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识篆(63)

(0)

相关推荐

  • 西周晚期郑桓公为纪念战胜猃狁特铸《多友鼎》附铭文

    ` 西周晚期 <多友鼎>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多友鼎,西周晚期.1980年陕西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出土.通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饪食器.立耳,圜底,腹微敛,蹄形足.口下饰弦纹两道.内壁铸 ...

  • 西周中期,四位周王文献少有记载,存在感弱 | 西周史话连载12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经典中国通史之<西周史话>连载12,欢迎收看. 自穆王以后,经过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中间经过"共和"行政直到宣王.幽王,是西周王朝的中. ...

  • 人猿揖别,凤鸣岐山

    仰韶时代文明初露 陕西的历史可以说是从蓝田人时开始的,不过更有名的还是距今约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存.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考古学文化,被普遍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以最早发现地河南仰韶村 ...

  • 穆王迁都西郑,镐京首失都位!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与洛阳!(九)

    最近有好些朋友发私信问我,不是说是要写西安和洛阳两个城市呢,咋快写成西周的编年史了?说实话,依年代顺序来写东西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尤其是在写这个主题以来,回复中很多朋友提出的一些观点和论点,我明知 ...

  • 杨军辉:唤醒沉睡三千年文明奠基地——丰镐灵沼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商周交际之际,周文王讨伐崇国,迁都于"丰邑"(今西安市西郊沣河以西),武王伐纣,定都"镐京"(今西安市西郊沣河以东). [文王作丰,武王 ...

  • 宣王中兴,不过是西周衰亡前的回光返照 | 西周史话连载14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经典中国通史之<西周史话>连载14,欢迎收看. 宣王即位以后,在召公和周公的辅佐之下,一方面努力恢复周王朝自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以来建立起来的好传统,一方面继续革除 ...

  • 创读 | 《诗经》小国史料辑录

    [国风] 什么叫风?<毛诗序>说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郑樵<六经奥论>从音乐上来解释风:"风土之音曰风."朱熹&l ...

  • 极简识篆(23)

    识义 识形 识用 紫气东来          出自  汉  刘向  <列仙传> 西周金文 令方彝      西周早期盛酒器,传1929年河南洛阳马坡出土.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盖内及器内底 ...

  • 极简识篆(24)

    识义 识形 识用 夕阳西下几时回           出自  晏殊  <浣溪沙> 西周金文 小臣宅簋        周康王时的青铜器. 簋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 ...

  • 极简识篆(25)

    识义 识形 识用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出自   白居易   <忆江南> 西周金文 召卣   召尊 召尊    召卣都是西周早期青铜器,二器铭文内容相同,但是行款 ...

  • 极简识篆(26)

    识义 识形 识用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出自   李白  <送友人> 西周金文 西周中期青铜器 穆王时期有长甶盉.遹簋.丰尊.丰卣.刺鼎.班簋.静簋.等,恭.懿之际有裘 ...

  • 极简识篆(27)

    识义 识形 识用 渔竿冷浸半丝月   牛背闲消一笛风            出自  宋   施枢   <再赋酬吴鞠潭> 西周金文 长甶盍 西周穆王时期的青铜器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 ...

  • 极简识篆(28)

    识义 识形 识用 昧旦丕显               出自    <尚书 · 太甲> 西周金文 遹簋 西周中期青铜器,1910年出土于秦中,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铭文如下 唯六月既生霸, ...

  • 极简识篆(29)

    识义 识形 识用 旁观者清           出自  <旧唐书·元行冲传> 西周金文 班簋     也称毛伯彝     内底有铭文20行,198字.现藏首都博物 铭文           ...

  • 极简识篆(30)

    识义 识形 识用 问性矜勤劳  示心教澄习      出自   唐  王湾  <奉使登终南山> 西周金文 静簋        为西周中期穆王时代器物.现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收藏.器内有 ...

  • 极简识篆(31)

    识义 识形 (图片拼接的一点都不专业  ) 识用 受天之祜           出自   <诗经 · 大雅· 下武> 西周金文 墙盘        西周铜器,因墙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称作&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