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耳鸣、耳聋的看本文就对了,所有类型的中医辨证治疗

浅谈耳鸣、耳聋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作者 / 李文志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耳鸣, 病证名。出《内经》海论等篇。又名耳作蝉鸣。多因气血本不足, 宗脉则虚, 风邪乘虚, 随脉入耳, 与气相搏,故为耳鸣, 证分虚实。实证多为肝火上逆, 或痰火所致;虚证多属肾阴亏损, 或中气下陷。实证自觉耳内鸣响, 如蛙聒,如水潮, 暴鸣而声大;虚证如蝉鸣, 如萧声, 常鸣而声细。

耳聋, 证名。出《内经》缪刺论等篇。又名耳闭、聋聩。系指主观感觉或客观检查均示听力有不同程度障碍者。可由先天或外感内伤所致。暴聋者多属实症, 久聋者多属虚症。实症多由风热、风寒、肝火等所致。虚症多由气虚、血虚等所致。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乏力、耳鸣、耳聋等。

现代临床根据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等方法, 可将本病分为十个证候类型:①风邪郁络;②少阳失疏;③痰火壅阻;④肝胆火盛;⑤血瘀气滞;⑥肾精亏虚;⑦肾阳虚衰;⑧心血不足;⑨心肾不交;⑩脾胃虚弱。以上证型, ①~⑤为实证,⑥~⑩属虚证。

中医内科常将耳鸣、耳聋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论治。但在其他疾病中, 如急性热病、虚劳羸弱、药物中毒、暴震外伤等, 耳鸣耳聋亦为常见的伴发症状。所以可按本篇所述之内容进行辨治。证候治疗如下。

1 风邪郁络

临床表现:耳鸣、耳聋, 伴有发热恶寒, 或不恶寒, 头痛,舌苔薄白或薄黄, 脉浮数等。

治法方药:宣肺解表, 疏风泄热。用银翘散(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荆芥穗、生甘草、淡豆豉、芦根)、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甘草)等方。

2 少阳失疏

临床表现:耳鸣、耳聋, 伴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喜呕、头晕目眩、胸胁满或痛、心下痞硬、不欲饮食、舌苔薄白、脉弦细或沉紧。

治法方药: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清、甘草炙、生姜、大枣)、柴胡枳桔汤(麻黄、杏仁、桔梗、枳壳、柴胡、黄芩、半夏、知母、石膏、干葛、甘草)等方。

3 痰火壅阻

临床表现:耳如蝉鸣, 有时闭塞如聋、胸闷、痰多、口苦、二便不畅。舌苔薄黄而腻, 脉动象弦滑。

治法方药:化痰清火, 和胃降浊。用二陈汤加黄芩、黄连(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芩、黄连)、礞石滚痰丸(金礞石、沉香、黄芩、熟大黄)等方。

4 肝胆火盛

临床表现:突然耳鸣或耳聋, 头痛面赤, 口苦咽干, 头晕目眩, 心烦易怒, 怒则鸣、聋更甚。或兼夜寐不安, 大便秘结, 舌质红, 苔黄, 脉弦数。

治法方药: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甘草)、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胆、芦荟、青黛、栀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木香、麝香)等方。

5 血瘀气滞

临床表现:耳鸣、耳聋多突然发生, 伴有头晕头胀, 或头刺痛, 痛有定处。多有头部、耳部之外伤史。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细或细涩。

治法方药:活血化瘀。用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枣、红花、老葱、鲜姜、麝香)、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等方。

6 肾精亏虚

临床表现:耳鸣或耳聋, 遇劳则甚, 适当休息后复可减轻。兼有头晕、目眩、腰酸、遗精等证, 舌质红, 脉细弱。

治法方药:滋阴补肾, 益精填髓。用耳聋左慈丸(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煅磁石、石菖蒲、北五味子)、左归丸(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方。

7 肾阳虚衰

临床表现:耳鸣或耳聋, 兼头晕目眩, 精神萎靡, 腰脊酸软;滑精阳萎, 便溏或下利清谷, 小便频多或不禁。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沉或沉迟。

治法方药:温补肾阳。用肾气丸(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桂枝、附子)、右归丸(附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肉桂、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杜仲、当归)等方。

8 心血不足

临床表现:耳鸣或耳聋, 兼见头晕目眩, 惊悸不安, 甚或怔忡, 失眠多梦, 面白无华,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或缓弱。

