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人与马拉维王国1

一、马拉维人

马拉维人(Malawians)是非洲东南部民族,属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其支系有:尼扬贾人、切瓦人、通布卡人、尼亚萨人、恩森加人、昆达人、津巴人、塞纳人等。以尼扬贾人为核心正在聚合之中。大部分居住在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还有部分分布在南非。使用奇尼扬贾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贝努埃-刚果语支。有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多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部分人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婚姻行一夫多妻制,各妻室独居,允许姐妹共夫和兄弟共妻。按母系溯源续谱、居住和继承财产。

一般马拉维男子的头发不容许超过颈背,也不许穿上窄下宽的喇叭裤。女士则不可穿暴露的衣物。在宴会等正式场合应备有黑色或白色的西服。

忌讳已婚女人穿长裤,所有女性穿的裙子不得超过膝盖,违者要追究法律责任;外国女性违反则可能被驱逐出境。

马拉维人生活贫困,人均每天收入仅合10元人民币,人均寿命40余岁,医疗条件极差,艾滋病高发,至今沿袭一夫多妻制。但马拉维人能歌善舞,性格善良,礼貌可亲,被外界赞为温暖之心。

二、马拉维王国

约在公元300年左右,第一批移民进入马拉维,13—16世纪班图人逐渐进入马拉维地区定居、建立国家。马拉维的湖滨地区和希雷河谷地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是人种聚集融合的场所和重新进行大规模迁徙的起点;是经济和政治的重心;也是东部、中部和南部非洲文化交流的枢纽。 
   从民族史角度来看,马拉维人与菲里人有关。马拉维人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希雷河西岸和瓦姆库鲁马得兹河南岸之间的三角地带;另一部分在代扎山和湖滨之间地带。

为什么是移入马拉维的菲里人或马拉维人而不是当地的土著建立了国家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马拉维人的起源谈起。关于马拉维人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马拉维人是从刚果河流域基萨利湖的卢巴王国迁来的。另一种说法认为,马拉维人起源于马拉维湖西南部的炎热低地,这个地区到现在仍被称为马拉维。马拉维人按传统的职能分工为两个主要的母系氏族:一个是菲里,它拥有传统酋长的职位,有政治权力;另一个是班达,他们可能是原来部族的后裔(或许就是马拉维最早的居民卡富拉人的后裔),具有降雨的宗教权力。菲里人的到来就是主要入侵者的到来,是卢巴王国的班图人的到来,他们对当地居民建立了统治。为什么菲里人甫到就能成为当地居民的统治者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两者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是外来移民给当地人带来了冶铁技术并把铁工具使用于生产,当地人那时仍在石器时代徘徊。

