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这些,不要跟别人讲,你懂唐卡
唐卡切勿暴晒。暴晒会使棉布膨胀,使得颜色被拉开,导致裂缝。因此,尽量将唐卡放置在恒温的地方。

画工优劣是决定唐卡的价格的最重要因素,而唐卡的画工主要由唐卡的绘画手法(度量、染色、勾线等)决定。比如一般度量要正确、对称、大小一致等等;而线条方面则主要是看绘制得是否流畅、细致和大小是否粗细均匀。
唐卡在寺庙中不难看到,几乎每一面墙都有唐卡,唐卡的颜色艳丽,线条优美。唐卡中不管是主尊手中握的宝器,还是身上不同的颜色,每一个不同的物品都代表了不同的寓意。笔者曾在西藏博物馆中观察到唐卡,虽然不懂,但是可以看到详细的解释,一幅唐卡身上拉长了密密麻麻的线条,每一根线条末端都有解释,在一幅唐卡中蕴含了大量的佛教文化。这不仅仅是密密麻麻的线条,而是藏族人的精神寄托。形态各异的佛像,精细的画工,不禁使人们用心去体会绘画者一笔一画的用心。基于寺庙的唐卡文化传播,传者是寺庙僧人,受者是虔诚的朝拜者,人们通过在寺庙的朝拜与僧人们的交流,了解更深层次的佛教文化,传播宗教信息,但是这种口口相传容易受到距离的限制,需要近距离的传播,范围较小,所以就需要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来实现——唐卡。

每幅唐卡一般都描绘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也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构图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
对于唐卡画师来说,绘制唐卡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唐卡由画师们一笔一画潜心绘制,一般需要花上半年的时间,多则需要一年或者更多时间。

唐卡已有长达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唐卡绘画内容为佛像及藏族历史、风情等。其画面绘制笔划精细、色彩亮丽、造型生动、内容广泛,几乎包罗万象,形式种类繁多,品种和质地异彩纷呈。画法为白描及工笔重彩,所用颜料皆取自大自然中的珍贵矿物和天然植物,绘制唐卡的人绝不会在绘画上留名,它绘制展出场所主要是寺庙和宫殿。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