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才】赊糕、赊饭

作者:张法才

赊糕、赊饭

网上热搜“赊糕”、“赊饭”,并没有找到匹配的字符。查阅博兴县志,也没寻见叙述“赊糕”、“赊饭”习俗的文字。但“赊糕”、“赊饭”的习俗在老家的曹王、兴福一带却自古就有传承。

听上了年纪的老人讲,赊糕、赊饭是民国以前传承民间的古老习俗。是富足的大户人家,为了祈福新生的儿孙长命百岁,在儿孙满月或百岁日,在村内对全村的穷苦百姓、左邻右舍而布施赊饭,是行善积德祈求神明的一种善举。解放后,穷苦百姓翻身做了主人,打土豪,分田地,一天天过上了好日子。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古老习俗,也随着破四旧、立四新、树新风等精神文明建设,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们这些文革后出生的人,多数对赊糕赊饭这一古老习俗没什么概念了。

听母亲说,赊糕赊饭的习俗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做得起。富贵人家为求儿孙平安健康而布施赊饭,有的还连续布施多年。穷人家连饭都吃不上,根本做不起什么赊饭。那穷人家无财、无粮又有啥保平安健康的招数呢?赊不起饭,就给儿孙起个听起来不雅的乳名,舍弃点脸面。舍了脸面,求得平安健康,也算平衡吧。包括我们这个年龄段以上的人,孩童时父辈大都给起了个难听的乳名,叫狗剩、狗蛋、狗子、坏蛋、铁蛋、钢蛋、大孬、二孬,总之啥难听起啥。按照迷信的说法,灾星往往最钟意名字好听的娃儿,这就是起个孬名的原因所在。这些为祈福平安起的不雅乳名,伴随了你我今生。我们全都平安无事,或许就是那些不雅乳名的神灵保佑你我。哪像现在,年轻一代生个宝贝娃儿,父母起名都得把字典翻烂了,还得电脑测分要高,名中还多见生僻字,难记、难写、难念,自以为多高雅,殊不知,内涵浅显,不值推敲!

听母亲讲,制作赊糕赊饭的流程非常复杂,极像现在新疆人做的切糕。制作赊糕时要先将备好大枣、花生朱、红小豆、干果仁等,用清水泡发好,捞出淋去多余的水分,切好腊肉丁、备好葱沬、蒜沬、姜沫、猪大油、食盐等辅料,一并掺合糯米(可掺部分大米、小米等粘米,但需先将粘米煮成半熟后掺入糯米)调匀,加水,龛篦子铺好荷叶,装锅,旺火烧开后,持续文火焖蒸四十分钟左右,蒸熟出锅。蒸好的赊饭成米坨状,一坨有十多斤,食用时切一厚片,松软适口,荷香四溢,风味独特。

中华民族习俗中虽查不到赊糕、赊饭的有关文字史料,但与赊糕赊饭习俗最贴近的应是“吃社饭”的习俗。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汉、土家、苗、侗族等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 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赊与社谐音,说不定老家一带赊饭的古老习俗就是由社饭传承演变而来。

母亲讲,我祖辈算得上富裕人家,爷爷辈靠行医吃饭,置田买地家境殷实,而父辈单传,父母三十多岁了才添的大哥,农村话讲就是终于后继有人了。父母视大哥好比眼珠子,生怕有所闪失,父母还请了高人卜算。高人指点,为保佑大哥安然无恙,父母要在每年的春节前为大哥赊糕,且连赊三年。父母哪敢怠慢,一切只好照办。

赊糕、赊饭的礼数还是非常庄重的。赊糕、赊饭还要在春节前选个吉利日子。这天,父母怀揣上大哥,请上几个近亲属帮工,用手推车推上十多个糕坨,敲锣打鼓,全村范围内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送赊糕。街房邻居们领赊饭后,也会送上几句祝福平安吉祥的话儿。父母图的就是这吉祥吉利的气场。还摸上一把自家锅底的黑灰抹到大哥的小脸蛋上,让大哥变成了个丑小鬼,这样邪魔鬼怪就不招惹大哥了。听起来好可笑,但为了大哥平安,所有的迷信习俗父母都虔诚地信奉。

社会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得以提高,赊糕、赊饭的旧习俗现在虽然寻不见它的踪迹了,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却古今没变。把古老习俗用文字记录下来,也不致于人们遗忘赊糕、赊饭这一博兴特有的民间古习俗。写此短文,也算对发掘我县传统历史文化有所贡献吧。

作者简介:张法才,男,54岁,中共党员,滨州市博兴县公安局干警。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喜欢书法、散文、诗歌创作。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正能量传递下去,让我们一起拿起笔,赞美先锋,讴歌博兴。
(0)

相关推荐

  • 趣谈丨小名的前世今生

    编者按 给孩子起小名的传统由来已久.不同的历史时期,小名的作用和特点也有所不同.每个时代的爆款小名都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追溯了小名的前世今生,读来生动有趣. 本文由国家人文历史授权转载,作者 ...

