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女出身的她在战场上不逊男儿,最终逆袭为杨国夫人,丈夫是名将

妓女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她们以卖艺或者卖身为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很难得到人们的尊重,但也有“翻身农奴把家当”一跃而成为夫人的,更有持枪骑马不让须眉,挽雕弓、射天狼的女将,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就是这样一个特例。
古代妓娼有别,妓者卖艺不卖身,一般就是应酬,和巨商大贾、达官显贵吟诗作对,弹琴调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现在的主播;娼者卖身不卖艺,主要干活。关于梁红玉到底是妓是娼,没有正史记载予以证实,倒是一些野史传记有些零散记载,如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韩蕲王之夫人,京口娼也。”韩蕲王即韩世忠。明人张四维《双烈记》记载:“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清朝《山阳县志》记载:“梁流落为京口娼家女。”最主流的说法是梁红玉是安徽池州人,生于北宋末年,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从小在父兄的指导下练得一身武艺。后来方腊起义,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因罪被杀,梁家从此家道中落。淮安境内水田纵横,盛产蒲草,梁红玉少年时便和家人一起,编织蒲包卖钱度日。不久,金兵大举南侵,楚州兵荒马乱,梁红玉便和家人及大批难民流徙京口,并沦落为娼家之女,做了“营妓”,也就是说军中艺人,以舞剑弹唱为生。
梁红玉与韩世忠相遇的过程也颇有戏剧性。

韩世忠是陕西延安人,18岁入伍。《宋史》记载,韩世忠“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当时,韩世忠跟随童贯出征方腊,将方腊的主力打败以后,方腊躲进了一个山洞里,大军不熟悉当地情况,一直找不到,后来韩世忠率领了一支小部队从一个农妇口中知道了方腊的藏身所在,于是将方腊等首领生擒了,结果在出洞时,被他的上司辛兴宗堵住洞口将方腊抢去,据《宋史·韩世忠传》:“辛兴宗领兵截峒口,掠其俘为己功,故赏不及世忠。别帅杨惟忠还阙,直其事,转承节郎。”平定方腊后,大军班师回朝,行到京口,童贯召营妓侑酒,梁红玉与诸妓入侍。众将领都大吹大擂,开怀畅饮,唯独韩世忠因为被辛兴宗抢了功劳而独自闷闷不乐,很快就引起了梁红玉的注意;而梁红玉那飒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气也得到了韩世忠的欣赏,于是两人各通殷勤,互生爱意,英雄美人终成眷属。据《鹤林玉露》载:“(梁红玉)尝五更入府,伺候贺朔。忽於庙柱下见一虎卧,鼻息齁齁然,惊骇亟走出,不敢言。已而人至者众,复往视之,乃一卒也。因蹴之起,问其姓名,为韩世忠。心异之,密告其母,谓此卒定非凡人。及邀至其家,具酒食,卜夜尽欢,深相结纳,资以金帛,约为夫妇。蕲王后立殊功,为中兴名将,遂封两国夫人。”从此梁红玉便跟随韩世忠南征北战,抗击金兵。
北宋灭亡后,赵构跑到杭州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在粘罕的带领下由彭城入泗州,直抵楚州。宋高宗又仓皇往浙江一带逃跑,外忧引起内患,御营统制苗傅与威州刺史刘正彦拥众作乱,袭杀了执掌枢密的王渊,强迫赵构让出帝位,禅位给他年方三岁的儿子,由隆祐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明受元年”。在这次叛乱中,梁红玉和韩世忠的儿子韩亮也被扣压在内。此时韩世忠正在秀州(浙江嘉兴),拥有重兵。事变发生之后,宋高宗的行动已是毫无自由,宰相朱胜非便与隆佑太后密议,派梁红玉驰往秀州,催促韩世忠进兵杭州勤王,并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一切商量妥当,朱胜非就对苗傅说:“韩世忠听到事变后,不立即前来,说明他正在犹豫,举棋不定,如果你能派他的妻子前往迎接,劝韩世忠投奔你,那么你力量大增,别的人就用不着惧怕了。”苗傅听后大喜,认为这是一条好计,于是立即派梁红玉出城。梁红玉回家抱了儿子,跨上马背,一昼夜就赶到了秀州。韩世忠在了解了情况后,当即会同张浚、张俊,进兵杭州,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宋高宗喜出望外,亲自到宫门口迎接韩世忠夫妇,并授韩世忠武胜军节度使,不久又拜为江浙制置使;称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给内中俸以示报正”。给功臣之妻俸禄,这在前史从未有过,梁红玉为第一人。

还没等宋高宗松口气,同年十月,金兀术又率十万金兵南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对付金兵的唯一办法就是逃跑,他先从杭州逃到宁波,再从宁波逃到海上。幸亏金兵海战不行,才让高宗勉强保住了老命。但这时金兵已经孤军深入5个多月,江南各地出现了多股抵抗武装力量。金兀术一见再不走就要“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于是在大肆掳掠一番后北返。此时,担任浙西制置使的韩世忠听说金军北撤,便率水军8000人急赴镇江截击。由于敌众我寡,梁红玉认为敌军声势浩大,只宜智取,不可力敌。两人经过周密部署,随即埋伏人马。韩世忠亲率战船,诱敌深入,梁红玉则身先士卒,登上十几丈高的楼橹,冒着流矢,在金山之巅的妙高台“亲执桴鼓”指挥作战。金兵连续冲了十几次都没有渡过江,反而被宋军逼入黄天荡死港。韩世忠针对金军多操轻舟的特点,令工匠赶制大批铁绳、铁钩。待金军轻舟自黄天荡冲出,即以海船分两路夹击,命骁健军士抛掷铁钩将其船拖翻。金兀术请求韩世忠借道,韩世忠则要求归还两宫与疆土,又弯弓搭箭准备射金兀术,金兀术只好退了回去。金兀术就重金召集当地乡民献策。有个落拓秀才建议金军利用淤塞的老鹳河故道出江,于是金兵一天一夜开渠30余里,连通了出江口,冲出了黄天荡,驶至南京。
韩世忠发觉后率军沿江西上追击堵截,继续阻止金兵渡江。由于韩世忠水军多海舰,形体高大,稳性好,攻击力强,金兵多是小舟,不是对手。金兀术突围无望,又出重金求破宋军海船之策,当时有个福建人王某,教金军在舟中填土,上铺平板,以防止轻舟在风浪中颠簸和宋军用铁钩钩船,又在舟之两侧置船桨,以加快行船速度,然后有风勿出,息风则出,并以火箭射船篷。看来南宋的汉奸也多啊!
由于宋军海船庞大,无风难以行驶。四月二十五日,天晴无风,金兀术率兵冲出,以轻舟载善射兵士靠近宋军船队,用火箭射燃了宋军船篷,这一战将韩世忠打得大败,统制官孙世询、严永吉等战死,金军乘势追杀70余里,最终突围而去。
战后,梁红玉上疏弹劾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这一义举,使举国上下人人感佩,为此朝廷再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秦桧当权后,力主议和,和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和议既成,宋高宗和秦桧合谋杀了岳飞,并着手削夺韩世忠的兵权,韩世忠为了逃避迫害,干脆闭门谢客,整天饮酒作乐。梁红玉则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儿子身上。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两年之后,梁红玉也去世了,终年51岁。死后与韩世忠合葬在苏州灵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