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什么才是真正的事业
相关推荐
-
道:真正修养的境界
真正修养的境界,如学佛学道,明心见性,初步都是为了恢复赤子之心.古代有一位女神仙曹文逸,她的两句话说得很好:"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这就是赤子之心的境界.孟子说,只有 ...
-
星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读《论语》有感|随笔
星子:有朋自远方来 --读<论语>有感|随笔 文/星子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影响较大的私授弟子的老师.虽然是第一 ...
-
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4)
孔子时时处处强调"德",强调"为政以德".立身立德,关键在于明志.明志则应该从小开始,进而才能立身.求道.进德,一生孜孜以求,就可以达到至高境界.那么孔子的一生 ...
-
为什么没有中国教育学?
为什么没有中国教育学? 作者:李广生 这是一件很让中国学者汗颜的事情,亦是学界正在努力的方向,确实有不少人意识到构建中国教育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领域,数不清的 ...
-
南怀瑾老师: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或实现美好人生,这个条件一定要具备
人生要具有高见,就是普通我们讲见地.见解.眼光.思想.一个人没有远见,没有见解,如想成功一个事业,或是完成一个美好人生,是不可能的事.后来中国的禅宗,也首先讲求"具见",先见道才能 ...
-
南怀瑾老师:如果你把做这些事以为是事业,错的一塌糊涂
大家常常把做生意称为事业,常听到"你做什么事业?"这句话错了!做生意不能算是事业. 事业的定义,在<系传>里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是什么呢?"举而之诸天下之 ...
-
南怀瑾老师:我们如果不读古书,那才真是愚蠢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
-
南怀瑾老师:不会说话很难成事,能够做到这样才会善于讲话
中国文化法家的著作<韩非子>,其中有一篇<说难>,意思是讲说话非常难.尤其是古代帝王时代,一个好的建议或一个批评,讲的时候要准备有被杀头的后果.话讲对了,也许只是"片 ...
-
南怀瑾老师:有大的人生经验才明白其中都是一字千金
"可以生,可以死,得生得死,有矣:不可以生,不可以死,或死或生,有矣",你看这些文字是什么文章?好像是莫名其妙,把字堆起来而已,看是衍文,多余的.如果你懂了历史上的故事,有大的人生 ...
-
南怀瑾老师:凡事不能做绝,留一点路给人家走才好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缺憾的世界.但是也有人通了的,晓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缺憾的世界.像曾国藩在晚年,就为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太圆满就完了,做人做事要留 ...
-
南怀瑾老师:懂得送礼与收礼的学问,才不至于办错事
中国的礼貌,是"行客拜坐客",出去旅行,是行动中的人,要去拜访旅行所到之地的朋友,就是坐客.因为旅行在外的人,在到处行动忙碌之中,当地的人不便去打扰,这是合理的礼貌,现代的国际外交 ...
-
南怀瑾老师:人都是在这个时候才后悔害怕,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佛学基本的四句话:"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假有的生命最后一定是死亡,由生到死之间,老病不过是死的前奏.所以生.老.病.死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这个前因后 ...
-
南怀瑾老师:有些人虽然天生有才有德,但还是须要学问来培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过去的历史,对于人才,有三个基本的原则,便是才.德.学.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于天性--但没有才能.我们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