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教育(第五讲)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都在接受教育,我们对于孩子的培养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缺少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孩子,容易出现以下四种不良行为:

①、寻求过度关注;

②、寻求权力;

③、报复;

④、自暴自弃。

在孩童时期,其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差,但感知能力却很强。在培养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同时,孩子的七项感知能力也能得到发展。这七项感知能力就是: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发现)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感知力;(分辨自己在大人中的价值、受重视程度、自己被认同程度等)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影响感知力;(学会与人合作,明白协助他人,懂得分享自我)

4、内省能力强;(学会自我调整、懂得反思自我、会及时纠正自己)

5、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说话、懂得倾听)

6、整体把握能力强;(让孩子拥有时间观念、大局观、懂得舍弃)

7、判断能力强。(让孩子学着选择与判断、学会求助、并对选择负责)

孩子教育的核心方法就是和善而坚定。

成长中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不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但无论你有多少钱,别人家的婴儿生下来爬,你家的婴儿也不会生下来就跑。在人生成长这个课题面前,钱是没有意义的,父母的爱与支持,才是一切。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就不会离幸福太远。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见有的人夸奖孩子会说话,嘴巴甜,有的孩子呢,却被爸妈认为脾气倔强,固执。这些被夸奖的孩子,其实就是情商高。是正面教育的结果。天真活泼、积极向上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各个家庭中,受到各方面的熏陶,接受不同的教育,自然形成各不相同的性格脾气、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所以说,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热情积极、诚实善良、懂道理、明是非、奋发向上的孩子,往往与他所受的正面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作为父母,你的一部分职责是给出正确信息(正面教育),但是,更大一部分职责是要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可以通过学会用全新的耳朵去倾听来实现。下一期我们将和大家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