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胜洋底楼那些过去的历史

(0)

相关推荐

  • 我们马坡人

    像一只鸟儿飞过下了一个蛋,若干年前不知是谁,来到这个偏远的山坳,开荒拓土繁衍人丁,形成这么一个小村落,起名叫马坡. 每每说起我们马坡的历史,祖辈的长辈们便瞬间涌起自豪之情侃侃而谈,我儿时懵懂,没能去问 ...

  • 皖南徽州味的古村,整体像一幅太极图,历史文化很悠久

    安徽太极湖村呈反"S"形,河西是村庄,河东是农田,整个村落看上去就像一副太极图,4月可以欣赏农田上的油菜花开.比起其他徽派古村,太极湖村不大,但以众多砖雕门楼取胜.从村名也可以看出 ...

  • 南胜古楼的土楼遗址

    南胜吾乡吾土林清和13400933048 挖掘南胜的人文历史,展示.宣传.推广美丽家乡! 古楼之所以叫做古楼,想必是与村里的那座土楼有关吧,因其年代久远而得名,可惜的是它已坍塌殆尽,仅存楼门在断墙中兀 ...

  • 南胜半边楼---枫树脚的畚箕楼

    南胜早前有土楼六十多座,但如今尚存且较为完好的土楼已屈指可数,且也风雨飘摇.南胜土楼以圆形居多,畚箕形次之,方形较少.现存较为完好的土楼中圆形的如前山溪东的西安楼,下溪埔楼的萃秀楼等,畚箕形的有义路楼 ...

  • 南胜法华坎下楼的土地庙

    南胜吾乡吾土林清和13400933048 挖掘南胜的人文历史,展示.宣传.推广美丽家乡! 法华坎下楼的土地庙位于原坎下楼顶楼旁,由于人们住所的迁移,土地庙周边杂草丛生.树木蓊郁,略显偏僻凄清. 这个土 ...

  • 南胜花仔楼窑的克拉克瓷瓷器鉴赏

    南胜的克拉克瓷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从1994年花仔楼碗窑山古窑址的发掘,到1997年田坑窑的发掘,至今也已二十多年过去了.克拉克瓷的发掘使南胜由一个普通的小镇变身为克拉克瓷的故乡,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值得 ...

  • 南胜那些消失的土楼(四)----义路新楼楼脚楼

    义路的新楼有一座方形的土楼叫"敦洋楼",建于乾隆五十七年,距今有226年之久了,该楼保存较为完好,也广为知晓.但新楼的另一座被称为"楼脚"楼的圆形土楼却较鲜为人 ...

  • 南胜那些消失的土楼(三)----云寮城

    义路云寮城,顾名思义,既为城,必定比一般的楼大,居住的人口比较多.以前整个村住着几十户的人家,大部分姓陈.云寮城楼非圆非方,依地形而建,楼形介于方圆之间. 今天的云寮城老房子已经倒的倒.拆的拆,改建的 ...

  • 南胜龙心蔗林茂德楼的传奇

    龙心蔗林的茂德楼是南胜所有圆形土楼中最小的一座土楼.它坐东朝西,两层的建筑,连同公厅及楼门间共有十八间,每个房间都不大,大部分是两间一个门户,曾经住着七八户的人家,楼内所有的住户都是杨姓的同宗同房亲人 ...

  • 南胜那些消失的土楼(二)

    法华东方楼,古称庵后楼,因其土楼建在法华庵的后面,土楼原来的楼名曰:聚德楼.后在文革的时候,有些狂热分子硬是说聚德楼名字反动,必须得改名字,于是那些人动手把聚德楼三字剔除,然后改楼名为:东方楼.而后这 ...

  • 南胜坎下楼的土楼

    坎脚楼(坎下楼) 坎下楼原有三座土楼,分别是顶楼.四角楼.坎下楼,顶楼是一座三层的圆形土楼,楼很大,楼门设有里外两层的门,一层往外开,一层往内开,门板非常的厚,十分坚固.这座楼曾经在清末出过一个秀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