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相关推荐
-
论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5-25)
孔子十分反感"巧言令色"之人,<学而>篇已有论述.人要正直坦诚.言行一致,不能口是心非.表里不一,是孔子培养塑造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 ...
-
#每日学论语#5.24【2016-10-30】
#每日学论语#5.24[2016-10-30] [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ī)焉,乞诸其邻而与(yǔ)之."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耿直呢? ...
-
论语:子曰孰谓微生高直(5-24)
孔子在本章论"直",认为别人来借东西,有则有,没有则没有,不需要转弯抹角去向别人讨来再借给别人.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释] ...
-
君子心如明镜,坦坦荡荡;小人心如迷宫,曲曲折折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子曰:己乎矣!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治长第五> ...
-
再读《论语》:公冶长第五.25
公冶长第五 二十五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耻之(2),丘亦耻之(3).匿怨而友其人(4),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1)足恭:十足的恭顺. (2)左丘明 ...
-
《论语择善》选读之:孰谓微生高直 章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微生高:鲁人.有人以为微生高就是尾生高,即古时候非常守信用之人.传说他与女子相期于桥下,女子久久未来,他也久久 ...
-
直心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孰(谁)谓(说)微生高(春秋时鲁人,姓微生,名高,孔子弟子.<国策·燕策>:"信如微生, ...
-
【每日学一句论语·荀卿庠视频】公冶长5.23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原文]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翻译]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
-
书法交流圈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
书法交流圈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qu ...
-
文言善读6:伯夷、叔齐
文言善读6 伯夷.叔齐 一.故事新编 21.度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 )之,至市方知忘度( ),徘徊几度( )欲反,度( )之再三,则度( )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 ...
-
历史故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商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孤竹国的小国,国君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他们的父亲十分喜爱他们,对他们抱有很大的希望.在两个儿子当中,父亲似乎欣赏叔齐更多一点,一直想把王位传给他. 伯夷和叔齐很小就 ...
-
伯夷和叔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
三千多年以前,在商朝的商纣王时期,有一个叫孤竹(今天的秦皇岛一带)的诸侯国.他们的国君是商朝王族的旁支,最早是以王族公子的身份被分封在孤竹,从而建立了孤竹国. 当时孤竹的国君名叫亚微,他有三个儿子:长 ...
-
【第114】音频学《论语·公冶长篇第23章》本章中“怨”字指别人还是伯夷、叔齐自己?
音频学<论语·公冶长篇第23章>本章中"怨"字指别人还是伯夷.叔齐自己?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孤竹国君 ...
-
【第403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2章》孔子评价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的着眼点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2章>孔子评价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的着眼点是什么?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 ...
-
孤竹国与伯夷、叔齐
孤竹国与伯夷.叔齐 中条山客 [提要]孤竹国乃华夏历史上商周时期的一个北部边境小国,因两位高古侠义兄弟墨胎伯夷与墨胎叔齐而闻名海内.1.玄鸟生商:2.商封墨胎氏于孤竹:3.伯夷.叔齐:4.周朝复封孤竹 ...
-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圣经.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是如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境界的学说.而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关键的是处理好两对关系,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