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札记1-《我所理解的诗的概念》
相关推荐
-
两只打火机丨札记8则:写作的难度是让你看上去容易丨韩东
朋友们 摄影: 韩东 韩东是那种能够给不同阶段不同写作者以不同的启发的诗人和作家.他启发人的不仅有他的诗和小说,还有他大量的言说,成篇的,或碎片似的.他的言说绝大多数不是出自纯粹抽象的思考,而是 ...
-
韩作荣访谈(节选)
最好的诗,首先是对生活有敏感,对艺术有敏感 在我看来,最好的诗,首先是对生活有敏感,对艺术有敏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对生活有敏感,就是在好多人看似平常的东西,发现整个生活的真意,对事物透彻地理解之后,能 ...
-
不可能性的可能性 | 陈蒙
不可能性的可能性 "通常在一个敞开的空间视域内,当一个假定的事物或事件没有遇上任何绝对的阻碍时,我们就说它是具有可能性的,反之是不可能性的.相对于可能性,不可能性反而更为抽象.神秘.异质.变 ...
-
诗歌的想象
诗 歌 闲 谈 文/平眉 (三)诗歌的想象 忘了谁说过这样的话:大胆的想象吧,做一回诗人,若不把语言的奇迹供奉于世,实在太憋屈了. 我们作文者都知道想象的重要性,而这里我要说,想象对于一个诗作者尤为重 ...
-
学诗札记5丨《模糊与含混的区别》
<模糊与含混的区别> 文/廖又蓉 模糊多义不等于含混不清.诗贵营造雾里看花的清晰意境,如果黑成一团就成了一头雾水,而意象杂乱无章就会成为乱流淙鸣,无头苍蝇. 成功的模糊是弹性的 ...
-
学诗札记4丨《诗歌的层次与结构》
侯明明 水粉画<月夜> <诗歌的层次与结构> 文/廖又蓉 诗歌的语言最忌讳直白含混,过度表达.它的完美追求应该是一个戴着半透明面纱,犹抱琵琶半遮唇的美人.她有表层的姿态.服饰. ...
-
学诗札记:《激情与迷醉》
侯明明 作品 <窗外> 学诗札记:<激情与迷醉> 文/廖又蓉 有资料表明,一个人喝醉了的时候,一般先会进入想象,然后变得真诚,最后开始抒情.仔细想想,这程序还真与艺术创作的 ...
-
学诗札记丨人总是会出现不在审美状态这种情况
学诗札记-<美是永存永动的>文/廖又蓉 美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是人对事物感觉的惬意反应,是一种随心而变的.主观内在的感觉集合状态. 这种心理活动受体验者当下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深层的民族集 ...
-
学诗札记2:《意象的转换》
<意象的转换> 所有的事实和事件甚至抽象的构想.哲理.思想,应该都可以通过语言尽可能透明.形象地表达和转换过来.但转换得是否自然生动.没有死板填鸭.没有雕琢的痕迹,是否不装腔作势,富有艺术 ...
-
烟雨莽苍苍——学诗札记2
烟雨莽苍苍 江山一 <菩萨蛮.黄鹤楼>作于1927年春,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作者自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低落,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 ...
-
【牛琴自弹】无 缘:学诗札记(四则)
无 缘:河南夏邑人,1967年生.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中国作家研究会.商丘作家协会理事,商丘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文集五部:<嫩绿集>.<大约在冬季 ...
-
编吉学国学丨《古诗》之写景诗②
注 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 闻: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盎然生机的图景.首句破题,写诗人春宵梦酣,不觉得睡到天亮.次句即景,听到处处都有悦耳的鸟叫声.第三.第四 ...
-
编吉学国学丨《古诗》之写景诗①
注 释 尽:消失. 穷:尽,使达到极点. 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借登高望远展现自己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世人积极进取的精神.落日依着延绵的山脉渐渐消失,黄河向着无垠的东海奔腾而去,如果想看到更远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