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言文集本580篇大全集》卷10-50篇

(0)

相关推荐

  • 「比卦」象辞“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解读

    (上接"一.卦图破解") 二.象辞破解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一)释字(词) 比 <说文>:"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

  • 《中华古典文言文集本580篇大全集》卷一-5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 ...

  • 《中华词牌名家词选1500篇大全集》1—50篇

    宋词(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宋词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形成于唐代而在宋代达到顶峰,与唐诗并称为双绝.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 词是一种 音乐文 ...

  • 中华名家诗词辑本1500篇大全集》11—50篇 卷二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 ...

  • 汉朝诗文390篇大全集(1—50篇)

    两汉一般指汉朝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 ...

  •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31—5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 ...

  • 《辞赋骈文》名篇辑录68篇大全集(41—50篇)

    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赋之别称.滥觞于骚,盛于汉,故世称汉赋.后转为诗文之总称.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 ...

  • 《元曲名家词曲选1300篇大全集》1—50篇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 ...

  • 【经典】汉朝诗文390篇大全集(1—50篇)

    两汉一般指汉朝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 ...

  • 《古典文言文集本580篇大全集》卷1-5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 ...

  • 《古典文言文集本580篇大全集》卷4-50篇

    文赋魏晋:陆机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