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副教授 & 90后“金课”制作者】短视频大赛参赛经验分享

武艳
英语系副教授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英语系副教授,担任本科公共英语教学十余年,多次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英语演讲赛事一等奖,曾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从事汉语教学及文化交流活动。2017年荣获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河北赛区大学英语组特等奖,2019年荣获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大学英语组二等奖;2020年荣获河北省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

计算机系副教授参赛后

又来了一位英语系副教授

这位武老师不光英语说的溜

做短视频也很厉害!

她共提交了3个参赛作品

包含一个团队作品和两个个人作品

来欣赏一下:

武老师的短视频既突显专业特色,又结合当前抗疫形势,表达美好祝愿,还用了一些技术处理“克隆”自己,用心了。下面是她的参赛分享:

Q
您为什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短视频大赛?
A

参加这个大赛其实很偶然,是我一个外地的英语老师朋友推荐给我的。我一直对视频制作很感兴趣,本来是想参加微课比赛,所以在视频制作这方面就比较上心,然后自己做了一个大约1分钟的小样品发给朋友,正好这个短视频大赛是15-60秒,然后TA就鼓励我参加这个比赛,我也想挑战一下自己,所以就报名了。由于跨区域组队不太方便,我就找了几位我们学校之前合作过的两位老师组了队。

Q
请分享一下作品创作灵感和团队的分工?
A

当我看到#2021请指教这个话题时还是有点困惑,因为这个话题比较大,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想到了疫情。我看到很多老师的参赛作品和疫情有关,但如果想跟别人不太一样的话,就得有自己的一个特色。我们团队都是英语老师,所以首先考虑用英文来讲述,但这里也有个小问题,国内的话受众对象大部分还是中文,所以我们还是冒了一个风险,决定用英文配音,配中文字幕。在字幕翻译的时候,我们斟酌了很久,修改了很多版。开始是逐句翻译,但团队老师说这样可能美感不足,而且因为我说话比较快,字幕太长,观众在看的时候会有点跟不上,所以后来我们把字幕缩减成四字短语,方便理解,也比较有美感。

分工方面,我主要负责技术,其他两位老师给我指导和建议,比如在字幕翻译、字体选择等方面,他们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一起打磨细节,所以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Q
可以分享一下作品的制作过程吗?
A

因为我一直想做微课视频,就利用寒假时间学习,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制作动画视频的推荐软件,我把每个都试了一遍,然后发现一个叫Renderforest的网站很不错,上面有不同风格的素材,可以做视频、做Logo、做Presentation等。老师们如果需要制作一些视频作品,比如微课、说课,都是可以借鉴的。

拿我们团队的这个手绘作品来说,先想文案脚本,想好之后再到网站上从海量素材库中选择贴切的图片,配合节奏对应的音乐,然后导出来。再根据画面配音,用Premiere进行后期编辑,再导入中文字幕。这一系列的工作以及中间的讨论、修改,大概用了3天的时间。因为我们属于初学者,尤其是Premiere使用上不是很熟练,所以可能会慢一些。

Q

在参赛的过程中有您有什么收获/感悟?

A

我们不是专业做短视频的,都是边学边做。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一个小小的压力或者激励,你可能行动会缓慢一些,但是如果有一个比赛、有一个时间点卡着,你就会在短时间内逼着自己去出一个作品。所以这个比赛其实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以赛促学的作用,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在短时间内学习新东西,然后把它用到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一些解决方案,这对我后期的发展,包括在视频制作以及在专业上的微课制作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觉得贵在参与,这个比赛不管拿不拿奖都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90后“金课”制作者参赛分享

李勇

信息中心实验员

90后,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中心实验员,热爱视频拍摄、制作。2017年参与制作微课《课堂管理的方法与艺术》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现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8年参与制作微课《摄像基础》,现被评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李老师也提交了3个参赛作品

包含一个团队作品和两个个人作品

来欣赏一下:

李老师的短视频特效使用让人眼前一亮,一个“灭毒”突显了人类战胜病毒的决心。李老师还在大赛群里找到了3位志同道合的老师组队参赛,完成了一个跨地域、跨校的作品。下面是他的参赛分享:

Q
请分享一下作品创作灵感和团队的分工?
A

团队赛的参赛作品灵感来自抖音,因为我们几个人是跨地域参赛,不能同时出镜,但可以通过这种类似蒙太奇的手法串起来。从萌生组队的想法到在群里找到感兴趣的老师报名,再到拍摄剪辑,大概用了三四个小时。 其他三位老师负责表演,我负责剪辑。

至于个人赛参赛作品,因为现在抗疫是热点,我想展现大家抗击疫情、消灭病毒的干劲,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主题。我想用一种抽象的方式表达,构思好后先拍摄动作,然后在网上找了一张病毒形态的图片,用After Effects和Premiere进行特效制作和后期剪辑,特效是模仿《龙珠》里的一个特效。

Q

在参赛的过程中有您有什么收获/感悟?

A

我平时在网上跟别人打交道比较少,但通过参赛能够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我觉得这次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促进老师们之间的交流。

采访小记
李老师还透露,由于传统文化受多元文化的冲击比较大,他一直在做戏曲文化公益传播,在抖音上已有近两万粉丝,为李老师点赞!
像武老师、李老师这样热爱自己岗位、不断学习新知、与时俱进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虽然入围赛已结束,但正如武老师所言:贵在参与,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让老师们用当下流行的方式展示自我、传递知识、有所收获。
我们期待看到所有晋级的老师展示出“十八般武艺”,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短视频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