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0153】李斯是怎样上位的?

(0)

相关推荐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典故故事 当年,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 ...

  • 戏说上下五千年 | 他虽然口吃,却是秦王嬴政的超级偶像……

    谏逐客书 /典故卡 <史记·河渠书><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当秦王嬴政决心统一六国时,韩国为求自保,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削弱秦国的人力物力,牵制秦东进.此事暴露后 ...

  • 《谏逐客书》李斯

    <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一篇文章,其文体在形式上为应用文,而内容上则为论说文.这篇文章被视为是后来的骈文之初祖. 秦王嬴政四年(前243年),揭发韩国实施"疲秦计划&q ...

  • 秦王下“逐客令”,李斯一纸化之,方成就秦国大业

    秦王一统天下,方让战乱的七国统一起来,成就了早期统一的中国.在秦王统一的过程中,不仅有能征善战的将军,例如蒙恬.蒙毅.王翦.王奔.李信等:还有很多能能臣将相也做了不少的贡献,文信侯吕不韦,丞相李斯等. ...

  • 千古名相李斯:赌对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却为自己的贪婪葬送了一生

    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不只是靠自己的才能,还需要身边的人帮助他出谋划策,今天我们所讲述的这个人,他就是一直陪伴在秦始皇左右,从一个无名小卒,一直做到秦朝丞相的千古名相-李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步步为营的 ...

  • 读通鉴(117)汉成帝上位,一代不如一代

    读通鉴(117)一代不如一代 注:文.景.武是一代强过一代,而宣元成则是一代不如一代.皇帝选继承人这样的大事,靠朝中的那些奸臣,他们无一不喜欢弱主,这样才容易掌控. 最初,太子有些喜欢经书,宽博谨慎: ...

  • 《大秦赋》口碑下滑!张鲁一朱珠遭批,吕不韦膨胀,李斯嫪毐上位

    <大秦赋>的口碑,就如剧中的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一样,在不断下滑. 从8.8分跌至8.3分,虽然仅仅0.5分之差,但是对于这一系列来说,<大秦赋>确实有着自己这样那样的缺点. 然 ...

  • 李斯为何要与赵高合谋,害死自己的女婿公子扶苏,帮助胡亥上位?

    秦始皇统一了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也建立了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朝代秦朝. 被尊为千古一帝的他原本计划自己为始皇帝,继承者为二世,如此一代代传承下去,最终传至万世.没想到秦朝却二世而 ...

  • 李斯为何要与赵高合谋,害死女婿扶苏帮助胡亥上位?答案一目了然

    在古代封建帝制时代,皇帝人选的更替,一般来说便是一个国家最为动荡,以及最为脆弱的时刻.而帝王家兄弟相争的戏码也是经常的上演,并且,为了争夺一个令人垂涎三尺的皇位,很多的皇子都是不惜代价的,因此有各种手 ...

  • 读通鉴(107)魏相上位

    读通鉴(107)魏相上位 这一年,颍川太守赵广汉为京兆尹.颍川俗,豪桀相朋党.赵广汉设了一个投诉用的筐,接受吏民投书,便于老百姓举报各种奸事,这样的好处,就是使得很多仇恨都暴露,奸党就互相不再信任也就 ...

  • 读通鉴(46)李斯自取灭亡

    读通鉴(46)李斯自取灭亡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唯恐大臣入朝奏事将自己所作所为暴露,于劝说二世: "天子之所以高贵,只要听到他的声音,群臣见不到其面的原因.而且陛下富于春秋 ...

  • 【通鉴0155】李斯还是比韩非厉害一点点~

    通鉴原文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来聘.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善刑名法术之学,见韩之削弱,数以书干韩王,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求人任贤,反举浮 淫之蠹而加之功实之上,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 ...

  • 【通鉴0194】赵高李斯谁更厉害?

    通鉴原文 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丞相曰:"关东群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 言之久矣.今时 ...

  • 【通鉴0196】李斯死了

    通鉴原文 赵高使其客十馀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 "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