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浙江高手的“快虾模式”:16口虾塘,豪赚200多万,已连续三年赚大钱!

养虾要赚钱,不是靠省出来的,算好账比简单的省成本更重要
  • 文/图 水产前沿 李钒

“亩产2000斤,一造温棚虾赚了200多万,当时亩产不敢报那么高,怕没人相信。”沈家峰高兴地回忆到,2019年正好赶上好行情,沈家峰赚了个盆满钵满,当年就换了一台心仪已久的奥迪Q7,旁人羡慕不已。

更重要的是,沈家峰已经连续三年赚大钱,他似乎已经找到了养虾致富的新密码,而养虾出现转机,还要从沈家峰三年前的转变开始。

卖虾现场

卖虾现场

养虾不能老想着省钱,要学会算账

今年3-4月份仅有几天是晴天,气温长期低于20度,很多养殖户受此影响出虾时间比去年晚了15天左右,甚至有一些棚出现了“爆塘”全军覆没的情况。但沈家峰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打破了天气的束缚。100多亩共16口大棚,投苗密度为5.5万尾/亩,最早一批3月13日放苗,5月3日出第一批虾,5月20日出第二批虾,最大规格已达到30头,目前出虾量已达到400斤/亩,预计平均亩产可达到1500斤。

据悉,由于养殖成功率连年走低,当地很多养殖户为了省钱,仍然会选择低端的饲料,甚至选择6000多一吨的加工料的养户也不在少数。普通虾料和高端虾料有什么区别?沈家峰简单算了一笔账,普通料喂120斤,高端料只需要喂80斤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也就意味着有40斤料是浪费掉的,从而加重了水体的污染。“同样的蛋白含量,但是普通料的蛋白有效利用率并不高,反而还会造成一系列问题。综合成本算起来,使用高端料的性价比更高,更省钱。”沈家峰表示,养虾最终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盲目的省钱。大棚养殖水温低,水质不好调控,如果再使用低端料,会造成时间成本高,成活率低,规格小,将得不偿失。

浙江粤海饲料有限公司营销部区域经理李帮彬表示,近年来投资反季节养殖的人越来越多,集中上市会对行情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使用高档料提高长速和规格,错峰出虾,盈利水平会比使用普能料提高20%-30%。而且,近年来浙江地区开始流行烤虾,烤虾需要大规格的虾,而高档料恰能满足这样的新市场需求。沈家峰从2018年开始和粤海合作,便开始转变思路,全程使用粤海的丰虾系列高端料。近年,粤海推出专门解决高密度养殖痛点的升级版丰虾料——丰虾健,沈家峰马上尝鲜,就尝到了甜头。据悉,有一位养殖户和沈家峰同一天放苗,规格却落后了20多条,沈家峰的虾卖26元/斤,而他才卖18元/斤,差距非常明显。

“丰虾健在长速、肥满度、产量、成活率等方面优势十分明显,盈利能力也更强,完胜常规料。而且虾中反馈情况,我们的虾拉到市场,2000斤虾只损耗了1斤半,运输基本没有损耗,说明虾的体质很棒。”沈家峰表示。

沈家峰(中)已成为粤海丰虾健的忠实粉丝

浙江粤海饲料有限公司营销部区域经理李帮彬手拿大虾

投喂粤海丰虾健的虾的肠道特别粗壮

重营养,重内服

沈家峰养殖前30天十分重视保肝护肠,放苗后坚持使用粤海的虾宝贝和粤海富虾康一起拌料投喂,连续两年成活率达到98%,这个数字非常惊人。沈家峰认为虾宝贝开口料功不可没。粤海虾宝贝采用悬浮微粒子缓沉技术,具有悬浮时间长,耐水性好,入水不粘底,不污染水质等特点,更懂保苗,更呵护虾的肠胃。升级后的虾宝贝开口料定位更加精准,小号料保苗,中号料护肝,大号料健肠,全方位呵护虾苗。“我总结来说就是高营养,保护好肝肠,所以才有高成活率。再加上粤海富虾康发酵料加持,虾苗的肠道更加健康,基础打好了,后面会顺利很多。”沈家峰说,“苗期用点高档产品根本不会增加成本,反而综合成本还降低了,因为成活率和成功率都提高了嘛。”

沈家峰全程使用粤海富虾康拌料

立体式高强度的增氧是基础

走进沈家峰的虾塘,你会发现他对增氧十分的重视:8亩塘配备了4台1.5kW的水车式增氧机和4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这还不够,还配备了纳米底增氧。每个池塘都有溶氧仪监测,手机可以实时看到溶解氧的数据。沈家峰认为高强度增氧是高产、快大的基础,如果脱离增氧谈其它方面都是伪命题。“水车式增氧机是使池水保持流动,所谓'流水不腐’;叶轮增氧机打破水体的分层,而纳米底增氧则可以将空气的溶氧有效地打到池塘底部。增氧千万不能省,一省就会出大问题。”沈家峰表示。

此外,沈家峰还建议,由于大棚养殖的水质较为难调控,因此不只要定期调水,而且最好选择高端饲料,减少水体的污染。特别是当地的水质盐度都偏低,养殖中后期亚硝酸盐容易爆表,毒性大,很难降一下。因此使用高档料减少水体污染,配备高强度的增氧,以及及时的分批出虾减少池塘压力是获得稳定高产的关键。

高强度的增氧

池塘外的鼓风机

探索永不止步,不断升级模式

在养虾这条路上,虽然现在取得不错且稳定的成绩,但沈家峰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在不断探索更高、更快、更稳的养殖模式。“今年,我拿出一张池塘尝试'棚中棚’的模式,在温棚里再扣一张小棚用于标粗,标粗后的虾苗再放出到大塘养殖,放苗时间可再提前20天左右。”沈家峰算了一笔帐,花几千块钱建一个小棚标粗,可以提前半个月出虾,虾价可高出5元/斤左右,一亩地就可以多盈利1万元,投资回报率非常高。此外,今年他还打算拿出一张池塘尝试如东的小棚模式,“现在萧山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对养虾业也是一个挑战,如东的小棚养殖模式更可控,养殖效率更高。”沈家峰介绍,现在浙江已经有不少养殖户开始投资小棚养虾模式,目前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浙江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以及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浙江的小棚虾养殖前景可期。

李帮彬认为,浙江传统的外塘养殖一年只能养一造虾,受气侯影响大,而且容易集中上市,从而导致虾价下跌,影响养殖户收入。而大棚养虾则能规避以上问题,特别是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虾塘利用率,实现一年养两造虾,养殖效益实现翻倍。他判断,浙江对虾养殖业正处于升级转型期,慢慢会趋向于高密度精养,对种苗、饲料、模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粤海现在的重点工作就是依靠集团在虾料领域的深厚沉淀,引导、推动养殖户进行高质量的转型,目前收效明显,丰虾健销量快速增长,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沈家峰(左)为粤海丰虾健点赞

受种苗、病害、气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浙江的外塘养殖成功率并不稳定,个别年份失败率达到8成,对虾养殖的盈利能力大不如前。加上养殖用地不断被征用,土塘养殖开始出现萎缩的趋势,老养殖区的模式升级迫在眉睫。随着大棚养殖以及如东小棚模式的兴起,将会深刻地改变浙江的养虾产业,而沈家峰探索的“温棚+高端料+高增氧”的一年两造虾高效模式,则为当前的养殖户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值得业者学习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