虽然也浸染着这种 ...

  • 唐诗解读——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