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专到院士,从工厂磨工到科学家,这是哈工大最年轻博导的30年
相关推荐
-
'最牛中专生'高会军:9年时间成顶级科学家,获50多项国家专利
他十年磨一剑,从中专生华丽转变成为院士,从工厂磨工转变成为顶级科学家. 他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个人获得的成就数不胜数,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几十篇高水平论文,获得五十多项国家专利 ...
-
颜宁访问4对科研伉俪:男女搭配,如何科研不累?
网上很多人一说到我,就说颜宁之所以能成功,因为她是单身,没有家庭拖累.但事实上,有家庭.有事业才是绝大多数人的现状. 我们这次请来四对科研伉俪,不仅都是科学家,而且也都为人父母.他们的科研和家庭能平衡 ...
-
哈工大“励志教授”简历曝光:好的人生,不怕大器晚成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680/3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848天 前段时间,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1年新当选院士名单,其中有8位来自中 ...
-
总在遥望这工厂 | 郑宪
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工人博士,骤然离去. 消息,是他女儿传来的. 她在电话那头说,叔叔你不要来,还有其他人.爸爸生前嘱咐:自己最后走,只要吃相不太难看,就是福.他走时,晚上躺下睡,早上没醒来,没发脾 ...
-
如皋文理双子星引来的思考
文|皋南书院-贾适 昨晚,从微信中得知北大中文系主任杜晓勤是江苏如皋人,心里实不平静.我又联想到两年前,也从微信中得知,哈工大38岁的(2019年时)生命科学院实验室主任黄志伟也是江苏如皋人.把这两人 ...
-
清华女教授追问4位男科学家:你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
"网上很多人一说到我,就说颜宁之所以能成功,因为她是单身,没有家庭拖累. 但事实上,有家庭.有事业才是绝大多数人的现状.我们这次请来四对科研伉俪,不仅都是科学家,而且也都为人父母.他们的科研 ...
-
假如我没有考上大学……
今天在做晚饭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想法进入脑海,如果我没有考上大学,现在的我在哪里呢? 一晃也是多年过去了,在我求学的阶段上,也有一些小波折. 中考的时候,父母坚持让我去报师范学校,也就是师专,说初中上完 ...
-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未来有望通过工厂“制造”粮食吗?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一支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成果北京时间24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 ...
-
从中专生到院士,从工厂磨工到科学家,这是哈工大最年轻博导的30年
转自:新智元 10年时间,他从一名中专生,当上了哈工大博导. 这不是小说,而是高会军的真实履历: △哈工大高会军主页 而最近,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1年 ...
-
从中专生到院士,从工人到科学家,这是哈工大最年轻博导的30年
博雯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10年时间,他从一名中专生,当上了哈工大博导. 这不是小说,而是高会军的真实履历: △哈工大高会军主页 而最近,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 ...
-
从中专生到院士,从工厂磨工到科学家,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永不褪色的记忆 今天的誓言,一定会追忆到永远,永不褪色的记忆,还是能够绚烂明天 公众号 博雯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编者按 他从一名中专生,当上了哈工大博导,从工 ...
-
张旭院士:要“杀死”青年科学家,就把课题全给他并给他很多经费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金叶子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被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也将进一步扩大投入. 但是,中科院院士.神经科学家张旭近日在录制第一财经& ...
-
八旬院士说要坚持健身搞科研:“希望永远年轻!”
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综合<正午国防军事>.扬子晚报 近日,一条赵淳生院士 接受采访的视频被网友点赞 视频中,80多岁的赵淳生院士精神矍铄 爽朗的笑声感染众多 ...
-
两院院士Nature被质疑,他感谢提出质疑的年轻科学家!
科学从来没有一蹴而就 我们都是在黑暗中摸索 寻找一道光 有错误很正常 有人敢于质疑 有人勇于承担 真正的科学态度 从来不是"这个权威科学家说的就是对的" "这个权威期刊就 ...
-
2021中国大学院士校友排名!科大第5,哈工大第7,武大进前十
在校友会发布的"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院士校友排名"中,北京大学以217位院士校友总数排名全国第一,清华大学以189位院士校友总数位居次席,排名第三的是复旦大学,院士校友数量为11 ...
-
2021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吉大兰大为啥亮眼?学姐:30年前实力体现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出炉了,先是工作单位出炉,清华北大等大学表现非常不错,然后是这些候选人的母校出炉,结果是北大笑了,清华和上海交通大学哭了,吉林大学和兰州大学流泪了,到底咋回事? 基本民间 ...
-
亚洲最大地下工厂:中国高端机床倒逼国外瞬间降价30%
一直以来,中国九成以上高端机床装载了国外公司的数控系统,外国公司拿走了整机成本的40%,机床制造大国只剩下"空壳".如今,这个困扰中国机床生产的魔咒终于在金普新区里被打破了,进口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