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0后新农人的“狂妄”:只要有资金,我就敢扩5000亩

海南丰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雷布谷

我眼前这位年轻人叫陈雷布谷,90后,小个子,长着一副娃娃脸,带着一副圆形的墨镜,时尚中带着几分稚气,跟他先前的武警身份和现在从事的热带农业都有少许违和感。
“当初怎么会选择这一行?”在临高凤梨基地里,我好奇地问他。
“机缘吧!”陈雷布谷笑了笑,“我2014年退伍后,机缘巧合认识了两位做冷链的美国教授;2015年年底跟着他们去了一趟台湾,在那里尝到了凤梨,那一瞬间就完全颠覆了我对菠萝的记忆。在我的概念,只有菠萝,没有凤梨……”
“凤梨和菠萝有区别吗?”我虽然学的是果树专业,但对热带水果非常陌生,加上现在市面上叫法众多,给人一种鱼目混珠的感觉。
自然熟的金钻凤梨
“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实是两个品种,都属于凤梨科。我们现在种的品种叫'台农17号’,也叫'金钻凤梨’,是台湾的主栽品种。相比于传统的菠萝品种,无论口感、肉质、纤维都有很大的提高。加上我们一直秉承自然熟的理念,生长期保证在400多天,无论糖度、风味还是香味都能得到很好地体现。”
我尝了下陈雷布谷切开的自然熟凤梨,果然品质上乘,甜香怡人,多汁不腻,与我平常所吃到的菠萝有着云泥之别。我瞬间对眼前这位90后年轻人刮目相看,问道:“做几年了?”
“我从2015年开始,往后3年的时间,算是一个纯学习的阶段。2017年开始入手拿地,先在澄迈县美亭乡拿了210亩,然后在文昌市铺前镇又拿了100多亩。这是第三块地,2018年拿的,200多亩。加起来已经500多亩了。”
位于临高县皇桐镇的200亩凤梨基地
“现在国内的凤梨种植面积中,有多少是做自然熟的?”我对这个行业了解甚少。
“10%左右。”
“你为什么会选择少数人的做法,而不是随大流?”
“因为我刚进入这个行业就是一个小白。”陈雷布谷解释道:“从一开始,我的师傅教我的都是很正规的操作,不用膨大剂,不用甜蜜素,不用催熟剂,不用半发酵肥,化肥用得也很少,我基本用草木灰、稻壳、腐殖酸,还有我们自己做的肥料,用活性菌加鸡蛋、豆浆、奶粉进行发酵……”
工人在采收凤梨
“你的师傅是台湾人?”我猜测道,他讲的这套方法类似于酵素发酵流程,也是台湾传过来的。
“一位台湾人,还有两位美国教授。”陈雷布谷点头道。
“国内的一些'歪门邪道’的技术你没接触过。”我笑着说。
“可以这样讲,前期确实没有碰到过。”陈雷布谷说:“等我基本上掌握技术之后,他们也带我看了很多不正规的操作,我也尝过催熟的凤梨,结果拉肚子拉了一个星期,所以就坚定了做自然熟的理念。”
整齐划一的凤梨种植园
“你的反应有点大。”我在葡萄上见过催熟剂的使用,主要成分是乙烯利,也是A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果皮上色,达到提前上市的目的。由于果实并未真正成熟,所以使用催熟剂最大的问题是导致品质变差,而不是谣传的导致儿童早熟的罪魁祸首(纯粹是通用名惹的祸,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靶点不同,不可混为一谈),但我也见过个别人会对这种植物激素有过激反应,就像陈雷布谷说的会拉肚子。
陈雷布谷介绍,目前国内通用的凤梨催熟方法是在果实从黑色转为绿豆色时进行喷雾处理,大概三天之后表皮全部变黄,可以提前两个月上市,有的甚至可以提前三四个月,其后果当然是口感很差。
