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 | 脾气从哪里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遇到的事情能不能让你发脾气,不是那件事情决定的,是自己的修养决定的。

新加坡有一对夫妻感情很好,她的先生就说他最大的福气就是娶了这个太太,太太也说她最幸运的事就是嫁了这个先生。这种和乐的气氛,听起来让人家非常心向往之。

结果她的先生讲了一段话挺有意思,他说他有时候觉得很替他太太抱屈。为什么?因为他说,当他的妈妈误会他太太,就是婆婆误会媳妇了,在骂他太太的时候,他太太会跪下去给他妈妈道歉。他妈妈已经误会他太太了,他太太还跪下去给她道歉。他说我看了,觉得太太挺委屈的。

诸位女同胞,委屈吗?你被误会了,还跪下去道歉。我看你们的表情不觉得委屈,因为你们已经学了老祖宗的传统文化不少年了,都是很有功底、功夫的。一般的女孩子听到了,马上会说,“哼,岂有此理!”

可是当她先生讲完以后,太太马上接了一句话,她说,一点都不委屈,因为当我看到我婆婆生气的时候,我想老人家是家里的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气出病来怎么办?我只想着怎么让她赶快把脾气降下来,所以我一跪下来道歉,她的气马上降下来,我心就安了。

大家对于很多故事,要用心去感受感受。请问大家,故事结束了没有?没有,它会继续演。

请问大家,误会会不会厘清?她婆婆过两三天会不会发现,啊,我误会媳妇了?有时候明明自己放东西忘记了,还骂她媳妇,过两三天,“对呀,我放在这里,还骂我媳妇。”

她一发现,原来是自己误会乱发脾气,媳妇还跪下去给她道歉,这种媳妇,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她会愈加疼爱这个媳妇。所以吃亏是福。继续发展下去,婆媳之间就变成母女了。

这个媳妇的核心在哪里?她为什么没有委屈?她为什么没有难过?她为什么不发脾气?因为她没有想自己。一想自己,“我太委屈了,我太吃亏了,我受不了了”,那就会有情绪。她只想着:赶快让老人家气缓下来。她没有想自己,就没有这些情绪。

人的脾气从哪里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你怎么敢这样跟我说话?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以前对你多好!”这气就来了。

这个故事假如你听懂了,从今天开始,你可以成为一个不生气的人。好不好?这种日子大家要不要过?只要在与人的相处当中,你快要动气的时候马上转个念先想他,不要想自己,气就下来了。你只要想自己,那个火就“砰”,就火山爆发了。

对人都是怀疑,辛不辛苦?你看到一个常常怀疑人的人,你就想一想,他的人生累不累?很累呀!怎么让他的那个疑心能够放下,他就不那么痛苦了。

真的,一个人有疑心病,他的人生已经跟幸福不能画上等号了。所以学传统文化的人,很多人怀疑你,你要愈挫愈勇,你要让他知道日久见人心,真的有一心为他好的人,就是你这么好的亲戚朋友,那整个对人的信心,就从我们身上扎根了。那你不只不会难过,你会愈被人家怀疑,愈有动力。所以你看,都是一念之间,苦乐在觉迷之间。

诸位朋友,您现在有苦吗?有没有好几天很难过?有一件事一直放不下,剪不断理还乱,连做梦都要梦到。不要想得太复杂,你转一个念,苦就没有了,只要肯依照经典去做。苦怎么来的?“自讨苦吃”。

对呀,转个念就变觉悟了,怎么还一定要抱着那个错误的思想观念?不相信,好,我用一句《弟子规》就马上转苦为乐,你们相信吗?相信才有用。“恩欲报,怨欲忘”,你马上把这句话放在心上,马上做,马上人生就不一样。

对呀,有怨的马上放下,马上先想他的好,他就没有那么讨厌了,反而有点可爱。所以不是他的问题,是仁者自己的心动了。

老祖宗很有智慧的,都找到问题的根本,不在枝末打转,枝末打转解决不了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