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六十)

(0)

相关推荐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四十七)

    由此看出,我们将最终赢了战争的美国人想象得十全十美显然是不科学的.美国陆海军之间.兵种内部的矛盾和日军同样突出.这种矛盾在高级将领中普遍存在.比如尼米兹与麦克阿瑟.布洛克,金与马歇尔.陶尔斯,哈尔西与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五十)

    会议由尼米兹上将亲自主持.神色黯淡的戈姆利首先介绍了战区情况及未来的作战计划,报告和他的表情一样令人沮丧.萨瑟兰再次重申了麦克阿瑟的观点,"瓜岛不能再守而应尽早放弃"--老酒纳闷以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四十六)

    5.3.6 调兵遣将 "这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战争,"罗斯福总统在9月7日的讲话中向全国宣布,最大限度地征兵和为把美国变成"民主国家兵工厂"而扩大工业生产虽然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十四)

    除了澳大利亚总理柯廷之外,对南太平洋格外重视的金上将同样赞成麦克阿瑟的观点.金认为,所有主力航母北调中太平洋将导致澳洲大陆门户洞开.哈尔西第十六特混舰队回撤珍珠港后,南太平洋就只剩下克瑞斯舰队那些微不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一〇一)

    圣克鲁斯海战美国人在战术上失利是毋庸置疑的.陶尔斯听说在战斗中又损失了1艘航母后怒不可遏,首先必须为此负责的是默里少将.加上之前擅自违抗命令,金和尼米兹已经决定将默里调离航母舰队,只是因为哈尔西意外出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拉包尔战役(五十五)

    4.3.6 瓜熟蒂不落 在巩固了托罗基纳滩头之后,1943年11月23日,哈尔西动身飞往布里斯班与麦克阿瑟举行例行会晤.两人讨论了中太平洋业已结束的吉尔伯特群岛战役,胜利付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对此麦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五十九)

    趁日军追击"大黄蜂"号的有利时机,"麦克法兰"号趁隙突破日军封锁,于正午时分抵达瓜岛开始卸载.下午17时30分,日军9架舰载俯冲轰炸机前往寻猎美军航母未果,意外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八十四)

    当天晚上,哈尔西在范德简陋的小窝棚中过夜.当夜双方的炮战依然按惯例进行,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让哈尔西无法入睡.按照一向自我贬低的习惯,他将失眠归因于胆怯而不是炮声--也只有他本人才会也才敢如此诋毁哈尔西.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十九)

    斯普鲁恩斯是个极度谦虚的人:"有些人认为,当我沉默不语时,我是在想一些深层次的重要东西.有趣的是,其实我什么也没想,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由于为人低调,他的声望远不如大嗓门的哈尔西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八十三)

    5.3.9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 1942年10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不仅在太平洋,在北非.大西洋和欧洲东线,同盟国的前途依然堪忧.吉凶未卜.盟军三支远征军正计划渡海执行进攻北非的火炬计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一〇〇)

    1942年11月30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是哈尔西的大幅照片,配题说明:"南太平洋战区的哈尔西:当一个入侵者遭抗击的时候--"封面故事如此写道:"太平洋战争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十八)

    与同伴尼米兹.哈尔西和对手山本五十六等人相比,已56岁的斯普鲁恩斯没有什么显赫的过往经历.1886年7月3日,雷蒙德出生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一个德国移民家庭.他的童年孤独而缺乏温暖,母亲安妮对精神追求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九十九)

    如此毫无保护的运输船就成了案板上的烧鸡,任由美军大开杀戒了.美机甚至紧贴运输船烟囱投下炸弹,船上日军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完全处于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到上午10时,4艘运输船舰2艘四分五裂.2艘火光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十二)

    5.2.2 沉默的勇士 1942年5月2日,一向孤寂的小小中途岛迎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特殊客人--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尼米兹海军上将.估计在此之前,踏上过这座小岛的将军用一只手数指头都数不完.此时的南太平洋 ...

  • 太平洋海战之63:立刻生效

    1942年10月18日,哈尔西的座机在努美阿水上机场降落之后,立刻靠过来一艘小艇,上面是南太平洋区司令戈姆利海军中将(Robert Ghormley)的副官.没等哈尔西上船,副官便递过一密封的公文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