“切开之后就像白萝卜一样。”陈雷布谷说。
今天地里采摘的工人不多,几名工人先拿着大镰刀砍去行间的尖叶,然后挨个掀起套在凤梨上的果袋,看到合适的表皮色度就用刀切割下来,再统一运到仓库进行分选。尽管如此,我在仓库里看到的凤梨仍然色度不齐,反倒不如用催熟剂处理的色泽来得一致。
工人们在切割行间叶片
“这个上市场怎么处理?”我指着一筐有黄有青的凤梨问道。
“我们分为全黄、半黄和绿豆色三种规格。”陈雷布谷介绍:“现在国内的凤梨市场已经分化成催熟和自然熟的两个群体,收自然熟的果商都已经积累了相对应的渠道,知道自然熟的凤梨的颜色就是不均匀的。但即便是绿豆色的果,切开后的果肉都已经黄了,已经很甜了。像刚才我们尝的那个果是全黄的,完全成熟了,所以风味很浓,香味也很足,而且纤维很细,但这种果只适合电商,像百果园这种门店就不会要了。”
“百果园在收你的凤梨?”我追问道。
“我们有60%的货是给百果园的。他们的要求是单个重控制在2.5~3.5斤,表皮不能有孔洞,熟度半黄。其他货我们就进市场档口。相比之下,百果园的收货价会比市场价高出1~2元/斤。”
胡志艺和他推崇的100%树上熟水果
陈雷布谷这番回答让我想起曾经与胡志艺(雨露空间创始人)探讨过“树上熟”的利弊。站在销售商的角度,胡志艺希望果农能在树上留到九成熟甚至十成熟后再采摘,使果实的口感达到最佳;但我站在种植者的角度,认为树上熟会极大地增加果实的损耗,而胡志艺愿意多支付的百分之十几的溢价不足于弥补这种损耗,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就很矛盾。
我问陈雷布谷:“你觉得与市面上普通的凤梨相比,做自然熟的产品有优势吗?”
这位年轻人想了想,直言道:“从目前来说,没什么优势。”理由是消费者不懂,也没吃过真正好吃的凤梨,所以大部分消费者会贪图便宜;而对高端消费人群来说,他们会选择美国都乐或者台湾的凤梨。
工人在采摘凤梨
前段时间由于台湾凤梨被禁止进入大陆市场,国内凤梨市场借机炒作一番,产地价格一步登天,但由于品质问题,这波行情很快偃旗息鼓,打回原形。相比之下,陈雷布谷的自然熟凤梨的价格还算坚挺。
“进口的都是自然熟吗?”我疑问道。
“不一定!”陈雷布谷说:“主要还是消费观念。像分销商都承认我们的口感不比台湾的差,甚至比一部分的台湾凤梨还要好,但是台湾凤梨和我们的凤梨摆在一起,台湾就能卖200元,我们却只能卖150元,就这样一个差别。”
“如何破解这个问题?”我尝试性地问道,想试探一下这位年轻人对行业的认知。
雄心勃勃的90后新农人
“我的目标是先扩大到5000亩,然后建立一套先进的分选和冷链系统,要像都乐一样,形成从源头到市场的一个完整链条,这样才能跟进口水果相抗衡。”陈雷布谷雄心勃勃地说。
“现在的效益怎么样?”我问现实情况。
“不错。”陈雷布谷给我讲了一通投入产出比,按照他的核算,5年半收三季果,就能收回全部投资(包括30年的地租)。他接着说:“年轻人应该大胆尝试,只要有资金,我就敢扩,敢对标'都乐’。”
从他的身上,我可以看到中国果业的希望。
2021年4月13日

相关阅读

一位准90后美女农场主的农业坎坷路,试问,我拿什么留住她的心?
一位90后富二代的农业梦:我要成为苏南地区的陶老师
老子挖坑,儿子填坑,看这位90后年轻人如何玩转农业
累并快乐着,一位90后高学历美女的农业体验
我掐指一算,你三五年之内会离开农业行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