  • 高淳丧葬习俗

    高淳县居民历来习惯于棺木土葬,家家都有祖坟山.解放前,丧葬礼仪根据年龄大小.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优劣有繁有简,各不相同.但不伦简繁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一般富裕人家对60岁以上高寿老人逝世,大都将丧事当 ...

  • 我们成了回不了家的人

    我们成了回不了家的人                                                      刘述涛 曾经多少人同我说过,父母在的一天,你就有家.父母在的一天,你就还 ...

  • 呼唤乳名

    ​呼唤乳名 文|金陵倦客 叫他宝贝,叫他小心肝 叫他小猪头儿,叫他小辰辰 叫他我的乖乖儿 叫他小牛牛 我用能装得下我的爱的 各种名词,单的,双的,重声的,轻声的 变着调调唤他-- 这个从我的生命里枝蔓 ...

  • 家乡的年俗和年趣(下)

    文  原创  图  部分来自网络 家乡的年俗和年趣(下) 大拜年 结束了年夜饭,吃完了大年初一的头顿素馅儿饺子,就紧接着开始大拜年了.在老家拜年,可不是只问一句"过年好!"那么简单 ...

  • 家庭中,为何付出越多的人,越会被人辜负?真相有三,愿你明白

    家庭中,为何付出越多的人,越会被人辜负?真相有三,愿你明白

  • “满月酒”习俗

    白族是祖国西南千年古民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经过历史发展现白族大约有二 ...

  • 白族传统习俗中元节——接祖送祖

    接祖送祖是白族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习俗. 传说人死后魂魄都必须进入阴间.进入丰都城.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是传说中的鬼节,传统名叫:中元节.七月初一开始,凡是死后进入阴间还没有轮回托生的魂魄都由阴司功曹统一放假 ...

  • 【张法才】让心态拐个弯

    作者:张法才  "堵车"感悟 前些日子,开车和妻子去滨州看医生,网约专家是上午十点半.八点准时开车从博兴出发,本想沿205国道一直北上,估计九点半左右就能提前到达滨州附院.可妻子却 ...

  • 【张法才】审美 圈子 格局

    作者:张法才 圈子与审美 前几日,有个涉警舆情:"是2020年12月4日,望江县城吉水桥边有一女子欲投河自尽.接警后,在民警安抚劝导过程中,女子突然扑入深水区.处警民警展开施救,但自杀女子死 ...

  • 【张法才小说】狗 屎

    作者:张法才 齐县长文绉绉的,还有个踢足球的雅兴.在任期间,县里有个外资引进项目.国外客户经理也喜欢踢足球.臭味相投,便花大力投资,选场地,建球场,从国外空运真草坪铺设球场.时值三九严冬,踢完一场球, ...

  • 【张法才】法医韩姐

    作者:张法才 韩姐,女,48岁,博兴县公安局法医室副主任,高级法医师 .她是一位深受警民爱戴的女警官.女法医,她用聪明的才智.独特犀利的眼光.纯熟的业务技能.辛勤劳动的汗水及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爱 ...

  • 【张法才】最美守护天使——致敬滨州强制医疗中心的守护者们

    作者:张法才 第一次抽掉去滨州强制医疗中心封闭值勤,心中难免忐忑不安,不知将面对啥样的管护对象,大不了被挨顿揍,硬着头皮上了岗.          强制医疗中心前身为市人民医院精神病科,2017年9月 ...

  • 张神峰八字归秀法才是命理正宗之法!

    周银鹤/文 当今,在八字命理学中兴起以平衡用神为主的格局法和旺衰法,和以流通用神为主的归秀法. 所谓平衡用神为主的格局法和旺衰法就是: 格局法以平衡月令取用神, 旺衰法以平衡日主取用神. 所谓流通用神 ...

  • 我用我法写胸臆:张际才山水册页作品赏析

    2017-02-07 10:21 当代山水名家张际才先生虽年事已高,但春节期间仍笔耕不辍,他以身边熟悉的山水景物为元素,完成了此册页(规格:68x50cm x11)作品.此册页作品以他一惯大写意的手法 ...

  • 墨色灵动:张际才山水画的用水之法

    文/桃之夭夭 在中国画创作中,水的表现发挥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扬州八怪中的李鱓就曾言:"水为笔墨之介绍,用之得法及凝于神","笔墨作合生动,妙在用水". ...

  • 【说谍】国民党军统传奇特工,亲共的海外菲律宾情报站站长张圣才

    军统,今天这个名称一般作为贬义词使用,代表着黑暗与暴力.其中,以戴笠为首的军统名人们,在今天很多书写中,大多都被列为"坏人""刽子手".然而,拂去历史的尘埃,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