根据马拉维人传说,这些菲里人身材高大健壮,耳垂都穿了孔,他们既养牛、又农耕,还以猎象著称;既使用铁锄、铁箭头,还使用精制的宽刃矛。这种沉重的工具在当今马拉维人的面具舞蹈中仍可看到。他们住在村庄里分散的茅屋中。这就与形体矮胖、住在地穴、只知狩猎捕捞采集、使用细石器的卡富拉人形成了先进与落后的明显对比。铁工具用于农业和狩猎,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业的发展使以农为生的菲里人逐渐积累起财富;猎象业的发展使对外象牙贸易大发展。其实,早在公元900年,赞比西河以北的非洲人社会就已经和沿海商人在沿赞比西河各商业据点进行象牙和其它商品的贸易。布里安·费干教授对赞比亚卡里巴湖附近的因格贝·伊莱德的考古发掘就证明了这一点。一般而言,菲里人输出象牙、毛皮等,进口串珠、布匹等。这些进口的物品在马拉维铁器时代考古发掘中已普遍得到证明。贸易的发展使财富更加集中于菲里人之手。这就形成了经济上的分化,土著族群相对贫困化。加之菲里人是征服者,具有各方面的优势,因此,很快上升为社会的统治集团,而当地人和一些贫困化的移民集团逐渐沦为被统治阶层。于是,菲里人迅速建立起一个分封制的马拉维国家。 
    “卡龙加”(Karonga)一词是由动词“库龙加”(kulonga,意为“集合在一起”)演变而来,词意是“王子”、“大酋长”或“国王”。这个词最初是一些部族酋长的世袭称号,后来酋长自己也以此为名。马济济·卡龙加征服马拉维土著,到达曼肯巴后,按亲属关系进行分封。他派遣自己的“弟弟”(可能是指比他小的母系男亲属)到各地开疆拓土,进行统治。向北有翁迪、西姆瓦纳、卢克瓦、姆坎达和姆瓦西·卡松古。向南主要是卡夫威蒂和伦杜。翁迪被分封到卡普谢河上游地区,并得到了西姆瓦纳的支持。西姆瓦纳清洗了当地土著卡富拉人,然后进一步向东,进入恩森加族所在区域。卢克瓦得到今马拉维的卡松古地区。姆坎达的封地在翁迪的北面,位于詹姆逊堡以北,大概就是今马拉维中央省地区。卡夫威蒂得到的封地是马拉维湖以南、希雷河西岸的地区,中心在万库马德齐河畔的马拉维。加斯帕尔·博卡诺1616年的旅行日记证实了这一点。伦杜的封地在希雷河以东、马拉维湖以南很远的地方,大概是现在奇克瓦瓦以南的地方,中心是位于姆万扎河下游的姆比韦—米膝戈。上述所有封臣都隶属于国王卡龙加。马拉维王国建立了,其疆域南到赞比西河附近(尚未到赞比西河),东到希雷河两岸,北到卢安瓜河。 
    16世纪末,一个名为穆祖拉的人继任卡龙加。穆祖拉来自菲里氏族的母系,是合法继承者。但1648年游历了赞比西河地区的葡萄牙耶稣会士安东尼奥·戈麦斯则认为,穆祖拉是葡萄牙人的奴隶,逃出来后其势力逐渐发展壮大,最终获得马拉维王国卡龙加的称号。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前一说法而否定后一种观点。穆祖拉本人雄才大略,励精图治,使国家迅速强盛。1608年,穆祖拉国王派兵4000越过赞比西河追击逃亡到那儿的小酋长;同时帮助葡萄牙人侵蚀赞比西河以南的强大国家莫诺姆塔帕。就在穆祖拉国王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南面的封臣伦杜日益坐大。16世纪末,伦杜因为拥有湖西南肥沃地区,控制了与穆斯林商人和葡萄牙商人的贸易而逐渐强大。他大肆向东、向南扩张。向东,他击败了住在今莫桑比克境内的马库阿人和隆威人。向南,派小酋长姆洛洛和滕加尼征服了希雷河和鲁奥河交汇处;派多布武和莫尼奥一路烧杀抢掠,扩张到赞比西河北岸。

强大的伦杜个人野心膨胀,想成为马拉维国家的卡龙加。这就与想完全控制对外贸易、加强卡龙加对各封臣的权威的穆祖拉发生严重冲突,结果穆祖拉在葡萄牙人的支持下于1622年彻底击败了伦杜,加强了中央集权。马拉维国家进入空前鼎盛时期。1623年,当莫诺姆塔帕王国的国王加兹·鲁塞莱去世时,穆祖拉对这个国家发动了大规模战争,摧毁了葡萄牙人在赞比西河上的一些据点。

