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无为”到底是怎么能“无不为”呢?
相关推荐
-
治乱如理绳?—“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一十五
治乱如理绳? 汉宣帝即位后,遇到渤海郡(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连年闹饥荒,盗贼连年不绝.前任郡守都不能管制. 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出任郡守.临上任前,宣帝召见龚遂.龚遂年近七旬,身材短小. ...
-
教化治民
龚遂,字少卿,山阳人,以通经为官,曾侍奉昌邑王刘贺,为郎中令.为人忠厚,性刚毅,能识大体,非常崇尚儒家的治国之道.昭帝末年,因刘贺之事,遭受冤屈,被处以髡刑,罚为城旦(白天筑城.晚上守城的一种苦役). ...
-
高手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是:化有事为无事,化大事为小事
公众号:洞见 历史智谋 作者:洞见先生1 历史故事 西汉宣帝刘病已时,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及邻近各郡庄家歉收闹饥荒,盗贼蜂拥而起,郡太守们没办法制止. 为此,汉宣帝要选拔一个能够治理的人,丞相和御史 ...
-
老子所说的“无为”到底是什么意思?
壹 "无为"一词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因为在<道德经>中没有对这个词的明确定义,而且限于篇幅,老子对很多问题没有展开论述.而且这个词如果用现代汉语习惯从字面 ...
-
当我用老子的“无为”看人生时,瞬间开悟
小务虚读<道德经>几年了,直到现在还天天在读,或者更准确地说,叫悟<道德经>. 我现在每天有大量的时间在思索,同时几乎不再大量的读书,或者说很少再读书,而是更多地在整顿大脑里面 ...
-
《道德经》中,老子的“无为”有三层境界,受用一生
无为而无不为.-- 楚简<老子>乙本 "无为"是道家的重要概念.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去做. 我们所熟知的" ...
-
“爲”就是手牵着大象走,老子的无为就是放下手,让大象自己走
<老子>的第二章从美与恶.善与不善开始讲起,一共讲了八组的阴阳对立,而这些阴阳对立,都是由于人从各自的角度各自的立场的比较而产生,因此,其实这些阴阳对比,如果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则成为 ...
-
同是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庄子却追求逍遥
老子和庄子,同是道家,看似都讲道,其实大不同,老子低调,庄子潇洒,老子主张无为,庄子却追求逍遥. 老子,生卒年不详,姓名不详,有人说是太史儋,有人说是老聃,有人说生于孔子前,孔子还向其问过礼,有人说生 ...
-
如何理解老子“以无为治天下”的意义
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的最好策略.如何理解"以无为治天下"的意义的呢? 老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不能得清静,是 ...
-
真正的“高级功法”:让元神不受干扰地充分发挥其机能,在无为的“定境”中去无不为!
壹 "大道至简.大法至易""不患不成,唯患不勤".金丹之道从有为法入门,至无为法而成,由先天真意.玄关元气.灵关元神合凝而成.传统路线为"从静而入,至 ...
-
老子智慧-无为
好久没有写老子智慧,忽然有这个体会,于是就写下了下面的文字.无为,是老子道德经最难懂的,这篇文章应该能讲明白.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第63章 参考译文,来自陈鼓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