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东巴谷,一条有着东巴文化的美丽峡谷!

(0)

相关推荐

  • 【纳学论坛】李静生:上世纪东巴文化研究述略

    上世纪东巴文化研究述略 李静生 东巴文化是自发地产生于纳西先民原始社会阶段,而流传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文化.纳西先民创制了一套原始文字(俗称东巴文),记写了应用于这种原始宗教的几万卷经典 ...

  • 云南之行—丽江古城、玉龙雪山

    云南是旅游大省,独特的地理环境,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渊远流长的旅游资源.形成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 ...

  • 百体书法——东巴文书法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百体书法--东巴文书法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郭 谦 东巴文,是西藏东部.云南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它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 ...

  • 丽江,不止艳遇......

    文中的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糖水片" 未去丽江以前,我就对丽江有了鲜明的印象,来源于一个传说和两首音乐. 传说,丽江 ...

  • 【郭大烈 木根】半世纪前抢救东巴文化的一次创举

    [编者按]1959年秋至1965年夏,历时7年,由时任丽江县委书记徐振康倡导,组织老东巴和专家学者翻译抢救东巴经.本文介绍的正是这次创举的背景和成果:把东巴经整理出不同书目528本,分为十三类,共译出 ...

  • 【纳人】牛相奎:国内编纂东巴文字典第一人杨仲鸿

    [编者按]1933年,杨仲鸿先生编纂了<麽些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这是国内外第一部东巴文字典.古文字学家董作宾先生这样说:"国人于麽些文字成一有系统之作,当首推杨氏,虽然他的 ...

  • 【余嘉华】明代木氏土司对东巴教的认同和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木氏土司采取"以教压教的方法","苛待本民族的东巴教","限制东巴教的继续发展,剥夺了东巴教徒修书的经济条件和权益"等等(参见 ...

  • 【郭大烈 黄琳娜】丽江古城区黄山小学东巴文化教学实践

    2006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并颁布了我国 ...

  • 【杨世光】旷古一绝 世纪丰碑 ——《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代跋

    [摘要]<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第一标志性工程,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最高荣誉奖.本文叙述了该成果的重大意义.总体涵盖的内容.中外研介的脉络.百卷分类与体例.翻译 ...

  • 【杨世光】东巴文化的自然性

    [摘引]东巴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从它的生发生存状态而言,并究其深层本质而言,我以为它是远离了经院文化的一种非常朴素而又典型的山野文化,换句话说,它来之于自然,又存活在自然中,以它的原始思维和神话文本诠 ...

  • 【和力民】纳西族东巴舞蹈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编者按]国内外学者对东巴舞蹈和舞谱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者追述东巴舞蹈研究历程,考察东巴舞蹈的现状,直面东巴舞蹈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变化较大的现实,冷静思索,积极地从客观现实中寻求继承和 ...

  • 【李之典】璀璨的纳西文化

    [编者按]李之典老师聚焦丽江纳西族,介绍了纳西族的起源.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文化名人,认为纳西族文化具有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四个特点,阐述了纳西文化的独特性价值. 从牦牛山远眺纳人 ...

  • 【纳学论坛】​杨曾烈:丽江纳西族东巴教音乐

    [编者按]东巴唱腔是东巴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是东巴祭师唱诵东巴古籍的经典歌曲,是东巴大师行教布教的重要技艺和手段.东巴唱腔旋律起伏跌宕,音域深沉宽广,曲调或高亢或柔美,下回式大幅度漫波音贯穿始终,与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