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樵:一诗一得

一诗一得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之认知。读一诗,得其一,便自足矣。

631—640

631还乡有作

叶嘉莹

登临重上翠微巅,一塔遥天认玉泉。

都是儿时旧游地,人间不返是华年。

还乡旧游,儿时往事依稀,引申出“人间不返是华年”的感慨。此诗读来,自能引起共鸣,抵达读者内心最软柔的深处。(归樵)

632赤岸观花

刘 章

丁香花伴紫荆开,政委当年亲手栽。

灭寇兴邦操胜券,人间春色早安排。

由具象的“丁香花”、“紫荆花”的亲手栽,到,抽象的“人间春色”的早安排,如此这般的巧妙关联,的是作手为之。(归樵)

633入南疆

蔡厚示

南疆何所见?傍路皆红柳。

流水绕村前,雪峰出山后。

动词“傍”、“绕”、“出”的“意”,盘活了“红柳”、“流水”、“雪峰”的“象”,首句设问,后三句作答,一气呵成,南疆之景,如在目前。(归樵)

634题张家界天子山

刘庆霖

手握金鞭立晚风,一声号令动山容。

如今我是石天子,统御湘中百万峰

山高我为峰,登上天子山我便是天子,在一系列动词的妙用下,方见出统领万山之气魄。(归樵)

635溶洞遐思

杨金亭

一洞天开梦画春,琉璃世界玉缤纷。

鱼龙百戏人间世,妙笔生花难写真。

遐思由“梦”字而来,二句紧承首句,三句顺势而转,以“鱼龙百戏”之典,言变幻莫测的人间世态,岂是生花妙笔可写。一气灌注,句句照应。(归樵)

636蜀道怀古

周兴俊

蜀道穿山复入云,危崖早已不惊魂。

放翁冒雨骑驴处,看我驱车过剑门

李白、杜甫过剑门,看到的是蜀道之难,感叹的是危崖惊魂。陆游过剑门,在细雨霏霏中,感叹的是悲哀遗憾。今日诗人却是驱车过剑门,看到的是穿山复入云的美景。古今关照,将历史与现实挽合在一起,让我们读出充满时空张力的艺术世界。(归樵)

637金海湖荡舟

蔡世平

金海湖山一抹青,潇湘客子动高情。

年年梦里燕山月,荡到波心分外明。

轻舟荡到波心,在梦中本是朦胧的燕山月却变得分外明亮。幽微之情可见。(归樵)

638吊邓世昌

王守愚

沉甲烟波恨未消,喑呜犹自压狂潮。

休凭胜负说英烈,正气歌传丈八箫。

喑呜乃悲咽之声,与结句以“八丈箫”的低抑哀婉,是为意象相谐也。(归樵)

639傍晚登白帝城

杨汝岱

白帝城头薄暮临,梅溪流水碧粼粼。

万缕炊烟迷远岫,漫山红叶恋游人。

紧扣题面傍晚。薄暮、炊烟自不必说,粼粼、红叶也应与夕阳照映有关。(归樵)

640题月

宋彩霞

独立高天上,端居亿万年。

盈亏皆在我,玩转手中权。

一二句句句着月,三四句忽然荡开,然未脱于月,可谓离合相生,借题发挥,托月寄慨。别出心裁,道前人未道者也。(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0)

相关推荐

  • 武 斌丨剑门雄关

    这就是久违的剑门关吗? 这就是剑门关,我心生向往的剑门关.多少次梦中的萦绕,多少次的向往,今天才和家人来到了它的面前. 进入剑门关景区,来到<蜀道难>的题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六:李白

    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六:李白1 李白(公元701-762 年)字太白,出生于中亚碎叶,5 岁时随父迁回锦州彰明,25岁时"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离开蜀中到处漫游,据说十年间他仗剑 ...

  • 【云帆品读】王鹏:飞歌蜀道唱诗仙 ——读李葆国《自成都至江油道上》

    云帆品读     王鹏 飞歌蜀道唱诗仙--读李葆国<自成都至江油道上> <中华诗词>2019年第2期,刊登诗人李葆国先生三首七律.第一首<自成都至江油道上>:第二首 ...

  • 归樵:一诗一得(651—66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

  • 归樵:一诗一得(661—67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

  • 归樵:一诗一得(671—68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

  • 归樵:一诗一得(641—650)

    一诗一得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quo ...

  • 归樵:一诗一得(631—640)

    一诗一得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quo ...

  • 归樵:一诗一得(691—70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

  • 归樵:一诗一得(701—71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

  • 归樵:一诗一得(621—630)

    一诗一得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quo ...

  • 归樵:一诗一得(711—72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