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权‖也说“春联”的传承

也说“春联”的传承

也说“春联”传承

李士权

“春联”古人亦称之为“春贴'和“门对”。依字寻源,顾名思义。“春贴”当谓迎春张贴之意;“门对”是说成对

仗结构的一副联语贴于门楣也。前者是从“春联”的內容和功用着眼;后者是以其文字的结构形式和其得以展示的平台称之。两者相辅相承向人们揭示出这株扎根于中华民俗沃土的常青树与时俱进,枝繁叶茂的根本原因。“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古时农历正月初一人们在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上书上“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于门前镇邪去恶(这应该是最早的门神,到了唐代为秦叔宝,尉迟恭的图像所代替)。到了五代时西蜀宫廷里开始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故《燕京时岁记》则曰:“春联者,桃符也。”

宋代“春联”开始走向广阔的民间。王安石有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自此,在深深的仪门,富庶的豪门,贫寒的柴扉开始了喜迎新春的对联祈求福运,五谷丰登,财源广进的演绎和传承。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出于他对春联的喜爱。曾下达政令,由京师金陵开始推广春节期间百官带头撰写张贴春联。并用大红纸换下了桃木板,贴春联的习俗得以盛行。据说明太祖在一个春节期间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为一个阉猪的专业户题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诙谐而不失大气,洒脱而惟妙惟肖。推行政令,身体力行。一副联语展示了皇权时代唯一一位农民天子的博大胸襟,横溢才华。为联坛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到清代,春联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步入了成熟的丰收阶段。大量对联专著出现可为明证,根据顾平旦、曾宝泉《对联欣赏》中的《对联书目举要》所举的专著清以前的只有八种,而清代一朝就有三十八种之多。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文学瑰宝虽都有过无比辉煌的鼎盛之时,但鲜有历久弥新者。而受众之广泛,圣手之迭出,传承之久远,与时之俱进者,无出“对联”之右。岁岁新春至;家家锦字红。“春联”这株扎根于中华民俗沃土的参天大树必将代代繁茂,万古常青。

李士权,1948年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大桥屯。1970年参加工作,1983年在巴彦教师进修学校中函部任中文教师,2008年在兴隆中学退休。中学高级教师。曾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农村报》《巴彦诗萃》《东方》等刊物发表诗歌楹联等作品。黑龙江省楹联家学会会员。

顾问:常  江

主编:杨  旭

编辑:李林森  徐文德

(0)

相关推荐

  • 风土识小|“春联”忆旧

    1946年代上海一个男子在街头写对联 快过年了,山东<旅游世界>杂志编辑向我索稿,我在谈"年味"的文章中就贡献了一幅收藏很久的老照片(见上图),那个照片很有味道:街头写 ...

  • 乡间中堂对联集锦

    原创页支山2021-03-16 08:56:19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 ...

  • 李士权‖试谈联绵词在诗联中的运用

    试谈联绵词在诗联中的运用 李士权 联绵词是汉语固有的由一个语素两个音节构成的单纯词.包括:双声词,叠韵词,既双声又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四类. 双声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仓猝.参差.忐忑.凛冽.倜傥等 ...

  • 李士权‖也说楹联创作与意象

    也说楹联创作与意象 也说楹联创作与意象 李士权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算起,已有2500多年.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楹联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长期的文化积淀,古诗词曲联许多物象都有了 ...

  • 诗歌:因为有你 | 李士权 朗诵 | 琬琰

    长风文化传媒集团 风起金源,长歌当酒 因为有你 李士权 因为有你 我在泥泞的路上 奄奄一息时 又奋起 因为有你 我在长夜的孤独中坚定了信念 蹉跎之中增添了力气 因为有你 我能鼓起勇气 拖着疲惫的身躯 ...

  • 李士权‖探索楹联创作与意象之美

    探索楹联创作与意象之美 李士权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算起,已有2500多年.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楹联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长期的文化积淀,古诗词曲联许多物象都有了特定的内容,成为 ...

  • 【诗人风采】——李士权诗选

    李士权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人,已退中学物理高级教师,酷爱文学,最近两年曾在<河北农民报>.<廊坊都市报>.<沃野>.<西部作家网>.<农民互联网&g ...

  • 李士权‖婚庆联趣事拾零

    婚庆联趣事拾零 李士权 立业是人生百年的不懈追求,是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而俗话却常说成家立业.可见成家结婚在人生旅途中何其重要.为使婚礼这一盛典的氛围更加喜庆祥和,从古至今人们总要撰写张贴大红喜联以示 ...

  • 『名医经验』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李士懋教授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分析

    李士懋教授为河北省名中医,学术经验颇丰,临床对冠心病治疗有独到经验.本文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 ...

  • 『名医经验』传承李士懋教授经验:应用升降散治疗循环系统疾病

    升降散以僵蚕为君,辛咸性平,轻浮而升,善升清散火,祛风除湿,清热解郁:蝉蜕为臣,甘咸性寒,可清热解表,宣毒透达,使郁火向上.从表透发而解:姜黄气辛味苦性寒,善能行气活血解郁,使气机畅达,热乃向外透发而 ...

  • 李士懋:中医传承不能只停留在经验上

    2021-07-15 19:51·徐小丽LittleLily <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而张仲景创立了辨证论治体系的巍峨大厦,使医经与经方水乳交融,使理论与实践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