治法方药:养血聪耳。用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加黄芪、党参、炒枣仁、菖蒲、运志;天王补心丹(生地、人参、元参、天冬、麦冬、丹参、当归、党参、茯苓、石菖蒲、远志、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朱砂、桔梗)等方。

9 心肾不交

临床表现:耳鸣, 听力逐渐减退。伴有虚烦失眠, 失眠则耳鸣、耳聋加重。心悸、健忘, 头晕咽干, 腰膝酸软, 多梦遗精, 潮热盗汗, 小便短赤。舌红苔少, 脉细数。

治法方药:滋阴降火, 交通心肾。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黄芩、芍药、鸡子黄)、滋阴降火汤(当归、川芎、白芍、川黄柏、生知母、怀熟地黄、天花粉、生甘草、元参、白桔梗)等方。

10 脾胃虚弱

临床表现:耳鸣或重听。可在蹲下站起时加重, 耳内有突然空虚或发凉的感觉。伴有面色萎黄, 纳少不化, 食后脘痞不适或腹胀, 疲倦无力。大便溏或先干后稀, 舌淡红, 苔薄白, 脉象沉缓。

治法方药:益气建脾。用益气聪明汤(黄耆、人参、葛根、蔓荆子、白芍、黄柏、升麻、炙甘草)、补中益气汤(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生姜、柴胡、大枣)等方。

耳鸣、耳聋是常见病, 特别人到一定年龄(45岁以上)多发, 用以上中医理论诊治是有一定道理和疗效的。

(0)

相关推荐

  • 治耳鸣、耳聋病证精选的药方

    治耳鸣.耳聋病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耳鸣耳聋证 ...

  •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5种证型的症状及药方,看你是哪种

    中医杨医生讲堂 三甲医院中医科医师 关注   1.肝肾亏虚,治疗的时候就要滋补肝肾,最常用的方子就是六味地黄丸,可以补肾阴,肝肾同源,也可以补肝阴养肝血.   2.脾虚,脾虚的人容易疲劳,整天昏昏欲睡 ...

  • 中医辨证治疗耳鸣

    [西医] 耳鸣是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但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耳鸣多数是一种主观症状,也常常是早期听力损害的暗示或警告.引起耳鸣的原因颇多,如各种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病变,高血压.贫血.肾病及神经衰弱等全 ...

  •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性耳鸣

    中医学也是有耳聋是以耳鸣发展趋势来的叫法.二者尽管病症不一样,但其病发原理基本一致.现将老年人耳鸣.耳聋的普遍症状种类及中医辨证医治老年性耳鸣的方式详细介绍以下:   一.风寒风热上扰型的耳鸣.耳聋 ...

  • 耳聋的中医辨证治疗

    耳聋是一种常见疾病,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耳聋患者不仅身体上受到很大的伤害,而且心理上也会受到伤害,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人一等,觉得自己不完整,那么耳聋后的中医辨证治疗有哪些方法呢? 一.辨证选方 1.风 ...

  • 湿气不除,耳鸣不止!张仲景的老方子,化湿治耳鸣,让我记忆犹新|耳鸣|耳聋|头晕|配伍|张仲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金匮要略> 仰望岐黄,说古论今. 升降浮沉尽汇于笔下,寒凉温热皆蕴于墨中. 这就是我,文君然,一 ...

  • 更学教育:平台资源有限请好好珍惜,网店想要晋升请看本文

    过去从商的人都是非常"硬气"的,因为是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客户能买到商品都不错了,更别说货比三家.可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现在是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各种各样的商品越来越多,商家越来越 ...

  • 不知夹具体和夹具的区别?看本文就够了

    夹具体是夹具上的基础件,也可以说是五金件的一种了,在夹具上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夹具体是什么东西?也许很多人都不怎么了解,其次夹具分类都有哪些呢?别急,下面品拓就来为大家讲解一番,一起来看看吧. 夹具 ...

  • 针刺一穴巧治病:耳鸣 耳聋

    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产生的一种症状,患者主观地感到耳内或颅内有鸣声,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音的声源.自述一侧或是两侧耳朵听到一种声响,如蝉鸣.涨潮声.漏气声.铃声.汽机声等,声音时大时小,持续或间断,严 ...

  • 80后的女性想延缓衰老,饮食上需如何注意?快看本文

    八零后的女性要开始保养,通过饮食恰当让营养物质满足需求,而正确的饮食原则了解,吃得健康可以保护消化系统,同时维持各项指标的稳定.另外,某些具备抗氧化功效的食物可以吃,达到对抗自由基,延缓衰老的效果,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