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评】拍摄漫展照片的小技巧 第1508讲?

津门网推荐搜索

相机使用
构图技巧
镜头配件

莎公主

1、带好闪光灯或者照明灯

如下图karry携带了一个感应闪光灯,放入红色色片,因为正常闪光灯是白色,加上色片就让整个环境变成我们所需要和创作的格调。除了闪光灯,使用柔光照明灯也可以。切记使用柔光罩,不然光线就像手机照明一样硬。

魔道祖师

魔道祖师

2、前期构思和后期制作

二次元的世界异想天开,任何大胆的想法和特效都有。但是我们现实中确定是没有条件完成一些特效效果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拍摄前期构思好拍摄的动作美姿和需要加的特效素材,只有前期做好准备我们后期制作特效的时候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cos

cos

cos

我爱罗

3、选择合适的取景和避开人群

如果你想让你拍摄的场照更趋向于高层次的话,最好提前取好场景和避开人群。因为场景和coser的服装搭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而避开人群让我们的照片更简洁,有更好的观赏价值和格调。

cos

学会控制影调从而突出主体,是摄影者画面经营不可忽视的点。

影调:

影调实际上就是物体的亮度,它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表现出的影调,能让观者感受到光的流动和变化。

影调分类:

高调:以大面积的浅色调与小面积的深色调相对比形成的画面影调。虽然画面中亮和浅的色调占绝大数面积,但画面的中心和重点却是占面积较小的深和暗的部分。高调作品一般给人以明朗、纯洁、轻快的感觉。

低调:以大面积的深色调与小面积的浅色调相对比形成的画面影调。虽然画面中深的和暗的色调占绝大部分面积,但画面的中心和重点却是面积较小的浅的和亮的部分。低调作品形成凝重、庄毅的感觉,有时也会带来黑暗、压抑之感。

中间调:以灰调为主,处于高调和低调之间。中间调反差小,层次丰富,影像以白至浅灰、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构成。

影调控制:

对影调的控制我们可以分为三大类:反射光控制,入射光控制和曝光控制。反射光控制,顾名思义反射光就是通过根据被摄物的反射系数值来控制亮度。入射光就是用灯光来控制物体的亮度,入射光一定会有阴影产生,会有立体感。曝光就是依照相机参数值,光圈、快门、ISO,用这些参数来控制画面的亮度。

利用影调突出主体:

在摄影构图上,影调既可以突出主体,影调也能服务于我们的主体突出。摄影者利用影调突出主体,可以利用影调的相似性和对比性。通过了解高调、低调、中间调画面中心和重点部分,从而合理安排主体位置,结合影调的变换,对于与主题表达无关,影响主体的因素舍去或隐藏掉,将构图的思维落实到画面经营的方方面面。

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摄影,他们或是兴趣爱好,或是潜心钻研,摄影无疑带给他们乐趣。摄影者拍摄照片,不可忽视照片所表现的视觉平衡感,它是衡量摄影作品合格与否的重要参考。

视觉平衡:

平衡可以让观赏者感到和谐、稳定、圆满,进而对作品产生认同。构图的平衡不是指实体的重要,而是指视觉的感受。影响视觉感受的因素除了有面积大小,还有颜色深浅、距离远近、线条粗细、清晰模糊、动态静止、数量多少。摄影者可以通过线条、面积、形状、色彩、数量、距离的运用,使画面达到平衡。

摄影创作平衡运用:

1、位置平衡

若画面的主体单纯且明显,不一定要放在中央,偏离中心的位置依旧可以取得平衡,而且更能显现出动感与力量。

2、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方法,摄影者要巧妙安排元素,避免画面单调。

3、色调与大小平衡

一侧的物体比另一侧的物体小,但这侧的物体颜色较深、亮度较暗,另一侧的物体颜色较浅、亮度较亮,所以在视觉效果上两者是达到平衡的。

4、色彩平衡

一侧的物体较大但颜色较浅,另一侧的物体较小但颜色较深,所以在视觉上两者可以达到平衡。

5、大小与数量平衡

一侧的物体较大,为了视觉平衡,另一侧可以放置两个体积较小的物体。

6、动态平衡

通常我们会运用两个物体来达到所谓的动态平衡。两个物体的重量也许因为大小或远近的差异而不相等,但观赏者的视线会受到画面的牵引,从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物体而达到平衡。

摄影构图是视觉沟通的艺术,人眼的看会将场景有的放矢的进行安排,从而达到平衡,照相机的看是机械的,需要摄影者结合构图减法,将不必要的舍去,从而合理安排画面,达到视觉沟通的均衡效果。唯有画面具有视觉平衡感,这张照片才能有欣赏的可能。

