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副教授 & 90后“金课”制作者】短视频大赛参赛经验分享
继计算机系副教授参赛后
又来了一位英语系副教授
这位武老师不光英语说的溜
做短视频也很厉害!
她共提交了3个参赛作品
包含一个团队作品和两个个人作品
来欣赏一下:



武老师的短视频既突显专业特色,又结合当前抗疫形势,表达美好祝愿,还用了一些技术处理“克隆”自己,用心了。下面是她的参赛分享:
参加这个大赛其实很偶然,是我一个外地的英语老师朋友推荐给我的。我一直对视频制作很感兴趣,本来是想参加微课比赛,所以在视频制作这方面就比较上心,然后自己做了一个大约1分钟的小样品发给朋友,正好这个短视频大赛是15-60秒,然后TA就鼓励我参加这个比赛,我也想挑战一下自己,所以就报名了。由于跨区域组队不太方便,我就找了几位我们学校之前合作过的两位老师组了队。
当我看到#2021请指教这个话题时还是有点困惑,因为这个话题比较大,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想到了疫情。我看到很多老师的参赛作品和疫情有关,但如果想跟别人不太一样的话,就得有自己的一个特色。我们团队都是英语老师,所以首先考虑用英文来讲述,但这里也有个小问题,国内的话受众对象大部分还是中文,所以我们还是冒了一个风险,决定用英文配音,配中文字幕。在字幕翻译的时候,我们斟酌了很久,修改了很多版。开始是逐句翻译,但团队老师说这样可能美感不足,而且因为我说话比较快,字幕太长,观众在看的时候会有点跟不上,所以后来我们把字幕缩减成四字短语,方便理解,也比较有美感。
分工方面,我主要负责技术,其他两位老师给我指导和建议,比如在字幕翻译、字体选择等方面,他们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一起打磨细节,所以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因为我一直想做微课视频,就利用寒假时间学习,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制作动画视频的推荐软件,我把每个都试了一遍,然后发现一个叫Renderforest的网站很不错,上面有不同风格的素材,可以做视频、做Logo、做Presentation等。老师们如果需要制作一些视频作品,比如微课、说课,都是可以借鉴的。
拿我们团队的这个手绘作品来说,先想文案脚本,想好之后再到网站上从海量素材库中选择贴切的图片,配合节奏对应的音乐,然后导出来。再根据画面配音,用Premiere进行后期编辑,再导入中文字幕。这一系列的工作以及中间的讨论、修改,大概用了3天的时间。因为我们属于初学者,尤其是Premiere使用上不是很熟练,所以可能会慢一些。
在参赛的过程中有您有什么收获/感悟?
我们不是专业做短视频的,都是边学边做。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一个小小的压力或者激励,你可能行动会缓慢一些,但是如果有一个比赛、有一个时间点卡着,你就会在短时间内逼着自己去出一个作品。所以这个比赛其实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以赛促学的作用,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在短时间内学习新东西,然后把它用到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一些解决方案,这对我后期的发展,包括在视频制作以及在专业上的微课制作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觉得贵在参与,这个比赛不管拿不拿奖都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90后“金课”制作者参赛分享
信息中心实验员
李老师也提交了3个参赛作品
包含一个团队作品和两个个人作品
来欣赏一下:



李老师的短视频特效使用让人眼前一亮,一个“灭毒”突显了人类战胜病毒的决心。李老师还在大赛群里找到了3位志同道合的老师组队参赛,完成了一个跨地域、跨校的作品。下面是他的参赛分享:
团队赛的参赛作品灵感来自抖音,因为我们几个人是跨地域参赛,不能同时出镜,但可以通过这种类似蒙太奇的手法串起来。从萌生组队的想法到在群里找到感兴趣的老师报名,再到拍摄剪辑,大概用了三四个小时。 其他三位老师负责表演,我负责剪辑。
至于个人赛参赛作品,因为现在抗疫是热点,我想展现大家抗击疫情、消灭病毒的干劲,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主题。我想用一种抽象的方式表达,构思好后先拍摄动作,然后在网上找了一张病毒形态的图片,用After Effects和Premiere进行特效制作和后期剪辑,特效是模仿《龙珠》里的一个特效。
在参赛的过程中有您有什么收获/感悟?
我平时在网上跟别人打交道比较少,但通过参赛能够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我觉得这次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促进老师们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