要维护国王的权威,首先必须得到王族的支持。王族一般都支持国王。因为,国王的权威会给他们带来权力和财富。王族是由于本族人担任国王而荣耀的,一旦失去了王位,就意味着他们将从显贵跌落为平民百姓;一旦国王权力大大削弱,不能给他们提供新的领地,王族就会分裂。对于非王族,国王要想取得他们的服从和忠诚,有两种办法:一是通过分封,使之拥有一定的封地和权力,从而与国王硬扯上一种亲戚关系。因为马拉维人认为,凡成为马拉维国家官员的人都肯定与国王有亲戚关系。另一种方法是国王与非王族妇女结婚,并使其子成为酋长,从而把非王族变成王族,进而取得对其所属土地的控制权。卡龙加就是用这种办法对付莫桑比克的马库亚人和隆威人。藩王翁迪在征服莫桑比克的奇富塔族和佩陶克区的姆瓦扎族时执行了同样的政策。这两种办法都把与非王族的疏远关系变成了一种密切的私人亲戚关系,也就是把非主流族群整合到主流族群中,从而消灭了不忠和分离的隐患。 
    马拉维国家尚未形成一套严密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但国王身边的顾问和宫廷官员在国王处理国家事务时能发挥较大作用。顾问通常由恩雅古人和姆瓦里人担任,他们与每一任国王都有稳定的甥舅关系,因此他们只关注王位而非国王本身。顾问们常常既辅佐国王,又审查国王的政绩。在国王进行重大决策时,顾问们要讨论、提建议;在国王审判案件之前,顾问们要提出意向性建议。顾问还负责一些具体事务,如负责贡物的收缴和储藏、监督贸易、重新分配各种贡物和进口的商品、招待来访者、处理下层统治者上交给国王的问题、充任国王派往各地的代表等。

(0)

相关推荐

  • 东亚丧尸厂牌,是它

    2020之前,或许没有多少人能想象得到: 丧尸群体的成功再就业,会发生在韩国. 就像<王国>刚刚上线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能预料到它的出圈. 用CNA Lifestyle的评论来说就是: & ...

  • 世界各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马拉维(121)

    121.马拉维 第一:Zambezi,赞比西河,11万平方公里.占该国面积92.8% 第二:Chilwa,奇尔瓦湖(内流河),0.8万平方公里. 第三:Lugenda,卢任达河(鲁伍马河支流),0.0 ...

  • 马拉维人与马拉维王国2

    国王与下属各统治者之间存在一种互惠关系.国王必须向下属提供宗教.仪式.司法.经济.军事等服务.国王有义务为新选出的下属统治者举行任命或批准典礼.通过举行这种仪式,下属统治者就正式得到了国王委托的权力, ...

  • 夏威夷人与夏威夷王国1

    一.夏威夷人 夏威夷人(Hawaiians),美国的少数民族.自称卡纳卡人.分布在太平洋东北部夏威夷群岛.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使用夏威夷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 ...

  • 夏威夷人与夏威夷王国2

    二.夏威夷王国 夏威夷王国是在1810年由欧胡岛.茂夷岛.莫洛凯岛.拉奈岛及夏威夷等岛屿的小型独立部落,在经过一场战争后所统一成立的王国. 1.历史 1830年,英美传教士抵达夏威夷. 1840年,之 ...

  • 毛利人与毛利王国

    毛利人(Maoris),新西兰的原住民,少数民族,属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毛利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有新创拉丁文字母文字.信仰多神,崇拜领袖,有祭司和巫师,禁忌甚多.相传其祖先 ...

  • 苏格兰人与苏格兰王国2

    二.苏格兰王国 苏格兰王国(苏格兰盖尔语:Alba,低地苏格兰语:Scotland,843年-1707年)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古国,最大版图包括大不列颠岛北部以及周围的数个群岛,大致相当于今联合王国苏格兰 ...

  • 瑞典人与瑞典王国1

    一.瑞典人 瑞典人(Swedish),北欧瑞典的主体民族.约890万人(1978),其中有770万人住在瑞典,占该国人口92.9%:其余120万人分布在芬兰.丹麦.美国和加拿大.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 ...

  • 瑞典人与瑞典王国3

    四.瑞典殖民帝国 自1611年至1718年期间,瑞典曾晋身欧洲列强之一.这一时期在近代史上被称为瑞典帝国或stormaktstiden("列强时代").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随着冰 ...

  • 菩提亚人与锡金王国

    一.菩提亚人 菩提亚人(Bhutia)主要分布在不丹境内,另外在尼泊尔.锡金.克什米尔等地亦有分布.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菩提亚语,分众多方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使用藏文.大多信仰喇嘛教.菩提亚人 ...

  • 格鲁吉亚人与格鲁吉亚王国

    一.格鲁吉亚人 格鲁吉亚人,南高加索西北地区的居民之一.自称"卡尔特维尔人",旧译"乔治亚人".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使用格鲁吉亚语,分卡尔特里.卡赫京.图申 ...