这一课小编给大家专门介绍下相机转盘上的几个主要拍摄模式,帮助大家解开疑惑,使大家能够正确的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进行拍摄。一般相机常见的有全自动模式(Auto)、程序自动模式(P)、光圈优先模式(Av或A)、快门优先模式(Tv或S)、手动模式(M)这5种模式。转盘上其它一些图标是一些情景模式。

1. 全自动模式(Auto)

全自动模式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拍摄模式,使用这个模式拍摄时,拍摄者只要考虑画面的构图和对焦位置就可以了,剩下的譬如快门速度、光圈大小、感光度等曝光参数相机都会自动生成。因此,这种全自动模式也被称为“傻瓜”模式,即使没有一点摄影经验的人也能轻松操作,这种模式适合不会摄影的人使用,如果你想学习摄影技术,不建议长期使用该模式拍摄,因为该模式对你摄影的提高毫无帮助。

2. 程序自动模式(P)

程序自动模式用字母“P”来表示,它相较于上面的全自动模式在拥有一定的自动性能的同时,还给予了更多手动调节的空间,在使用程序自动模式时,除了快门速度、光圈大小是由相机自动控制,其它感光度、白平衡、曝光补偿等参数可以人工进行控制和调节。

程序自动模式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

①当我们需要调节感光度进行拍摄时

②当处在光线比较复杂的环境时

③当我们需要调节白平衡或曝光补偿进行拍摄时

3. 光圈优先模式(Av或A)

光圈优先模式用字母“Av”或“A”来表示,所谓光圈优先,指的是我们可以手动设置光圈值,然后相机根据测光得出的结果,自动设置好能达到正确曝光的快门速度。

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可以根据我们的拍摄需求对景深进行调整,既可以用大光圈拍出虚化的背景,又可以用小光圈展现清晰全貌,这种光圈优先模式主要用在对光圈大小有一定需求的静态场景,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拍摄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

①在拍摄大多数风光照片时

②在拍摄人物肖像时

③在拍摄微距照片时

4. 快门优先模式(Tv或S)

快门优先模式用字母“Tv”或“S”来表示,所谓快门优先,指的是我们可以手动设置快门速度,然后相机根据测光得出的结果,自动设置好能达到正确曝光的光圈值。

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可以根据我们的拍摄需求来调整快门速度,既可以使用高速快门来凝固动态瞬间,又可以使用低速快门来表现运动的轨迹状态。

快门优先模式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

①拍摄移动的物体,希望能凝固定格下清晰画面时

②想要移动中的物体,如水流、云彩、汽车尾灯等排出轨迹时

5. 手动模式(M)

从原始背景中选出小鸟3,并选择其他小鸟以增加地面以上的空间。我选择了以下一种,但您可以自己选择。改变它们的大小以使其朝太阳的距离不同。在太阳区域附近放置两个小太阳。

在最靠近前景的鸟类图层上添加蒙板,并使用黑色的硬笔刷去除该鸟类的头部。

为这些鸟创建一个组,并在该组中添加一个曲线控制调整层。尽可能多地增加亮度,并在此上减少对靠近太阳的鸟类的影响,使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看到它。

在该组中新建一层,并用黑色硬笔刷出大鸟的尾巴,这样看起来与地下区域的鸟更相似。

在层的顶部创建一个新层,并使用颜色为#e4e4e4的中等硬度画笔在月光照射下的地下树木上绘制高光。

新建一个图层,将模式更改为“叠加100%”,并填充50%的灰色。

选择具有中间色调范围的减淡工具(O),将其曝光约10%-15%,以增强高光并为树木绘制更多细节。您可以看到我是如何在“普通”模式下完成的,以及在“叠加”模式下完成的结果。

创建一个新图层,并使用颜色为#eee2d5的软笔刷(不透明度约为20%)在中间的鸟上绘制更多的光线。

制作另一层并将画笔的颜色更改为#a4c3ce,其不透明度约为10%,可以在鸟上进行绘画,使其与天空更好地融合。

在图层顶部 创建“曲线”调整图层,并降低亮度。在此蒙版上,在月球上方和周围的阳光景观上绘画,以露出月光。

制作一个渐变色调整图层,并选择颜色#e10019 和#00601b。将该层的不透明度降低到20%。

进行“色彩平衡”调整图层并更改“中间调”,“阴影”和“高光”设置。

添加一个“颜色查找”调整图层,然后选择NightFromDay.CUBE。在此蒙版上,在月球部分上方和周围的明亮区域上绘画。

创建一个“ 饱和度”调整层以增强最终效果。

效果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